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紫钰
- 作品数:14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协和青年科研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乳腺外侧侗吉特病中NHERF1、β-catenin、MMP-7、COX-2的表达
- 乳房外paget病(ExtramammaryPagetDisease,EMPD)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前对于引起EMPD发生发展的肿瘤通路的研究亦不多。wnt/β-catenin信...
- 段紫钰
- 关键词:Β-链蛋白MMP-7蛋白COX-2基因信号传导通路
- 文献传递
- 会阴部伴皮角样增生的艾滋病相关型Kaposi肉瘤1例
- 段紫钰曾学思
- 原发性乳房外Paget病组织中钠氢交换子调节因子1和β联蛋白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钠氢交换子调节因子1(NHERF1)和β联蛋白在原发性乳房外Paget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8例原位乳房外Paget病、22例侵袭性乳房外Paget病石蜡组织切片中NHERF1和β联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NHERF1在22例侵袭性乳房外Paget病中18例(81.82%)为高表达,18例原位乳房外Paget病中7例(38.89%)高表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8,P〈0.01);β联蛋白在侵袭性乳房外Paget病中有0例胞膜高表达和18例(81.82%)胞质或核高表达,原位乳房外Paget病中分别为6例(33.33%)和8例(44.44%),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63和6.08,P值分别〈0.01和〈0.05)。原发性乳房外Paget病组织中NHERF1的表达与B联蛋白胞膜表达呈负相关(ρ=-0.488,P〈0.01),与β联蛋白胞质或核表达呈正相关(ρ=0.623,P〈0.01);β联蛋白胞膜表达与胞质或核表达呈负相关(ρ=-0.572,P〈0.01)。结论乳房外Paget病组织中NHERF1和β联蛋白表达异常,并可能与原发性乳房外Paget病的发生发展及侵袭有关。
- 段紫钰张韡李阿梅吕雅琳陈浩曾学思孙建方
- 关键词:佩吉特病
- 种痘样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被引量:2
- 2012年
- 种痘样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是近年来被逐渐认识到的一种与EB病毒相关的少见淋巴瘤,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主要累及面部和四肢,表现为丘疹、丘疱疹和水疱,随后出现坏死、溃疡、结痂,最后留下痘疮样瘢痕。本病临床表现独特,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目前尚无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案,报道的多数病例采用化疗,但疗效不一。
- 段紫钰曾学思
- 关键词:淋巴瘤T细胞疱疹病毒4型
- 女性外阴尖锐湿疣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对女性外阴尖锐湿疣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临床感染患者的相关性问题进行研究,以提高女性外阴尖锐湿疣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患者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针对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5月医院接诊的76例女性外阴尖锐湿疣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感染程度的不同将高危型感染患者设为对照组,共36例,低危型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共40例;对患者检测HPV阳性标本基因分型构成进行分析,并跟踪调查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的HPV基因分型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HPV阳性标本基因分型构成比比较,观察组检测有6、53、11型和6+11型4种分型,对照组有24、8、10型3种分型,HPV阳性标本基因分型构成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HPV基因分型复发率为20.00%,对照组为1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HPV基因分型复发仅4例,远低于对照组的11例,其复发率也显著降低,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不同女性外阴尖锐湿疣患者其HPV基因分型不同,导致不同患者HPV感染复发率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实际临床诊疗中,应根据不同的HPV基因分型给予相应的治疗。
- 宋静卉李雪莉禹卉千王思思段紫钰顾晓艳
- 关键词:尖锐湿疣女性基因分型
- 线状局限性弹性组织变性一例
- 2015年
- 患者女,51岁。因发现下背部黄白色条纹2个月,于2014年4月来我科门诊就诊。2个月前患者家人突然发现其下背部出现数条可触及的黄白色条纹,微隆起于皮肤,无自觉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未明确诊断和治疗,后自行观察,发现条纹渐增长、增多,遂来我院。否认明显的体重增加或减少病史,否认皮损处有外伤史,否认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 段紫钰王豫平李振鲁
- 关键词:组织变性家族遗传病史门诊就诊糖皮质激素自觉症状体重增加
- 红蓝光联合药物治疗面部寻常痤疮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红蓝光联合药物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面部寻常痤疮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试验组面部寻常痤疮患者接受红蓝光联合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为口服丹参酮胶囊和外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对照组面部寻常痤疮患者仅接受药物治疗,方法同试验组,对比两组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面部寻常痤疮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3.00%)明显优于对照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蓝光联合药物治疗面部寻常痤疮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红蓝光治疗面部寻常痤疮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 段紫钰李振鲁张守民李雪莉宋静卉刘鸿伟禹卉千王建波
- 关键词:寻常痤疮丹参酮胶囊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
- 雌激素对皮肤的生物学作用被引量:1
- 2015年
- 雌激素对皮肤有重要生物学作用,一定量雌激素可通过增加皮肤厚度、水分及弹性,减少皮肤皱纹,防止皮肤老化。本文就雌激素对皮肤的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徐玉萍段紫钰李振鲁
- 关键词:雌激素雌激素受体皮肤老化
- 皮肤基底细胞癌中NHERF1和β-Catenin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NHERF1和β-catenin在基底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8例基底细胞癌及30例正常表皮石蜡组织切片中NHERF1和β-catenin的表达。结果 NHERF1和β-catenin在基底细胞癌组织中细胞浆呈明显高表达,表达率分别为56.25%和77.08%;两者在正常表皮中均呈低表达。基底细胞癌细胞浆中NHERF1表达与β-catenin表达呈正相关(r=0.418,P<0.05)。结论 NHERF1和β-catenin的异常表达与基底细胞癌的发生可能有关。
- 吴志波张韡段紫钰张美华孙建方
- 关键词:基底细胞癌Β-CATENIN
- 钠氢交换子调节因子-1及β-联蛋白在皮肤黑素瘤及痣细胞痣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皮肤黑素瘤及痣细胞痣组织中钠氢交换子调节因子-1(NHERF1)和β-联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收集47例皮肤黑素瘤及37例痣细胞痣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NHERF1和β-联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模式(膜表达、浆表达及核表达)和表达强度进行检测。结果原位皮肤黑素瘤组织中NHERF1胞质中等服阳性表达率为38%;而侵袭性皮肤黑素瘤组织中NHERF1胞质中等/强阳性表达率为7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全部皮肤黑素瘤组织中NHERF1胞质中等偶阳性表达率为60%,而痣细胞痣组织中NHERF1胞质中等/强阳性表达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原位皮肤黑素瘤组织中可见β-联蛋白胞质中等/强阳性表达率为50%;而侵袭性皮肤黑素瘤组织中可见β-联蛋白胞质中等,强阳性表达率为8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部皮肤黑素瘤组织中β-联蛋白胞质中等/强阳性表达率为72%,而痣细胞痣组织中NHERF1胞质中等/强阳性表达率为30%,两组相比具异有统计学意义。NHERF1及β-联蛋白胞质中等/强阳性表达率在痣细胞痣组、原位黑素瘤组及侵袭性黑素瘤组中均随着病变组织的恶性程度增加而升高。运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对皮肤黑素瘤中NHERF1及B一联蛋白的表达相关性进行分析显示无相关性。结论NHERF1及β-联蛋白在痣细胞痣、原位黑素瘤及侵袭性黑素瘤组织中的胞质阳性表达随着病变组织的恶性程度增加而升高,但两者的表达差异无相关性。
- 张韡段紫钰吕雅琳吴侃黄莹雪姜祎群曾学思孙建方
- 关键词:黑色素瘤Β-连环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