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敏
- 作品数:10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总装备部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 基于电场作用下Fe/VC复合材料低温反应合成的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利用电场作用直接激发Fe-V-C三元粉末共混体系,成功地实现了Fe/VC复合材料在低温下快速合成,并研究了该体系在电场作用下的燃烧行为。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典型的热体系升温过程大致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过渡阶段、急速升温阶段),而且由于反应放热导致升温第三阶段明显不同于其它阶段。
- 冯可芹杨屹何洪林慧敏
- 关键词:电场热模拟
- 电场作用下压力对Fe-Ti-C体系低温燃烧合成的影响被引量:3
- 2005年
- 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对电场作用下压力对55%(wt)(Ti+C)-45%(wt)Fe体系低温燃烧合成过程和产物显微结构特征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电场和大热流密度作用下,体系的点火温度可以大幅降低,当压力为0~6MPa时,点火温度在310~464℃范围内。压力对体系的低温燃烧合成有较大影响,在加热过程中施加一较小的压力,不仅可以降低点火温度,还能获得细小的TiC颗粒;而过高的压力将会导致点火温度的提高,且所获得的TiC颗粒有所增大。压力对体系点火延迟时间的影响规律与点火温度相同,而对体系所达到的最高温度影响相对较小;但压力对燃烧合成产物的相组成影响不大,都由Fe、TiC和少量Fe2Ti组成。
- 冯可芹杨屹沈保罗林慧敏杨刚
- 关键词:电场热流密度低温燃烧合成
- 基于电场作用高致密WC的燃烧合成被引量:3
- 2004年
- 基于热模拟方法 ,采用Gleeble 15 0 0D热模拟试验仪 ,利用电场作用直接激发W C Co的三元粉末共混体系 ,成功快速地合成了粒径为 1μm的WC/Co硬质合金 ;同时还研究了该体系在电场作用下燃烧合成过程中的燃烧行为。试验结果表明 :这种典型的低热体系升温过程大致为三个阶段 (初期阶段、过渡阶段、急速升温阶段 ) ,反应所释放的热导致升温第三阶段明显不同于其它阶段 ,急速升温阶段的存在说明了放热反应的发生对压坯升温过程的重要影响。
- 何洪杨屹冯可芹林慧敏
- 关键词:WC热模拟试验燃烧合成放热反应燃烧行为共混体系
- 工艺条件对电场作用下燃烧合成VC//Fe复合材料影响研究
-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铁基复合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多,其制备方法也广受关注,其中燃烧合成发展较迅速。VC是铁基复合材料理想的增强体,到目前为止对在电场作用下燃烧合成VC增强Fe基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还鲜有报道。
...
- 林慧敏
- 关键词:电场作用燃烧合成原料粒度
- 文献传递
- 电场作用下压坯密度对Fe-Ti-C体系低温燃烧合成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5年
- 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在电场和大热流密度作用下,研究压坯密度对55%(Ti+C)-45%Fe(质量分数)粉末压坯低温燃烧合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压坯密度在68%~78%范围内,体系的点火温度在340℃~650℃之间;随压坯密度提高,体系点火温度降低,点火延迟时间缩短,所达到的最高温度也降低.同时,合成产物的XRD结果表明:较低密度压坯的合成反应进行完全,而过高的压坯密度会导致合成反应的不完全性.
- FengKeqin杨屹沈保罗林慧敏何洪
- 关键词:电场热流密度低温燃烧合成压坯密度
- 电场作用下预设升温速度对W-C-Co体系燃烧合成的影响被引量:4
- 2005年
- 采用热模拟试验研究了电场作用下预设升温速度对W C Co体系燃烧合成过程、产物成分及产物显微结构的影响。结合试样加热过程中表现出的升温特性与产物的X射线衍射结果(XRD)分析发现:试样能够在较低温度下发生合成反应,即当预设升温速度为6 0 0℃/s~180 0℃/s时,点火温度在4 70℃~74 0℃范围内变化,且预设升温速度越快,试样的点火温度越低,点火延迟时间越短;随着预设升温速度的增加,合成产物中W2 C衍射峰值降低至消失,而WC衍射峰值升高。扫描电镜结果还显示随着预设升温速度增加,合成产物中WC颗粒减小。
- 曾静杨屹冯可芹林慧敏何洪
- 关键词:电场作用燃烧合成点火温度X射线衍射WC颗粒低温度
- 电场作用下保温过程对Fe-Ti-C体系低温燃烧合成的影响被引量:1
- 2004年
- 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在电场作用下,研究保温过程对几种工艺条件下Fe-Ti-C体系压坯低温燃烧合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场和大热流密度的共同作用下,体系的点火温度得到大幅度降低,且随工艺条件的不同在390~570℃范围内变化;200℃保温2min过程对体系的低温燃烧合成过程有较大的影响,即200℃保温压坯的点火温度和实际所达到的最高温度均高于相应的未保温压坯。合成产物的XRD结果表明:200℃保温压坯的合成产物由TiC和Fe组成,而未保温压坯的合成产物中除了TiC和Fe外,还残留有少量Fe2Ti相。
- 冯可芹杨屹林慧敏沈保罗何洪
- 关键词:低温燃烧合成电场热流密度
- 电场作用下Fe-V-C体系低温燃烧合成过程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采用Gleeble热模拟机研究Fe-V-C体系在电场作用下低温燃烧合成过程。通过分析试样在加热升温过程中反映出的升温特点,表明场致发射促进反应物离子或原子在低温下的固相扩散是导致反应发生的关键因素。结合对产物的X射线衍射分析(XRD)、金相观察以及扫描电镜(SEM)等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电场作用下,该体系的反应起始温度较低(740℃左右),且反应较完全,反应后试样的致密性也得到了很大提高,VC颗粒较小且均匀分布在Fe基体中。
- 林慧敏冯可芹杨屹何洪沈保罗
- 关键词:燃烧合成电场作用热模拟
- 电场作用下预设升温速度对Fe-V-C系燃烧合成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采用Gleeble热模拟机研究了预设升温速度对Fe-V-C体系在电场作用下燃烧合成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XRD)以及扫描电镜(SEM)等研究了试样在不同预设升温速度下的相结构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在电场作用下,该体系的反应起始温度较低。预设升温速度对体系的影响呈阶段变化,当预设升温速度为600℃/s~1000℃/s时,合成过程以及合成产物的变化不大;当预设升温速度升至1400℃/s时,体系的点火温度降低、点火延迟时间缩短,合成产物颗粒变小,硬度提高。
- 林慧敏冯可芹杨屹白晨光王文娟王宏亮
- 关键词:电场燃烧合成
- 电场诱导Fe-Ti-C系燃烧合成:电流对合成产物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利用电场诱导Fe-Ti-C体系发生燃烧合成反应,并研究了外加电流对合成产物的影响。对产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中均存在TiC相,而少量的Fe2Ti相仅存在于特定的阶段;随着外加电流的增加,颗粒的平均尺寸也发生不同程度的减小。外加电场能够促进反应物粒子的固相扩散和形核长大,并最终影响合成产物的物相组成和颗粒尺寸。
- 王宏亮杨屹冯可芹林慧敏王文娟
- 关键词:燃烧合成热模拟物相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