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瑞华
-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脾栓塞术在血液病中的应用
- 1990年
- 25例病人经导管血管进行了脾栓塞,其中2例经2次栓塞,共27例次,均操作成功,术中术后无严重合并症。部份脾栓塞用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达到了切脾疗效,且保留了机体免疫功能。
- 纪树荃白桂轩王伟光包安兰刘智明武瑞华屈国林黄卓英刘姝英
- 关键词:脾栓塞术血液病
-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例报告被引量:1
- 1991年
-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纯红再障)是指因骨髓中红系细胞显著减少或缺如所致的一种贫血,国内有一些零星报道。现报告我科接诊的一例纯红再障。 患者,男,35岁,因头昏、全身乏力3月余,于I991年1月收入院。查体:精神差,重度贫血貌,肝肋下1.5cm,脾脏肋下未及。血色素44g/L,红细胞118×10^(10)/L,白细胞4.7×10~9/L,血小板141×10~9/L,网织红细胞0.7%,血清铁540μg/L,IgG10.97g/L,
- 武瑞华纪树荃刘智明
- 关键词: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报告左旋咪唑
- 脾动脉栓塞术后脾声像图改变(23例分析)
- 1991年
- 脾动脉栓塞术(脾栓术)首先在1973年由Maddison等用于治疗肝硬化伴脾亢,上消化道出血。我们将该方法用于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自家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vans综合症),获得了显著疗效,为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提出了有效的新方法。我们观察了23例接受脾栓术患者术前、术后脾声像图的改变,探讨血小板升高机制。
- 刘智明武瑞华纪树荃李德芬
- 关键词:脾动脉栓塞术血小板升高ITP
-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及进展
- 1992年
-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PRCA或称Diamond-Blackfan贫血)是一种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主要表现为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的绝对减少,骨髓中红系细胞增生极度低下或消失,而粒系及巨核系增生正常、它大致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而获得性纯红再障又分为在儿童中多见的具有自限性的急性型。
- 武瑞华纪树荃
- 关键词: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激素治疗药物治疗血浆置换外科治疗
- 血细胞分离机在急危重血液病抢救中的应用
- 1992年
- 60年代中期Freireich首先应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过多的粒细胞,并将采得的粒细胞输入白细胞减少患者,获得满意效果。电脑自动控制血细胞分离机问世,使血成份分离更加方便、安全,现已广泛用于治疗多种难治性和急危重病症。我院自1989年11月~1991年3月应用血细胞分离机治疗血液病急危重病症8例,现报告如下。
- 刘智明纪树荃谢艳李玉云武瑞华
- 关键词:血细胞分离机血浆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