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裕 作品数:132 被引量:624 H指数:14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机械工程 文学 更多>>
微创与开放性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创伤定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定量评价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与开放性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时对椎旁肌的损伤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45例采用MIS-TLIF与开放性TLIF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资料,其中采用MIS-TLIF20例(微创组),采用开放性TLIF25例(开放组)。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3、5 d血清肌酸激酶(CK)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术前、术后12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采用MRI测量术前、术后12个月手术节段及邻近节段多裂肌横截面积(Mcsa)。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14-38个月随访,平均24.4个月。微创组术后1 d血清CK水平及术后1、3 d血清IL-6水平明显低于开放组(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血清CK、IL-6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个月两组各有11例患者进行腰椎MRI检查,微创组无论在手术节段还是邻近节段,Mcsa变化率均显著小于开放组(P〈0.01)。两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微创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地时间明显优于开放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VAS、ODI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1),但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开放性TLIF相比,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能明显减少椎旁肌损伤和系统炎性反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康复快,并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汤红伟 吴文坚 张兴凯 曹鹏 裘剑如 梁裕关键词:微创手术 开放性手术 椎旁肌 三维导航系统在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胸腰椎骨折是常见的脊柱骨折,微创手术可以减少患者腰背部肌肉损伤,有利于术后康复,但使用传统C臂机透视植入内固定器械,会显著增加术者和患者放射线暴露量。本研究探讨基于iso-C的三维导航系统在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治疗中... 张兴凯 梁裕 曹鹏 吴文坚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导航 微创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临床评估量表的建立及短期前瞻性研究 目的 建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临床评估量表并评价手术短期疗效。方法 2010年3月至2010年9月5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患者平均年龄36岁,其中男28例、女22例。根据病史和影像学等资料,制定腰椎间盘... 梁裕 陈新用 曹鹏 吴文坚 郑涛 张兴凯 王振飞关键词:腰椎 椎间盘 严重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弯分期微创手术的临床疗效 目的 通过影像学结果和临床结果评估分期微创手术(DLIF+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严重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例进行分期手术治疗的严重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两次手术间隔7到42天,平均14天。通过E... 虞佩 裘剑如 吴文坚 张兴凯 曹鹏 梁裕关键词:矢状面 分期手术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达到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 目的 前有研究表明氧化应激与细胞凋亡在缺血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应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可以减轻氧化应激诱导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死亡,并显著降低大鼠脑缺血造成的损伤。本实验使用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 梁裕 谢磊 于思飞关键词: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凋亡 氧化应激 应用局部自体植骨的MI-TLIF术临床和影像学结果评价 目的 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患方面,微创TLIF手术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接受。一般认为,微创TLIF可以获得与开放TLIF手术相似的疗效,但与入路相关的组织创伤大大降低。已有许多临床研究致力于避免或减少髂骨供骨区的并发症。本研... 梁裕 吴文坚 张兴凯 曹鹏关键词:TLIF 腰椎 退变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短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短期临床疗效,评估该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1例行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颈椎病患者进行2年以上的随访。分别在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评价患者的功能和疼痛程度,测量颈椎手术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结果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功能和疼痛评分、颈椎节段ROM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功能和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颈椎节段ROM较术后3个月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1例术后发生急性感染,无假体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功能,维持颈椎节段的ROM,短期疗效满意。 吴文坚 梁裕 曹鹏 郑涛 张兴凯 杨耀琦 叶庭均关键词:颈椎 颈椎病 假体和植入物 随访研究 椎管造影伴CT扫描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重新评价椎管造影伴CT扫描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62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12例伴腰椎退行性侧弯,18例伴腰椎退行性滑脱,3例同时伴腰椎退行性侧弯和腰椎退行性滑脱)患者,术前采用CT、MR I和椎管造影伴CT扫描(椎管造影后同时摄动力位片)进行综合诊断,并与术中减压探查结果相比较。结果CT、MR I和椎管造影伴CT扫描的诊断一致率分别为68%,76%和83%,综合三项影像学结果,则诊断一致率为100%。椎管造影伴CT扫描在诊断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侧弯及动力性腰椎管狭窄症时优于CT和MR I。结论椎管造影伴CT扫描检查尽管存在一定的并发症,但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 曹鹏 张仲伟 丁晓毅 梁裕 龚耀成 郑涛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 椎管造影 影像学 老年人胸腰椎骨折的微创手术选择 目的:老年人全身体质差,骨骼质和量下降,老年胸腰椎骨折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脊柱微创手术,创伤小,出血少,能早期下床活动,比传统开放手术更有优势,但必须结合老年人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达到预期的疗效。本文比较腰椎椎体... 张兴凯 梁裕 曹鹏 吴文坚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微创 分期微创与开放手术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 比较分期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共42例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接受手术治疗,23例采用分期微创矫形手术(微创组),19例采用后路开放矫形手术(开放组).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情况,临床疗效评估采用Oswestry残疾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影像学评估采用侧凸Cobb角及矢状面垂直轴(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与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差值(PI-LL)、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 PT)等矢状面平衡参数,并记录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内科合并症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平均随访2年以上.微创组两次手术总的出血量(405.7±144.8)ml明显少于开放组(2 005.3±528.4)m(l t=10.31,P<0.001);微创组患者总的手术时间(414.3±63.0)min明显长于开放组(304.2±51.8)min(t=6.10,P<0.001),但每次手术的时间均较开放组的时间短.两组患者手术后腰痛、腿痛和腰椎功能均明显改善,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3个月微创组腰痛VAS评分(t=2.52,P=0.02)和OD(I t=2.63,P=0.01)优于开放组;两组患者术后冠状面Cobb角和矢状面平衡均有明显改善,微创组患者术后冠状面畸形矫正优于开放组,两组矢状面平衡参数改善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放组患者总的并发症发生率(63.2%)高于微创组(34.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6,P=0.07);开放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微创组(Fisher确切概率法,P=0.014).结论 分期微创手术可以明显缓解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的疼痛和腰椎功能,改善冠状面和矢状面平衡,其短期疗效与开放手术相当;且具有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低于开放手术;但微创手术的长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 吴文坚 梁裕 曹鹏 张兴凯 郑涛 裘剑如关键词:成年人 椎间盘退行性变 脊柱侧凸 脊柱融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