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
-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云芝糖肽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0年
- 近年来关于云芝糖肽的免疫调节作用,特别是在抗肿瘤的免疫调节辅助治疗方面,进行了很多基础和临床的研究。云芝糖肽在抗肿瘤及抗病毒治疗领域的价值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证实,文章对云芝糖肽的免疫调节作用做简要的综述。
- 林丽吴超
- 关键词:云芝糖肽免疫调节
- 非附加型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进展
- 2022年
- 肝内胆管结石可导致反复胆管炎发作、肝脓肿、肝硬化及肝内胆管癌等,严重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由于结石分布多样、胆管狭窄和肝实质损伤复杂、术后复发常见,其治疗是临床一大难题。目前存在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外科治疗、经口内镜治疗、中医药治疗等,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复习,对肝内胆管结石中国分型中非附加型患者的治疗做一综述。
- 林丽刘文生
-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肝脏切除胆道镜
- 云芝糖肽对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体外免疫调节作用
- 研究目的:云芝糖肽(polysaccharopeptide,PSP)是一种混合蛋白多糖,目前已经被定位为一种很好的免疫调节剂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本实验采用PSP体外刺激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观察PSP体外对...
- 林丽
- 关键词:云芝糖肽
- 文献传递
- 云芝糖肽对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体外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云芝糖肽在体外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调节的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分为PBMCs空白组、云芝糖肽20μL与PBMCs共培养组和云芝糖肽40μL与PBMCs共培养组,3组分别于培养24 h、48 h、72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变化及T淋巴细胞表面CD3+/HLA-DR+、B淋巴细胞表面CD19+/CD69+表达情况,ELISA方法检测上清液中Ig G水平。结果云芝糖肽与PBMCs共培养组CD4+T细胞比例明显上升(P<0.05),CD4+/CD8+细胞比值明显增高(P<0.05);云芝糖肽20μL与PBMCs共培养组T细胞表面CD3+/HLA-DR+,72 h时表达水平高于24 h(P<0.05);B细胞表面CD19+/CD69+的表达显示从培养24 h到48 h表达升高而在72 h表达减少的趋势;PBMCs与云芝糖肽共培养2组上清Ig G水平均明显高于PBMCs空白组(P均<0.05)。结论云芝糖肽在体外能促进CD4+T细胞比例上升及CD8+T细胞比例下降,提高CD4+/CD8+比值,并增加Ig G分泌,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 林丽吴超刘勇陈军浩
- 关键词:云芝糖肽CD3CD19CD3CD19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早期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被引量:6
- 2009年
- 背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呈持续性高表达,然而关于抗病毒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T细胞表面PD-1表达变化及其与病毒载量关系的报道较少。目的:动态观察CHB患者抗病毒治疗早期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水平,探讨其表达与血清HBV DNA载量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31例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前或基线期(T1)、治疗后4~8周(T2)和12~16周(T3)的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水平,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同时检测血清ALT水平。结果:抗病毒治疗早期,CHB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水平逐渐下调(P<0.05),血清HBV DNA载量和ALT水平亦逐步降低(P<0.01);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与HBV DNA载量(P<0.01)和ALT水平(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通过降低CHB患者的病毒载量使T细胞表面PD-1表达下调,T细胞表面PD-1表达水平与患者疾病状态密切相关。
- 程健孙静周文三严晓敏刘勇许林吴静林丽吴超
- 关键词:抗病毒药T淋巴细胞
- 云芝糖肽对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体外免疫调节作用
- 目的:探讨云芝糖肽(polysaccharopeptide,PSP)在体外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调节的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cells,PB...
- 黄睿林丽许林吴超
- 关键词:中药药理学云芝糖肽外周血淋巴细胞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