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梅

作品数:20 被引量:172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4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1篇精神分裂症
  • 11篇分裂症
  • 6篇抑郁
  • 4篇精神分裂症患...
  • 3篇心理
  • 3篇抑郁症
  • 3篇疗效
  • 3篇精神病
  • 3篇干预
  • 2篇心理护理
  • 2篇心理护理干预
  • 2篇血脂
  • 2篇中介
  • 2篇社会功能
  • 2篇女性
  • 2篇中小学教师
  • 2篇文拉法辛
  • 2篇小学教师
  • 2篇利培酮
  • 2篇精神分裂症后...

机构

  • 19篇广元市精神卫...
  • 1篇四川大学
  • 1篇绵阳市第三人...
  • 1篇四川省精神卫...
  • 1篇攀枝花市精神...
  • 1篇四川省民政厅

作者

  • 19篇杨梅
  • 4篇张英辉
  • 4篇王德燧
  • 4篇邓方渝
  • 3篇许可
  • 3篇黄玲
  • 2篇母福坤
  • 2篇盛利
  • 2篇张晓娟
  • 2篇王琪林
  • 2篇田丹
  • 1篇孙跃华
  • 1篇王荣科
  • 1篇杨先梅
  • 1篇陶用富
  • 1篇赵红
  • 1篇文红
  • 1篇王丹
  • 1篇王得燧
  • 1篇杨新

