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肿瘤
  • 4篇细胞
  • 4篇喉咽
  • 4篇鼻腔
  • 3篇咽肿瘤
  • 3篇外科
  • 3篇内镜
  • 3篇喉咽癌
  • 3篇喉肿瘤
  • 3篇鼻内
  • 3篇鼻内镜
  • 2篇血管
  • 2篇乳头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重症
  • 2篇重症肌无力
  • 2篇重症肌无力患...

机构

  • 18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安丘市人民医...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作者

  • 18篇梁大鹏
  • 6篇黄沂传
  • 5篇孙文海
  • 4篇刘华敏
  • 4篇李娜
  • 3篇李薇
  • 3篇陈志俊
  • 3篇王培嵩
  • 2篇姚燕婷
  • 2篇黄天桥
  • 2篇李慎玲
  • 2篇华辉
  • 2篇万秀明
  • 2篇郭冬梅
  • 2篇王海萍
  • 1篇于倩倩
  • 1篇丛志强
  • 1篇张秋贵
  • 1篇田英
  • 1篇赵双琦

传媒

  • 3篇中国耳鼻咽喉...
  • 3篇青岛医药卫生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山东大学耳鼻...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山东大学基础...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及P-选择素在喉咽癌中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检测喉咽癌组织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及P-选择素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间的关系,探讨VCAM-1及P-选择素在喉咽癌血管生成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喉咽癌组织和10例正常口咽部黏膜组织中VCAM-1、P-选择素及CD34表达并计数MVD。结果:VCAM-1及P-选择素在喉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口咽部黏膜组织(P<0.01);喉咽癌组织的MVD值显著高于正常口咽部黏膜组织(P<0.01),MVD值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VCAM-1及P-选择素表达阳性组MVD值显著高于表达阴性组(P<0.01),且VCAM-1及P-选择素表达均与MVD呈正相关(P<0.05);在喉咽癌淋巴结转移组中,VCAM-1及P-选择素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VCAM-1及P-选择素在喉咽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在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梁大鹏潘新良孙文海黄沂传
关键词:喉咽肿瘤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P-选择素微血管密度
高压氧对荷人喉咽鳞癌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荷人喉咽鳞癌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Balb/c小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A组(成瘤5d后处死)、B组(成瘤10d后处死)、C组(成瘤后高压氧暴露5d后处死)、D组(成瘤后高压氧暴露10d后处死),每组8只。接种经消化的对数期人喉咽鳞癌Fadu细胞,小鼠荷瘤后分别暴露于常压空气和高压氧中,各组相应处理后检测其肿瘤质量、体积,进行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各组小鼠移植瘤组织病理学结果均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C组肿瘤质量抑制率为20.13%、体积抑制率为20.54%,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叫FAPα)表达强度明显低于A组(P〈0.05);D组肿瘤质量抑制率为13.65%、体积抑制率为10.30%,FAPα表达强度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高压氧对荷人喉咽癌小鼠肿瘤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黄天桥梁大鹏黄沂传李慎玲姜晓丹李薇王培嵩
关键词:高压氧喉咽癌小鼠肿瘤抑制率
加压氧对人喉咽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加压氧对人喉咽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1(成瘤5d后处死)、空白对照组A2(成瘤10d后处死)、加压氧组B1(成瘤后加压氧暴露5d后处死)、加压氧组B2(成瘤后加压氧暴露10d后处死),每组10只,接种喉咽鳞癌Fadu细胞建立裸鼠喉咽癌移植瘤模型,分别暴露于空气中和加压氧中,实验结束后处死各组裸鼠,观察和记录肿瘤质量、体积,计算肿瘤质量抑制率和体积抑制率,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各组肿瘤组织病理学检查均示肿瘤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加压氧组B1肿瘤质量抑制率为20.1%,体积抑制率为20.5%;加压氧组B2肿瘤质量抑制率为13.7%,体积抑制率为10.3%。结论加压氧对裸鼠喉咽癌移植瘤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黄天桥梁大鹏张金慧李薇王培嵩
关键词:加压氧喉肿瘤肿瘤移植小鼠
变应性鼻炎患者鼻腔灌洗液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其与气道反应性的关系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鼻腔灌洗液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molecule-1,ICAM-1)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与气道反应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5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在特异性变应原鼻激发试验(specific allergen nasal provocation test,SANPT)后1h的鼻腔灌洗液中ICAM-1和IL-6的浓度。对5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和36例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进行肺功能检查和非特异性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并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其鼻腔灌洗液中ICAM-1、IL-6水平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率(FEV1)的相关性。结果 变应性鼻炎患者鼻腔灌洗液中ICAM-1、IL-6的浓度分别为(272.75±32.25)pg/ml、(52.11±16.54)pg/m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58.82±32.88)pg/ml和(25.64±10.14)pg/ml,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均<0.01)。变应性鼻炎患者肺功能FEV1为(83.90±4.87)%,鼻炎合并哮喘患者为(78.82±7.41)%,健康对照为(90.25±4.69)%,三组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P均<0.01)。变应性鼻炎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为64.8%,鼻炎合并哮喘患者为83.33%,健康对照组无阳性,三组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
