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洪俊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宿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企业
  • 2篇契约
  • 2篇比较优势
  • 1篇贷款
  • 1篇贷款业务
  • 1篇银行
  • 1篇政府
  • 1篇政府投资
  • 1篇证券
  • 1篇证券投资
  • 1篇证券投资学
  • 1篇直接融资
  • 1篇融资
  • 1篇融资情况
  • 1篇商业银行
  • 1篇实证
  • 1篇实证分析
  • 1篇投资学
  • 1篇农业
  • 1篇农业科技

机构

  • 6篇宿迁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7篇段洪俊
  • 2篇姜丽丽
  • 2篇仝爱华
  • 1篇嵇正龙
  • 1篇李怀建
  • 1篇许忠荣

传媒

  • 2篇时代金融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中国集体经济
  • 1篇北方经济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以宿迁市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在分析宿迁市农业科技发展及金融支持现状的基础上,主要分析宿迁市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包括宿迁市现有农业科技型企业自身实力不强,融资吸引力偏低,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金融服务不足,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农业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对资金的吸引力,建立有利于农业科技发展的金融机构体系,增设农业科技信贷部门,完善农业科技信贷管理制度,创新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力度,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完善农业科技风险分散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等对策和建议来更好地推动农业科技发展。
仝爱华姜丽丽段洪俊
关键词:农业科技金融支持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操作风险防范被引量:1
2008年
入市承诺的兑现使得我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度不断提高,本土商业银行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这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基于本土商业银行产权缺位、内部控制机制缺乏,流程设计失当等因素所造成的操作风险日益凸显,所以积极应对并加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尤为必要。本文以商业银行住房贷款业务为例予以探讨。
段洪俊
关键词:操作风险内部控制
农业科技型企业融资情况的调查研究——以宿迁市为例被引量:2
2014年
主要分析了宿迁市农业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情况及影响企业发展的一些因素。总体来看,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所有者追加资金及企业自身盈利所积累的资金;其次为银行借贷资金,少部分来源于政府扶持资金。大部分农业科技型企业所申请的贷款额度都会被满足,这说明并不存在严重的信贷约束。但也存在着借贷利率偏高、期限偏短、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品、农业科技贷款条件严格、审批周期较长等问题。提出了把农业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优化间接融资服务、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完善财政金融扶持体系等对策和建议。
仝爱华姜丽丽段洪俊
关键词:间接融资直接融资
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影响研究——基于江苏省1978-2008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2010年
中国经济发展是典型的投资驱动模式,其中政府投资更是举足轻重。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认为政府投资会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文章通过对江苏省1978-2008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江苏的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之间没有出现所谓的"挤出效应"。当政府投资变动,在短期内带动了民间投资的增长;当民间投资变动,在短期内出现了"逆挤出效应",即民间投资的增加在短期内对政府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
许忠荣嵇正龙李怀建段洪俊
关键词:政府投资
证券投资学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被引量:4
2014年
本文首先对证券投资学的课程特征与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分别从明确课程教学定位、课程安排、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改进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段洪俊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
企业的存在性分析——基于组织比较优势的视角
对于企业的存在性,现代企业理论倾向于用市场存在交易成本来解释,我们认为对一种事物存在的解释应该从两方面进行,事物的内部和外部,对于企业的存在同样亦不例外。 交易成本说从企业外部求解,仅仅是给出了问题答案的一部分...
段洪俊
关键词:企业管理存在性分析
文献传递
企业:一种基于组织比较优势的双契约结构
2009年
科斯对于"企业的存在性"的质疑引发了学界对"企业"这一实体的"存在性"思考,后来者在"交易成本"概念的基础上逐渐确立了现代企业的"契约"理论。但契约论者由于使用了不同表述(一张契约、长期契约、一组要素契约、中心签约人契约、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契约)而使得他们的观点受到众多的质疑和批评。显然,在承认企业的契约性质的前提下,认真厘清企业的契约特性对于契约论者和批评者都有必要。
段洪俊
关键词:企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