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辉

作品数:75 被引量:227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项目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1篇动脉
  • 17篇颅内
  • 15篇动脉瘤
  • 14篇血管
  • 13篇缺血
  • 12篇动脉狭窄
  • 12篇颈动脉
  • 11篇栓塞
  • 11篇出血
  • 10篇卒中
  • 10篇颅内动脉
  • 8篇疗效
  • 8篇颅内动脉瘤
  • 8篇梗死
  • 8篇成形术
  • 7篇血性
  • 7篇脑梗
  • 7篇脑梗死
  • 6篇支架成形术
  • 6篇脑出血

机构

  • 63篇湖南省人民医...
  • 11篇湖南师范大学
  • 5篇中南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大连市疾病预...

作者

  • 73篇梁辉
  • 46篇高小平
  • 17篇胡美伦
  • 14篇袁荣峰
  • 12篇赵志鸿
  • 12篇余翔
  • 11篇任毅
  • 10篇谢春
  • 7篇张欢
  • 5篇谢珊芳
  • 4篇傅可
  • 3篇杨期东
  • 3篇刘昕
  • 2篇付可
  • 2篇曾凯敏
  • 2篇肖波
  • 2篇陈璇
  • 2篇彭熠
  • 2篇肖业
  • 2篇蒋恒

传媒

  • 17篇医学临床研究
  • 9篇中国医师杂志
  • 4篇现代医药卫生
  • 4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国际神经病学...
  • 3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海南医学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医药学报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湖南医学
  • 1篇心脏杂志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8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16例报道被引量:2
2005年
本文总结血管内自膨式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体会,探讨该技术的适应证、并发症防治及初步疗效.结果,支架定位准确,11例患者狭窄完全消失,4例狭窄程度减少90%以上,1例减少70%.1例术中发生脑梗死,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临床随访5~18个月(平均9.3)个月,无1例再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DSA随访10例患者均无再狭窄(6~12个月).显示血管内自膨式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梁辉杨期东高小平胡美伦袁荣峰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血管内支架成形术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血管造影
TGF-β1基因SNPs与长沙汉族人群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2011年
目的:通过对长沙汉族人群TGFB1的多态分布规律的研究,从遗传流行病学的角度探讨TGFB1 SNPs(单核甘酸多态性)与长沙汉族人群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及DNA直接测序等方法对研究人群进行-509C>T及+869T>C基因分型。研究对象包括:脑梗死(CI)患者186例,脑出血(CH)患者202例,正常对照人群160例。结果:脑梗死组(CI)和脑出血组(CH)分别与对照组比较,-509C>T和+869T>C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脑梗死家族史的患者(FCI组)与对照组比较,-509 T等位基因携带者及+869C等位基因携带者频率较高(P<0.05),其中-509 T携带者脑梗死的患病风险为对照组的1.557倍,+869C携带者脑梗死的患病风险为对照组的1.45倍。结论:TGFB1-509C>T及+869T>C与有脑梗死家族史的长沙汉族人群脑梗死发病可能相关,但与有脑出血家族史的长沙汉族人群脑出血发病无关,-509T和+869C等位基因可能是有脑梗死家族史的长沙汉族人群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子。
梁辉杨期东曾凯敏
关键词:单核甘酸多态性脑梗死脑出血
以运动障碍为首发症状的5例尿毒症脑病的临床与影像特点分析
2015年
探讨以运动障碍为首发症状的尿毒症脑病的临床与影像特点,拓宽临床医生的诊断思路,提高临床医生对尿毒症脑病的少见临床表现的认识。对5例以运动障碍为首发症状的尿毒症脑病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等资料进行分析。5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36岁~79岁[(62.2±14.9)岁]。其中,3例患者原发病为糖尿病,慢性肾炎和高血压病各1例。5例患者均以舞蹈样动作、震颤、下颌及四肢肌不自主抖动等为主要临床表现。5例行脑电图检查,均未见癫痫波。头部MRI检查提示基底节区、丘脑、双侧脑室旁白质有异常信号灶。尿毒症脑病是终末期肾病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并发症。临床上以运动障碍为首发症状的少见,易误诊为癫痫,抗癫痫治疗无效。其影像学MRI检查提示病变集中在基底节区及丘脑符合运动障碍的好发部位,临床医生应高度注意,避免误诊。
谢春胡瑛高小平梁辉杜影
关键词:首发症状尿毒症脑病
Wallenberg综合征23例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Wallenberg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Wallenberg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眩晕、吞咽困难、声音嘶哑、Horner征、共济失调及交叉性感觉障碍等为常见临床表现。23例行MRI检查,20例示延髓背外侧脑梗死;12例行DSA检查,8例示不同程度椎动脉病变,3例提示小脑后下动脉病变。19例采用传统内科治疗,14例于1-2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4例行血管内成形及支架植入术,术后1周后症状消失。[结论]Wallenberg综合征是以延髓背外侧局部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MRI与DSA结合应用为Wallenberg综合征的诊断提供了依据,介入治疗是Wallenberg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法。
任毅高小平梁辉
