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修补术
  • 3篇疝修补
  • 3篇疝修补术
  • 3篇腹股沟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胆囊
  • 2篇手术
  • 2篇肿瘤
  • 2篇腹股沟疝
  • 2篇腹膜
  • 2篇腹膜外
  • 1篇胆道
  • 1篇胆道造影
  • 1篇胆囊癌
  • 1篇胆囊结石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等离子电切
  • 1篇等离子电切术

机构

  • 9篇上海市第七人...
  • 4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 1篇上海市普陀区...
  • 1篇上海市第四人...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作者

  • 13篇杨振熙
  • 4篇邱晓峰
  • 2篇周颖
  • 2篇邱晓峰
  • 1篇周忠杰
  • 1篇张仁元
  • 1篇樊友本
  • 1篇黄文海
  • 1篇伍波
  • 1篇康艺苹
  • 1篇许琦华
  • 1篇费学明
  • 1篇张文鹏
  • 1篇郭伯敏
  • 1篇沈晓东
  • 1篇臧潞
  • 1篇丁政
  • 1篇邓先兆
  • 1篇韩文均
  • 1篇苏畅

传媒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现代康复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海南医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3
  • 1篇1999
  • 1篇199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在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中的探讨
2008年
目的探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新络纳)在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奥美拉唑4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或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10mg口服,每日3次,疗程10d。结果治疗后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组和奥美拉唑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66.67%(P<0.01)。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对术后胃瘫综合征较奥美拉唑有更好的早期恢复胃肠功能。
周忠杰周颖杨振熙
关键词:术后胃瘫综合征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奥美拉唑
胰腺癌患者血清Dickkopf-1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Dickkopf-1(DKK-1)在胰腺癌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0例胰腺癌患者(胰腺癌组)和5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血清DKK-1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查检测CA19-9水平;比较两组DKK-1表达情况及DKK-1、CA19-9诊断胰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结果胰腺癌组血清DKK-1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DKK-1与CA19-9诊断胰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52%、78%,P<0.05;特异度分别为92%、84%,P>0.05;准确性分别为72%、81%,P>0.05;若两者联合检测则敏感度和准确性分别提高至90%和84%。结论胰腺癌患者血清DKK-1水平明显增高,可作为临床中胰腺癌的辅助诊断指标;血清DKK-1与CA 19-9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胰腺癌的诊断水平。
周颖许琦华康艺苹杨振熙
关键词:DICKKOPF-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十字型引流管与普通负压引流管在普外科急腹症手术中的应用对比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比较十字型负压引流管与普通负压引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入院的普外科急腹症500例手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单盲分为试验组(放置十字型负压引流管,250例)和常规组(放置普通负压引流管,250例),观察记录两组引流量、性质、放置时间,腹部症状、白细胞恢复时间,引流管是否漏气、损坏、堵塞和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其中试验组引流管相关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引流管放置时间、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恢复时间和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以急性腹膜炎分层分析后腹痛缓解时间、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恢复时间和住院天数较常规组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十字型引流管较普通负压引流管质量好,不易损坏及堵塞,能够保持良好负压引流状态,加速患者的康复,尤其是合并有急性腹膜炎的较重患者,能缩短住院时间。建议对于病情严重的急腹症患者使用十字型负压引流管。
邱晓峰杨振熙周联明张吉发陈建荣洪月琳檀占海
关键词:外科急腹症
同期治疗腹股沟疝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80例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联合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PKRP)同期治疗腹股沟疝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联合PKRP同期治疗的腹股沟疝合并BPH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4~147 min,平均(88±20)min,膀胱冲洗时间(28±7)min,手术出血量(189±58)ml,尿管留置时间(4.8±1.1)d,术后住院时间(6.3±1.8)d。80例患者术后6个月IPSS评分、QOL评分、最大逼尿肌压、RUV较术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顺应性、Qmax较术前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肺部感染、尿失禁发生,出现术后尿潴留2例(2.56%),复发1例(1.28%)。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联合PKRP同期治疗腹股沟疝合并BPH患者疗效确切,手术并发症发生较少。
邱晓峰杨振熙
关键词:疝修补术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与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对比分析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对比研究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和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56例患者行TEP,对照组70例患者行TAPP。比较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60±5)min,对照组(65±6)min,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5,P=0.022)。观察组住院时间(5±2)d,对照组(6±2)d,二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68,P=0.076)。观察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31,P=0.020)。观察组平均手术费用(7 246±671)元,对照组(12 387±743)元,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5,P=0.001)。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P=0.075)。结论 TEP和TAPP治疗腹股沟疝均安全有效,但TEP手术时间较短,费用较低,临床推广更具有优势。
