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慧琼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西省胸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药
  • 1篇医用
  • 1篇营养不良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染色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真菌
  • 1篇真菌感染
  • 1篇沙星
  • 1篇深部真菌
  • 1篇深部真菌感染
  • 1篇染色
  • 1篇免疫
  • 1篇免疫荧光
  • 1篇免疫荧光染色
  • 1篇耐多药
  • 1篇结核
  • 1篇结核病
  • 1篇结核病患者
  • 1篇静脉

机构

  • 4篇江西省胸科医...
  • 1篇吉水县人民医...
  • 1篇遂川县妇幼保...

作者

  • 4篇杨慧琼
  • 1篇孙勇
  • 1篇吴建红
  • 1篇张羽梅
  • 1篇张香兰
  • 1篇周燕红
  • 1篇李晓霞
  • 1篇徐雪芬
  • 1篇李静虹
  • 1篇杨竞群
  • 1篇袁艳珍
  • 1篇付玉芳
  • 1篇钟丽君
  • 1篇刘勇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1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江西省胸科医院收治的96例MDR-TB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微型营养评定简表评价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调查患者的基础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DR-TB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96例MDR-TB患者中51例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3.1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合并慢性病、失眠、焦虑抑郁、家庭功能障碍均是MDR-TB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MDR-TB患者营养不良风险高,受年龄、合并慢性病、睡眠状况、心理状况、家庭功能等因素影响,可针对上述因素制订护理方案,如睡眠指导、心理支持、家庭干预等,以降低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风险。
杨慧琼李静虹周燕红
关键词:肺结核耐多药营养不良影响因素
免疫荧光染色在呼吸道深部真菌感染快速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免疫荧光染色在呼吸道深部真菌感染快速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0例于2021—2023年在江西省胸科医院行肺部切除手术诊断为真菌感染患者的呼吸道标本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免疫荧光真菌染色、PAS染色及PASM染色三种检测方法,对比免疫荧光真菌染色、PAS染色和PASM染色的检测结果,分别比较其检测所需要的时间。结果 统计三组特殊染色在冰冻诊断时所需时间总体均数,P<0.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免疫荧光真菌染色组所需时间为(2.90±1.143) s、PAS染色组所需时间为(32.73±2.708) s、PASM染色组所需时间为(107.00±7.348) s。染色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其中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率为100%、PAS染色阳性率为97.5%、PASM染色阳性率为100%。结论 免疫荧光真菌染色是一种快速、敏感和特异的呼吸道标本的真菌检测方法,为临床早期真菌诊治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李飞妹刘健杨慧琼叶芳芳冯雅莉阮玉兰
关键词:免疫荧光染色呼吸道真菌
改良静脉输注法的临床运用研究
2011年
目的:评价改良静脉输注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需静脉输注加替沙星液6天以上的病人40例,分为A、B两组。采用两种方法交替进行静脉输注直到治疗结束,A组第1天采用传统方法,B组第1天采用针头斜面朝下方法。结果 改良静脉输注方法优于传统方法静脉输液。结论:针头斜面朝下静脉输注方法能明显减轻药物对穿刺部位的疼痛刺激程度,提高病人的舒适性。
杨慧琼孙勇钟丽君
关键词:加替沙星
医用便携式手压灌肠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研究
徐雪芬李晓霞张香兰付玉芳吴建红刘勇袁艳珍杨慧琼张羽梅杨竞群
灌肠可协助病人排便、排气、清洁肠道,以协助诊断和治疗。对灌肠器的改进一直是临床医务人员的研究内容之一。临床传统使用搪瓷灌肠器,目前使用一次性灌肠器等。  为了简化灌肠操作程序,降低人力物力财力的耗损,我们查阅相关文献26...
关键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