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兴业

作品数:29 被引量:98H指数:5
供职机构:泰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切除
  • 13篇切除术
  • 9篇腹腔
  • 8篇腹腔镜
  • 7篇结石
  • 6篇胆管
  • 6篇胆囊
  • 6篇十二指肠
  • 6篇手术
  • 6篇肝切除
  • 5篇入路
  • 5篇术后
  • 5篇静脉
  • 5篇肝切除术
  • 4篇胆道
  • 4篇胆管结石
  • 3篇胆道镜
  • 3篇胰十二指肠
  • 3篇胰十二指肠切...
  • 3篇胰十二指肠切...

机构

  • 27篇泰州市人民医...
  • 3篇江西省肿瘤医...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苏州大学
  • 2篇南通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靖江市第三人...

作者

  • 29篇杨兴业
  • 24篇陈曦
  • 20篇周红兵
  • 12篇周存才
  • 11篇袁寅
  • 10篇姜家宝
  • 8篇张长河
  • 7篇赵小军
  • 4篇刘庆宏
  • 4篇李茂荣
  • 3篇张长和
  • 2篇钱海鑫
  • 2篇臧金锋
  • 2篇陈曦
  • 2篇张驰
  • 2篇吴健
  • 1篇李相成
  • 1篇李小军
  • 1篇涂强
  • 1篇刘海日