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治疗及其并发症处理。【方法】对7例患者采用Seldinger's法穿刺右股动脉置入动脉鞘,沿动脉鞘置入导引管、微导丝导引微导管,用第三代水解脱铂金圈作动脉瘤栓塞。【结果】致密填塞动脉瘤6例,大部填塞1例。载瘤动脉通畅。无死亡、异位栓塞及永久并发症。【结论】娴熟的介入操作技术、选择合适大小和数量的铂金圈,是提高栓塞效果,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必要措施。
高小平梁辉余翔
经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前后血清CRP水平变化及辛伐他汀对其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血管内自膨式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变化,以及辛伐他汀对其影响。方法:血管内自膨式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术后24小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
梁辉高小平胡美伦
关键词:支架成形术颈动脉狭窄辛伐他汀
文献传递
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
2012年
目的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对30例经CT确诊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结果 30例病人出院时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结果,良好25例,轻残3例,中残1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无再出血病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傅可余翔高小平梁辉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内栓塞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212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颅内动脉瘤患者21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不同Hunt-Hess分级、性别、年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共有195例患者栓塞成功,成功率为92.0%。完全闭塞171例(87.7%),闭塞程度达95%以上者15例(7.7%),闭塞90%~95%者9例(4.6%)。Hunt-Hess分级Ⅲ~Ⅳ级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2%,显著高于0~Ⅱ级患者的13.0%(P<0.05)。年龄≥60岁患者术后并发症为39.3%,显著高于年龄<60岁患者的17.9%(P<0.05)。Hunt-Hess分级Ⅲ~Ⅳ级患者预后差的比例为16.2%,显著高于0~Ⅱ级患者的4.3%(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良好的效果,高龄患者及危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预后不佳。
任毅高小平梁辉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性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血管内自膨式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自膨式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14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症状表现为反复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在球囊扩张后安装自膨式血管内支架.结果支架定位准确,11例患者狭窄部位恢复正常管径,2例狭窄程度减少90%以上,1例减少70%.1例术中发生脑梗死,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临床随访2~15个月(平均8.3个月),均未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DSA随访9例患者均无再狭窄(6~12个月).结论血管内自膨式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梁辉高小平胡美伦袁荣峰
关键词:支架成形术颈动脉狭窄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癫痫持续状态NKCC1、GABA_ARα 1蛋白在大鼠海马的表达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其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观察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后72 h内海马组织中NKCC1及GABAARαl表达的动态变化,以及使用anti-BDNF干预后其表达的变化,探讨NKCC1与GABAARαl在SE中的可能机制及其之间的关系,以及BDNF在SE发生过程中对NKCC1和GABAARαl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10只)、SE组(40只)和干预组(40只)。制作Li Cl-PILO癫痫模型(SE组)和造模前3~4 h侧脑室注射anti-BDNF(干预组),选取SE后2、6、24和72 h为时间点。观察大鼠在SE诱发过程中的行为学差异、海马NKCC1及GABAARαl蛋白的表达改变、海马各区NKCC1及GABAARαl蛋白的时空分布等特点。结果干预组SE诱发成功率较SE组低,SE诱发成功后生存状态好、死亡率低。SE组NKCC1蛋白在SE后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NKCC1蛋白表达在2 h显著增加,6 h达最高,24 h后开始明显恢复,72 h时接近正常。两组在海马不同亚区,SE后2 h开始,NKCC1在CΑ1及CΑ3区均显著增高。SE组GABAARαl蛋白在SE后2~6 h表达显著下调,24 h降至最低,至72 h突然增高。干预组GΑBAARαl蛋白表达在SE后2 h达最低值,6 h后上调,72 h达最高值,SE组与干预组GABAARαl在CA1、CA3区的表达呈进行性下调,但干预组变化幅度较小。结论 NKCC1蛋白表达在SE后的上调可能是SE后GABAAR介导的兴奋性作用产生的重要机制之一;Αnti-BDNF干预可通过抑制BDNF的表达,延缓癫痫发生并减弱癫痫发作的严重程度。
刘昕胡崇宇高小平梁辉肖波李蜀渝龙小艳
关键词:癫痫持续状态NKCC1BDNF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