毛平安
- 作品数:19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Ahmed引流阀植入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对41例41眼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施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术后观察随访12mo,记录术后1d;1wk;1,3,6,12mo的眼压并与术前进行比较,同时分析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结果:本组病例术前、术后1d;1wk;1,3,6,12mo的平均眼压分别为59.83±5.53,19.27±8.19,19.69±6.86,20.67±6.73,21.05±6.93,21.49±7.42,22.14±8.08mmHg,术后各个时期眼压均较术前明显下降,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手术并发症包括前房出血、前房延缓形成、引流管堵塞、引流盘包裹和暴露等。结论: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能显著降低眼压,并发症少,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 毛平安贾砚文谢阳卢国华
-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眼压
-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对疑难屈光不正的矫正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框架眼镜是目前矫正屈光不正的首选方法,但是对于屈光参差、高度近视、高度散光、圆锥角膜等疑难屈光不正,框架眼镜的视力矫正效果不理想。
- 谢阳毛平安卢国华孙新成杨莉
- 关键词: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屈光不正视力矫正
- 环孢霉素A防治LASEK术后角膜雾状混浊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环孢霉素A(cyclosporin A,CsA)防治兔眼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地塞米松比较。方法将4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3组:CsA组、生理盐水组和地塞米松组,CsA组、生理盐水组分别在术中一次性应用20g.L-1CsA、生理盐水棉片湿敷术区1min,地塞米松组在术后用1g.L-1地塞米松眼液滴双眼;术后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上皮的愈合及Haze的形成情况,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取兔眼角膜,行光镜、电镜、角膜组织病理学、增殖细胞核抗原检查。结果术后3组间上皮愈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sA组和地塞米松组Haze明显轻于生理盐水组,其中CsA组最轻。术后角膜细胞增生显著加重,其中CsA组和地塞米松组明显轻于生理盐水组,且CsA组最轻。光镜、电镜检查:地塞米松和生理盐水组术区角膜上皮细胞过度增生,前基质细胞增生活跃,纤维排列紊乱,细胞外基质明显增多,尤以生理盐水组显著;CsA组上皮细胞和前基质细胞的增生及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均受抑制,细胞排列较整齐。3组间均未发现严重眼部并发症。结论环孢霉素A能有效抑制LASEK术后角膜细胞的增殖,减轻角膜Haze,且无明显副作用,可望成为防治角膜Haze的一种新药。
- 毛平安马雅玲
-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环孢霉素A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 Peters综合征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的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分析国人Peters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并确定致病基因突变,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及发病原因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2015年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10例先天性角膜混浊的患者,并收集详细的相关临床资料。征得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同意后抽血制备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致病基因PITX2的编码区及其临接内含子进行扩增后,直接测序分析该基因。同时检测100位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外周血标本进行对照验证。结果:患者1例的临床特点包括先天性角膜中央部混浊白斑,伴有相应区域的角膜后部基质变薄和后弹力层缺损,且患者伴有全身系统如心脏和听力损害等改变,符合Peters综合征的临床诊断;该患者PITX2基因突变筛查结果发现了1种新突变,c.788G>A,导致该基因的功能异常,而家属中表型正常者及无亲缘关系的正常对照者均未发现该基因突变。结论:先天性角膜混浊患者10例中检测到1个新PITX2基因突变,符合Peters综合征的临床诊断,这是中国首次报道Peters综合征的PITX2基因突变,结果丰富了PITX2基因突变频谱,并进一步明确了Peter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及发病原因提供了依据。
- 黄丽琴卢国华谢阳毛平安孙新成孟永
- 关键词:突变