传媒

  • 5篇肝胆胰外科杂...
  • 4篇中国普通外科...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肝脏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泰州职业技术...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4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迟发胆漏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周存才杨兴业张长河陈曦赵小军吴健李茂荣姜家宝
关键词:胆囊手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残留结石诊治一例被引量:2
2016年
报道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长期腹痛患者,经仔细询问患者病史,结合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并排除其他疾病后予以再次手术剖腹探查,诊断为Lc术后胆囊管残留结石。避免胆囊管残留过长或胆囊管残余结石应重在预防。
陈曦周红兵杨兴业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结石
胆囊颈横断在腹腔镜复杂性胆囊切除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 :探讨复杂性胆囊腹腔镜切除术中胆囊颈横断简化操作的作用及其残端不同处理方案的应用体会。方法 :2008~2010年通过胆囊颈横断法完成35例腹腔镜复杂性胆囊切除术。手术指征包括胆囊颈部结石嵌顿伴化脓性胆囊炎、萎缩性胆囊、"冰冻样"Calot三角、胆囊颈管极短、Mirizzi综合征Ⅰ型、同时合并胆囊十二指肠瘘。胆囊残端通过逆行游离后结扎或缝扎30例,5例胆囊管闭塞病例残端开放,行胆囊管免结扎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结果:全组均未中转开腹手术,术后暂时性胆漏4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无胆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颈部横断这一操作能明显简化手术,对减少手术中转率及减少胆总管损伤有指导作用。
张长和周红兵杨兴业陈曦姜家宝周存才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过程中的尾状叶保护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中尾状叶保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泰州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采用左半肝切除尾状叶保护技术治疗肝胆管结石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86.4±35.6)min,平均出血(227.2±26.4)m L,平均住院时间(13.4±3.2)d。术后出现胆瘘1例(2.7%),肺部感染1例(2.7%),无腹腔感染、腹腔出血、肝功能衰竭、切口感染。术后结石残留1例(2.7%),位于胆总管下端,于术后2个月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出。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45个月,仅2例(5.4%)复发,疗效优良。结论左半肝切除术中,采用恰当的入肝血流控制、肝离断路径及左肝管残端处理方法,可保护尾状叶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术后近、远期效果良好。
陈曦陈曦袁寅袁寅杨兴业周红兵刘庆宏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左半肝切除术尾状叶
肝细胞癌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根治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1年5月我院93例接受肝细胞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按照术后是否行TACE治疗分为TACE组(57例)和对照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第1、2、3年的恶性肿瘤累计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术后第1年,TACE组和对照组恶性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9.30%、2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CE组术后第2、3年的恶性肿瘤累计复发率为31.58%、45.61%,分别低于对照组的52.78%、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年,TACE组和对照组患者生存率分别为89.47%、8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3年TACE组生存率为73.68%、54.39%,分别高于对照组的52.78%、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细胞癌根治术后对患者行预防性TACE可明显降低术后恶性肿瘤的复发率,同时提高患者第2、3年的生存率,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杨兴业周红兵陈曦刘海日
关键词:肝细胞癌肝动脉化疗栓塞生存率复发率
胰肠一层吻合加桥袢内置引流管在预防胰漏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胰漏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常见而且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可高达12%~24%[1-2].目前临床上已有多种旨在降低胰漏发生率的胰肠吻合方法,但尚无一种方法能够完全杜绝胰漏的发生,有些方法还较为繁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们对31例患者采用胰肠一层吻合加桥袢内置引流管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该方法的技术要点及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陈曦周存才张长和蔡鹏举移华芳杨兴业周红兵赵小军殷朝新姜家宝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一层吻合引流管胰漏内置
环门静脉胰腺融合畸形二例被引量:1
2019年
近年来随着外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胰腺手术的安全性已有很大提高。据报道,胰十二指肠切除围手术期的病死率目前已经降低至5%以下,但是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仍然较高,达30%~60%[1]。胰瘘是胰腺术后常见并发症,可引起或加重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如出血、感染等),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陈曦袁寅杨兴业周红兵刘庆宏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
门静脉解剖变异一例被引量:1
2010年
患者男,70岁.因"进行性皮肤黄染伴瘙痒1个月余"以"肝门部胆管癌"收住院.体格检查:T 36.5℃,P 80次/min,BP 120/70 mm Hg 皮肤巩膜明显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阴性,右上腹轻度压痛,未触及包块,余未及异常.化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124.6μmol/L,直接胆红素90.8 μmol/L,白蛋白28.4g/L.MRI检查提示肝门部胆管癌累及左肝管.完善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下行肝门部胆管癌联合左半肝及尾状叶切除术.
杨兴业周存才陈曦张长河赵小军吴健李茂荣姜家宝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门静脉血清总胆红素皮肤黄染浅表淋巴结化验室检查
两种胰肠吻合方法的比较:附57例报告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寻求一种安全易行的胰肠吻合方法以降低胰瘘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0年12月施行的胰十二指肠切除5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行胰肠一层吻合,26例行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比较两组吻合所需时间及术后发生胰瘘的情况。结果:31例行胰肠一层吻合的胰肠吻合所需时间平均为14.93 min,其中1例(3.2%)术后发生胰瘘;26例行胰管空肠黏膜吻合的病人胰肠吻合所需时间平均为24.09 min,其中2例(7.7%)术后发生胰瘘。胰肠一层吻合组所需吻合时间少于胰管空肠黏膜吻合组(P<0.05);胰瘘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肠一层吻合是一种简单可靠的胰肠吻合方法。
周红兵周存才杨兴业张长河陈曦姜家宝
术前三维重建在肝癌大范围肝切除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术前三维重建技术在大范围肝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6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总院收治的45例行大范围肝切除(≥4个肝段)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薄层CT检查,应用三维重建系统(IQQA-Liver)进行术前评估,充分显示肿瘤与肝脏血管的关系,并行手术模拟规划,分别计算肝脏体积、模拟手术肝切除体积、剩余肝脏体积、手术切缘等。并与手术中实际切除肝脏体积及切缘对比。结果:45例患者三维重建后均能清晰显示肝脏、肝内外血管、肿瘤、肿瘤与肝脏血管关系。患者术前模拟切除肝脏体积(845.2+285.5)m L,实际切除肝脏体积(826.3±268.1)m 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5,P>0.05)。模拟手术切缘(11.2±3.4)mm,实际切缘(10.6±2.8)m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1,P>0.05)。此两项指标术前模拟与手术实际均呈正相关性(r=0.95,P<0.01;r=0.83,P<0.01)。结论: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清晰显示肝脏肿瘤与肝脏脉管的关系,准确评估肝切除的体积及手术切缘,在大范围肝切除术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杨兴业王林俊陈曦周红兵袁寅
关键词:肝癌三维重建肝脏体积手术切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