邱晓峰康杰郭伯敏邓先兆丁政伍波樊友本杨振熙
关键词: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腔镜
不同术式对结直肠癌患者CK20mRNA的表达影响及其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 :分析不同术式对结直肠癌患者CK20mRNA的表达影响及其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3于本科室24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式手术,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并对两组患者手术的基本情况、术后切口的愈合以及CK20mRNA的表达情况进项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8.28±2.17)cm、手术时间(90.25±10.28)min、出血量(122.18±12.03)mL以及肛门排气时间(5.16±4.63)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切口长度(13.86±3.69)cm、手术时间(111.36±10.24)min、出血量(188.58±20.53)mL以及肛门排气时间(8.22±5.24)d;观察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71.67%、乙级愈合率25.83%、丙级、愈合率2.5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切合甲级愈合愈合率36.67%、乙级愈合率48.33%、丙级愈合率10.00%,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CK20mRNA的表达,观察组患者术前外周血中CK20mRNA阳性表达率为80.83%,术后阳性表达率为81.67%;对照组患者术前阳性表达率为79.17%,术后阳性表达率为80.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一样,并不增加外周静脉血C K20 m R N A的阳性率和术后肿瘤血循环微转移的危险性。
邱晓峰杨振熙
关键词:不同术式结直肠癌CK20MRNA
肝外伤治疗中的一些问题探讨
2009年
目的通过临床分析,探讨对于肝外伤的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法与原则。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我院共收治41例肝外伤患者。其中,29例行手术治疗以及12例行非手术治疗。结果92.6%的患者经腹腔穿刺确定诊断;手术组中,2例患者死亡,术后死亡率为7.0%;非手术治疗的12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痊愈,非手术治疗率为29.3%。结论影像学检查以及诊断性腹腔穿刺相结合为急诊肝外伤的重要诊断方法;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方式应根据肝外伤的分型与分级而决定。
杨振熙邱晓峰
关键词:肝外伤肝出血
胆囊癌早期诊断与治疗(附32例报告)被引量:2
1996年
胆囊癌早期诊断与治疗(附32例报告)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外科(200137)林国和,费学明,杨振熙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有增高趋势。由于早期缺乏特异症状和体征,现有的诊断方法又不完善,一旦发现,常属晚期,预后极差。本文收集我院自196...
林国和费学明杨振熙
关键词:胆囊癌
非吸收高分子结扎夹在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非吸收高分子结扎夹在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普外科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6例腹股沟疝行TEP手术且术中发生腹膜破口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处理方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在术中应用非吸收高分子结扎夹,对照组腹股沟疝行经腹腔途径腹膜前补片置入术(TAPP)手术(TEP手术中转)且应用常规可吸收缝线。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术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8.7±4.8) min、(23.4±12.1) mL和(3.2±0.2) 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4±5.7) min、(35.6±11.4) m L和(4.4±0.5) d,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例(20.83%),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46/48,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48,75.00%),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P手术中在发生腹膜破口漏气情况下使用非吸收高分子结扎夹闭合腹膜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杨振熙邱晓峰
关键词:腹腔镜
胃癌腹腔镜规范化手术治疗模式在上海部分区域医疗中心推广效能的初步分析
2022年
目的初步探讨胃癌腹腔镜规范化手术治疗模式在上海部分区域医疗中心培训推广的效能。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自2020年1月开始,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暨上海市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牵头、对上海市11家区域医疗中心开展为期1年的胃癌腹腔镜规范化手术治疗先进技术培训推广,收集培训推广计划前后的手术患者病例资料。纳入标准为术中行腹腔镜下远端胃或全胃切除术、并经病理证实为胃癌、且肿瘤无远处转移或腹膜转移的患者;排除未施行腹腔镜D2根治切除、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和临床病例资料不完整者。2019年1—12月为规范化技术推广前,此期间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胃癌患者作为推广前组(46例);2021年1—12月期间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胃癌患者作为推广后组(102例);另外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21年1—12月期间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作为对照组(138例),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推广前组相比,推广后组的手术时长明显缩短[(207.3±36.0)min比(254.2±47.1)min,t=7.038,P<0.001],淋巴结清扫数目明显增多[(24.4±12.2)枚比(18.9±5.5)枚,t=2.900,P<0.001];而两组胃切除范围以及术后开放流质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推广后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较长[(207.3±36.0)min比(172.6±26.0)min,t=8.281,P<0.001],全胃切除术的比例较低[17.6%(18/102)比29.7%(41/138),χ^(2)=7.380,P=0.007],术后开放流质时间较长[(6.3±3.2)d比(5.5±3.0)d,t=2.029,P=0.044],住院时间也较长[(14.3±5.6)d比(10.1±4.8)d,t=6.036,P<0.001];而在淋巴结清扫数目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推广后组为9.8%(10/102),低于推广前组的23.9%(11/46),差异有统计�
沈晓东徐明苏畅叶敏李炜杨振熙韩江张志奇项洪刚郁林海孙鹏黄文海谢博文关颖欣蔡正昊张文鹏臧潞
关键词:胃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