张秋贵郑东淑姚燕婷张晓恒于海玲梁大鹏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鼻腔灌洗液细胞间黏附分子-1白细胞介素-6气道反应性
缝隙连接蛋白43和E-钙黏附素表达与喉癌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0
2004年
目的 研究缝隙连接蛋白基因 4 3(connexin4 3,Cx4 3)和E 钙黏附素 (E cadherin ,E cad)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探讨喉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icTureTM二步法 ,检测有 5年以上随访资料的 6 0例喉癌组织和 10例癌周正常喉组织中Cx4 3和E cad的表达 ,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Cx4 3和E cad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膜上 ,10例癌周正常喉黏膜组织均呈阳性表达。 6 0例喉癌患者中 ,70 0 % (4 2 / 6 0例 )的喉癌Cx4 3呈阳性表达 ,按喉癌的临床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喉癌复发情况分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5 11、6 4 1、3 86 ,P值均 <0 0 5 ) ,与喉癌的组织学分级差异有极显著性 (χ2 =15 0 9,P <0 0 1) ,与喉癌患者的生存期无统计学意义 (χ2 =2 6 5 ,P >0 0 5 ) ;4 1 7% (2 5 / 6 0例 )的喉癌组织中E cad表达减低 ,按喉癌的临床分期、喉癌复发情况分组及生存期分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6 0 9、5 35、5 14 ,P值均 <0 0 5 ) ,与喉癌的组织学分级、颈部淋巴结转移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χ2 =15 0 7、6 6 5 ,P均值 <0 0 1)。同一标本中Cx4 3和E cad基因表达有显著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r=0 6 3,P <0 0 0 0 1)。结论 喉癌存在Cx4 3和E
孙文海刘华敏李玉军纪祥瑞梁大鹏
关键词:缝隙连接蛋白43E-钙黏附素喉癌生物学行为发病机制
以发声困难为首发症状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特点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以发声困难为首发症状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方法报告以发声困难为首发症状的重症肌无力患者31例,观察和分析其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疾病的发展和转归过程。结果患者早期症状包括发声无力9例,不能发高音1例,不能维持正常的音量或音调3例,声音嘶哑18例,均有病态性发声疲劳反复发作。纤维喉镜检查喉部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声带内收、外展受限,声带松弛,声带麻痹,声门不能完全闭合,梨状窝积液等。新斯的明试验发声困难症状及喉部体征均有改善。19例患者检测血液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5例高于正常参考值。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其症状均改善或消失,但在疾病的进程中,均相继出现全身肌无力和球肌麻痹症状。结论嗓音变化可能是某些重症肌无力患者早期惟一症状,对临床具有晨轻暮重,病态疲劳性发声困难的患者应注意采用新斯的明试验或检测血液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以除外重症肌无力。
孙文海刘华敏梁大鹏万秀明丛志强王海萍
关键词:语音障碍重症肌无力
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喉咽缺损的应用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喉咽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收集1990年5月~2007年8月应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喉咽癌术后组织缺损患者59例。其中垂直半喉加部分喉咽切除23例,次全喉加部分喉咽切除12例,全喉切除加大部分喉咽切除10例,全喉加全喉咽和部分颈段食管切除14例,同期行颈廓清术109侧。手术后根据患者情况给予55~75 Gy的放射治疗。结果术后转移胸大肌肌皮瓣存活良好,成活率为96.6%。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其中咽瘘6例占10.2%,胸部皮瓣边缘部分坏死3例占5.1%,胸大肌肌皮瓣坏死2例占3.4%。随访5年生存率35.6%。结论胸大肌肌皮瓣供区组织丰富、皮岛面积大且成活率高,修复喉咽肿瘤术后组织缺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部和部分喉功能保留率达到42.4%。
陈志俊梁大鹏于倩倩刘婷婷李慎玲
关键词:胸大肌肌皮瓣喉咽肿瘤组织缺损
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采用内镜技术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11例施行鼻内镜手术 ,术后随访 6~ 70个月。结果 :11例均在鼻内镜下完整地切除肿瘤 ,无复发。结论 :鼻内镜手术不仅对局限的鼻腔前部内翻性乳头状瘤有良好的效果 ,而且对广泛侵犯到后组筛窦和蝶窦的内翻性乳头状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术后复发率低。
梁大鹏王保华王秀云
关键词:鼻窦乳头状瘤内翻内窥镜外科手术
原发性颈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特征与治疗被引量:25
2006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原发性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32例患者中29例活检前行CT检查,4例行细针穿刺针吸活检确诊,28例行手术病理检查确诊。27例行肿块全部切除或区域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全身抗结核治疗6个月;5例确诊后行常规抗结核治疗1年。结果:CT显示肿块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部分肿块呈融合现象。全部病例治疗后均行随访,手术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术后抗结核治疗3个月肿块增大,再次手术确诊为颈部淋巴结结核并发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转肿瘤科治疗,其余31例患者均无颈部淋巴结结核复发和其他结核病表现。结论:原发性颈部淋巴结结核临床特征发生改变,颈部肿块为首发症状,多数位于颈后三角区。CT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全身抗结核药物和手术切除淋巴结的联合应用能有效地治疗原发性颈部淋巴结结核。原发性颈部淋巴结结核的治疗应以手术为主,手术治疗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防止冷脓肿及窦道形成。
孙文海刘华敏梁大鹏
关键词:颈部外科手术
重症肌无力患者发声功能改变的研究
孙文海刘华敏梁大鹏万秀明孙彦李娜王海萍
该课题研究观察重症肌无力患者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声功能改变情况,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客观评价提供依据。通过我们的实验研究,结果证实以发声困难为首发症状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早期症状包括发声无力、不能发高音、不能维持正常的音量或音调...
关键词: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发声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