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
- 作品数:11 被引量:93H指数:5
- 供职机构: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CKH-TEG检测在急性中毒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枸橼酸化高岭土激活样品肝素酶杯(CKH-TEG)检测在急性中毒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6例急性毒物中毒并进行了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于净化前及净化后抽取血样检测血常规、血生化及常规凝血试验,同时抽取血栓弹力图(TEG)血样送检。对于TEG检测R值明显延长患者加做CKH-TEG。结果净化后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水平也有不同程度降低,但与净化前TE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净化后患者TEG的R值、K值延长,综合凝血指数(CI)负值明显增大,与净化前TE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净化后多例患者TEG检测R值大于60min,而其他参数均无法测出,对净化前与净化后R值明显延长者加做CKH-TEG检测,R值明显缩短。结论应用TEG可动态监测中毒患者血液净化前后凝血状态,R值明显延长者应及时进行CKH-TEG检测,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 马丽琼巴雪娇胡映峰徐路琼杨梅贺坤华
- 关键词:毒物中毒血液净化
- 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急性肝衰竭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7
- 2018年
-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急性肝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肝衰竭患者20例,行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68人次,对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血液分析、电解质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及预后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20例患者存活16例,死亡4例,存活率80%。治疗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总蛋白、白蛋白、血氨、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患者尿素氮、肌酐、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抗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68人次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中,有58次顺利完成治疗,4次因管路内凝血破膜重新更换血浆分离器继续治疗,6次血浆置换快结束时出现血制品过敏反应。结论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急性肝衰竭能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改善肝功能,对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细胞均无影响。
- 杨梅刘丽英陈容何星陈瑶徐慧娟高洪袁春艳高净殷丽娟
- 关键词:人工肝血浆置换肝衰竭
- 重症监护治疗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意义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对重症监护治疗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价值与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对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中抽取68例进行分析,其中有50例进入ICU病房实施重症监护治疗(ICU组),另18例一般监护治疗(非ICU组),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50例ICU组中,有5例出现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占10%,有10例出现SIRS(全身炎性反应综合症),占20%,7例出现应激性溃疡伴出血,占14%,以上症状的治愈率分别为80%(4/5)、60%(6/10)和85.7%(6/7);在病死率和致残率上,ICU组分别为10%(5/50)和18%(9/50),非ICU组分别为27.8%(5/18)和33.3%(6/18),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严重多发伤患者来说,重症监护治疗可以使救治成功率得到提高,避免出现致命性并发症,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 高洪杨梅刘国锋邓继延
- 关键词:严重多发伤
-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评估危重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危重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连续收治的128例危重症患者入重症医学科后24h内即进行PCT测定和APACHEⅡ评分,并观察有无感染存在及追踪患者的预后。按PCT水平将患者分为4组:A组:PCT正常≤0.5ng/ml;B组:PCT轻度升高0.5~2.0ng/ml;C组:PCT明显升高2.O~10.0ng/ml;D组:PCT显著升高≥10.0ng/ml。结果APACHEⅡ评分:B组为(16±4)分高于A组的(12±7)分;C组为(22±3)分,高于B组;D组为(28±6)分,高于c组(P〈0.05)。入科24h内即存在感染或发生感染情况:D组感染率明显高于A、B、c组(P〈0.001)。预后情况:A、B、c、D四组病死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始PCT水平的绝对值不能预测预后,但能有效评估危重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能提示存在感染或即将发生感染。危重症患者PCT水平越高,APACHEⅡ评分也越高,病情越重,感染率也增高。
- 杨梅岳凤高洪严永俊刘国锋邓继延
- 关键词:降钙素原危重症预后
-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短时间床旁血液净化治疗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短时间床旁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由我院消化科转入我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27~62岁,平均年龄44.5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首次加用短时间血液净化治疗,主要采取连续性血液滤过模式(CVVH),每次治疗8~10h,持续治疗3~7d,置换液以前后稀释方式输入,置换量为3500~4500mL/h,血流量200~300mL/min,根据患者情况加入血液灌流模式(HP+CVVH),灌流时间2~2.5h。采用低分子肝素或者普通肝素抗凝。结果 6例患者均好转后转回消化科普通病房继续治疗后出院,治疗后患者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糖水平(6.41±1.41)mmol/L,C-反应蛋白(39.68±59.0)mg/L,较治疗前(8.34±3.17)mmol/L、(228.64±59.0)mg/L下降明显(P<0.05)。结论短时间床旁血液净化疗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患者有改善愈后的作用,是抢救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手段之一。
- 高洪冯芙卉缪惠琼刘国锋邓继延杨梅
- 关键词:血液滤过血液灌流重症急性胰腺炎APACHE
- 注射用骨瓜提取物致过敏性休克一例被引量:1
- 2012年
- 患者男,41岁,因高处坠落致腰背部疼痛4h于2011年8月11日入我院骨科。人院查体:体温36.8℃,呼吸20次/min,脉搏82次/min,血压116/74mmHg(1mmHg=0.133kPa)。
- 杨梅刘国锋邓继延
-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
- PiCCO监测在危重患者容量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PiCCO监测在危重患者容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方法,将入住重症医学科的32例危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16例患者接受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以GEDVI、EVLWI作为容量管理的指导指标;对照组16例患者以中心静脉压(CVP)作为容量管理的指导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 d、2 d和3 d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住ICU天数、3 d液体总入量、住院病死率等数据。结果①试验组2 d、3 d时APACHEⅡ评分、HR均较1 d时显著下降(P<0.05),MAP均显著升高(P<0.05);②机械通气时间、住ICU天数试验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③试验组与对照组3 d液体总入量、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用CVP指导相比,用PiCCO监测指标指导危重患者的容量管理显示,2 d、3 d时危重患者病情均较1 d改善,PiCCO监测指标能指导临床对血容量状态作出准确判断和指导恰当的补液,使危重患者获益。
- 杨梅刘国锋邓继延高洪严永俊岳凤李锐李曦刘世盛阳桃鲜
- 关键词: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监测危重患者容量管理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与美罗培南治疗重症肺炎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比较被引量:35
- 2021年
- 目的对比分析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与美罗培南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我院重症医学科201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美罗培南治疗,对照组实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带呼吸机时间、住ICU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2组患者血气指标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2组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带呼吸机时间及住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高(93%与73%,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罗培南治疗重症肺炎,对患者血气指标改善显著,能够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ICU时间,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杨梅严永俊岳凤刘源刘世盛张紫涵
- 关键词: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美罗培南重症肺炎临床疗效血气指标安全性
- 优化气管插管护理配合方法在临床的应用与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优化气管插管护理配合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2月917例气管插管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配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917例气管插管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优化后的护理配合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护理配合用时、石蜡油污染率、检查气管导管套囊执行率及医护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护理配合用时、石蜡油污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检查气管导管套囊执行率及医护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护理配合优化后的方法可以更快速开放气道,避免石蜡油污染及过敏,提高检查气管导管套囊执行率及医护满意率。
- 普春丽沙丽杨梅徐慧娟胡春菊
- 关键词:气管插管护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