- 高度近视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其患者年龄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特点及其与患者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8岁以上且屈光度大于-6D的高度近视患者100例(168眼),按照年龄分成Ⅰ组18~28岁,Ⅱ组29~39岁,Ⅲ组40~50岁,Ⅳ组51~61岁。采用德国海德堡SPECTRALIS OCT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检测黄斑区9个区域(中心凹,直径3 mm环形区域内上方、下方、鼻侧、颞侧,直径6 mm环形区域内上方、下方、鼻侧、颞侧)的视网膜厚度并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视网膜黄斑区厚度降低,且黄斑区内环厚度大于外环。内环中上方区域最厚,鼻侧和下方其次,颞侧最薄;外环中鼻侧最厚,上方和下方其次,颞侧最薄;而外环鼻侧、外环颞侧、内环颞侧与年龄无相关性,其余区域呈负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外环中上方和鼻侧厚度下降最明显,中心凹厚度相对变化最不明显。【结论】高度近视患者黄斑区厚度随年龄增长呈负相关,其中上方和鼻侧厚度变化最明显。
- 王文吉毛平安谢阳孙闻英
- 关键词:视网膜年龄因素
- 三点悬吊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无晶状体眼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三点悬吊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无晶状体眼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应用三点后房悬吊固定植入XLSTABI-SKY三襻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矫正无晶状体眼的患者12例,均为二期植入,随访6个月。加强术前准备、术中人性化护理及术后的个性化护理和并发症观察。结果 12例三点悬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均恢复了有用视力,随访期间,未见人工晶状体发生脱位、偏心等。患者心理状况均比较平稳,无角膜内皮失代偿或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给予三点悬吊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无晶状体眼的患者完善的围术期护理和出院宣教,可使患者视力明显提高,对手术的效果及围术期的护理均比较满意。
- 王珂卢国华谢阳毛平安孙新成储兆东
- 关键词:无晶状体眼护理
- 三点悬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三点悬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三点悬吊固定植入XLSTABI—SKY三襻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60例。其中一期植入42例,二期植人18例。随访8个月。结果1例马凡综合症术后视力0.05,其余59眼视力0.2~1.0,平均视力(0.53±0.39)。平均屈光度:球镜:(-2.37±1.35)D。柱镜:(-1.21±2.38)D,随访期间,未见人工晶状体发生脱位、偏心等。无角膜内皮失代偿或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三点悬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人术后视力提高明显,人工晶状体稳定,散光小,安全性好。
- 卢国华李如龙谢阳毛平安孙新成
- 准分子激光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06年
- 本文就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后的主要并发症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形成机制和治疗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以帮助广大眼科工作者更好的认识和防治haze,从而提高PRK手术的预测性和安全性。
- 毛平安马雅玲
- 关键词: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 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状体三点悬吊固定术治疗无晶状体眼被引量:5
- 2014年
- 临床工作中,常会遇到外伤或手术造成的无晶体眼,如外伤性白内障后囊膜破裂、先天性或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白内障手术中后囊膜巨大破口、复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需要后囊膜切除或破裂范围大等,无法常规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矫正视力。对于这类患者往往需要进行Ⅱ期人工晶状体悬吊手术,目前临床较易获得并使用的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的悬吊用人工晶状体,
- 孙新成卢国华李如龙王珂谢阳毛平安
- 关键词: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小切口无晶状体眼
- 线性硅胶管置管术治疗泪小管断裂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观察线性硅胶管置管术治疗泪小管断裂的效果.方法 对2009年8月至2013年10月我院眼科收治的泪小管断裂95例(95只眼)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前46例(46只眼)为A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导管置管术吻合泪小管.后49例(49只眼)为B组,采用线性硅胶管置管术吻合泪小管.硬膜外麻醉导管留置2~3个月后拔管,线性硅胶管留置3~4个月后拔管,拔管后随访6个月,观察泪道是否通畅,是否溢泪,眼睑及泪点位置形态等情况.结果 A组6例术后发生脱管,7例出现泪点撕裂,4例发生牵引性泪点外翻.治愈率:63.04%,总有效率:82.61%.B组2例术后发生脱管,无泪点撕裂或牵引性泪点外翻病例.治愈率:87.76%,总有效率:93.88%.两组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96,P=0.005),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943,P=0.086).结论 线性硅胶管置管术治疗泪小管断裂,操作简便,易掌握,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对面部外观影响小,是治疗泪小管断裂较好的方法之一.
- 储兆东卢国华谭英谢阳李朝伟毛平安
- 关键词:泪器疾病泪小管断裂置管术硬膜外麻醉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