传媒

  • 6篇中国健康心理...
  • 2篇国际精神病学...
  • 2篇北方药学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精神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舍曲林治疗精神分裂后抑郁20例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了解舍曲林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舍曲林治疗20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疗程4周。结果: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 D)平均分在治疗2周和4周后分别降低35.5%、63.4%,总治疗显效率达85%,副反应发生率为45%。结论:舍曲林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有明显疗效,且耐受性好,常规剂量不良反应轻。
张晓娟杨梅邓方渝
奥氮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瘦素等相关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持续服用奥氮平治疗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瘦素、催乳素及骨质疏松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精神科医师指导下持续服用奥氮平6个月以上的患者42例(奥氮平组)、首发未服用奥氮平患者3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脂、血清瘦素、催乳素、骨钙素(BGP)、β胶原特殊系列(β-CROSSL)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奥氮平组患者的血脂指标:TC、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42,2.731;P〈0.01,P=0.008),奥氮平组的HDL-C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52,P=0.001);两组间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奥氮平组患者的血清瘦素、催乳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133,2.238;P〈0.05),奥氮平组患者的血清BGP、β-CROSS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73,5.287;P〈0.01)。结论:长期服用奥氮平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脂水平、瘦素、催乳素及骨质疏松相关指标均具有明显的影响。
张英辉杨梅王德燧黄玲
关键词:奥氮平老年精神分裂症血脂瘦素催乳素
精神分裂症和精神病性抑郁症患者的感觉运动门控变化及临床症状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感觉运动门控变化在精神分裂症和精神病性抑郁症患者中的对比及临床症状。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8(A组),精神病性抑郁症患者53例(B组),健康检查的正常人50例(C组)。采用PPI及适应性评价患者感觉运动门控功能,统计患者惊跳反射及习惯化情况,并行汉密尔顿量表和阳性和阴性量表分评价。结果 A、B组患者的习惯化程度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性(P>0.05),同时B组患者的惊跳反射指标要显著低于A组,且C组显著高于A组(P<0.05)。A、B两组患者的阳性、阴性以及一般病理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A组的量表总分高于B组(P<0.05)。结论精神病性抑郁症患者的感觉运动门控损害情况较精神分裂症患者稍微严重,二者适应性反应比较一致,临床可通过阳性和阴性量表鉴别。
杨梅盛利田丹许可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精神病性抑郁症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2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0例,A组服用阿立哌唑,B组服用利培酮,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A、B两组相比,治疗2周后的总分、阳性症状分数,以及治疗4周后阴性症状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56,5.362,3.896;P<0.05),阿立哌唑组均高于利培酮组,其余各时间段的总分和各项因子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治疗有效率为84.6%,B组82.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不良反应发生率在A组为42.3%,B组为8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155,P<0.05);(4)患者的依从性A组为85.4%,B组7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64,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虽然较利培酮慢,但总体疗效相似,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尤其是震颤、肌强直以及静坐不能,在患者的依从性上也优于利培酮,因此,阿立哌唑对于女性精神分裂患者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王德燧邓小豆黄玲杨梅
关键词:阿立哌唑精神分裂症女性疗效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代谢指标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利培酮对血糖、血脂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6例进行研究,采用SPSS 16.0软件生成随机数字表分为利培酮组、阿立派唑组,每组58例。患者均为首次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及甲状腺激素的水平。结果治疗后,利培酮组的IRI值、FPG、LDL-C、TC水平高于阿立派唑组(P<0.05),2组患者的平均FPG、FINS、IRI较治疗前均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TSH水平较治疗前均显升高,T3、FT3、FT4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利培酮组患者的平均PANSS总分(57.6±11.3)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81.5±1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派唑组患者的平均PANSS总分(58.4±12.0)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82.2±1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与阿立派唑相当,但是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血糖、血脂及甲状腺功能变化。
吴会清杨梅盛利
关键词:利培酮精神分裂症血脂甲状腺激素
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是指精神分裂症病情好转,但未痊愈时出现的以抑郁为主的症状,且症状持续至少2周。抑郁症状的存在不仅显著加剧了患者因精神分裂症而承受的痛苦,还加重了患者心理社会功能的缺乏及自杀的观念和行为[1]。心理护理通过影响患者的精神、行为状态,促使患者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对于疾病的治疗和转归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从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抑郁症状和服药依从性的角度,来了解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影响,报道如下。
张晓娟杨梅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神经营养因子、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神经营养因子(NT-3)、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方法: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分为阳性组(n=49)和阴性组(n=43);分别进行血清β2-MG、NT-3、IL-6水平检测;结果与9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分析血清β2-MG、NT-3、IL-6水平与PAN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组血清β2-MG、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NT-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阳性组血清β2-MG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IL-6水平明显低于阴性组(P均<0.01)。阳性组、阴性组的血清β2-MG水平与PANSS评分呈正相关(r=0.35,r=0.42;P均<0.05);阴性组血清β2-MG水平与阴性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39,P<0.05);阳性组中血清NT-3水平与兴奋评分、抑郁评分呈正相关(r=0.39,r=0.32,P均<0.05)。 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中枢神经免疫异常及神经营养不良;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中枢神经免疫异常更明显;血清β2-MG、NT-3、IL-6水平与患者症状具有相关性。
张英辉杨梅王德燧黄玲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Β2微球蛋白神经营养因子白细胞介素-6
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比较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确诊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每例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司西酞普兰,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文拉法辛,疗程为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总体印象改善表(CGI-I),临床总体印象—严重程度量表(CGI-S)和患者总体印象改善量表(PGI)在治疗前及治疗2、4、8周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经8周治疗,司西酞普兰组(A)痊愈12例,显著进步16例,进步14例,无效18例;文拉法辛组(B)痊愈18例,显著进步22例,进步12例,无效8例。治疗6周后两组HAMD总分均有显著下降,其中A组下降4分,B组下降6分。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文拉法辛对难治性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司西酞普兰更好,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杨梅
关键词:难治性抑郁症文拉法辛
医教康模式改善孤独症患儿社会功能的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孤独症患儿应用医教康模式对社会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抽取孤独症患儿100例,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模式)与观察组(50例,采用医教康模式)。在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孤独症儿童社会技能评定量表(ASSS)、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中文版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评定量表(C-PEP)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ASSS、C-PEP评分均较各自治疗前升高(P<0.05),ATEC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ASSS、C-PE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ATE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康复训练模式相比,医教康模式作用更佳,对于改善患儿的社会功能及心理障碍,促进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孙跃华杨梅何乃婷
关键词:儿童孤独症社会功能
心理咨询门诊1719例基本情况调查被引量:8
2001年
赵红向虎杨梅
关键词:心理咨询门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