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丽敏

作品数:11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活性
  • 3篇生物活性
  • 3篇莨菪
  • 3篇类似物
  • 2篇胆碱
  • 2篇对映
  • 2篇对映异构
  • 2篇对映异构体
  • 2篇乙酰
  • 2篇乙酰氧基
  • 2篇异构体
  • 2篇色谱
  • 2篇酰化
  • 2篇磺酰化
  • 1篇对映体
  • 1篇对映体拆分
  • 1篇新化合物
  • 1篇眼房水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机构

  • 1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11篇杨丽敏
  • 8篇陆阳
  • 4篇钮因尧
  • 3篇谢一凡
  • 2篇陈红专
  • 2篇冯菊妹
  • 2篇王惠宁
  • 1篇朱亮
  • 1篇崔永耀
  • 1篇邓克敏
  • 1篇顾国耀

传媒

  • 5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药学学报
  • 2篇化学世界
  • 1篇化学通报(中...
  • 1篇中草药

年份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部分含氧、含氮有机分子的计算机三维结构模型被引量:1
2002年
应用计算机软件CSChem3DPro 3 5 2观察醇、酚、羧酸、胺和酰胺的典型化合物的三维模型和主要键参数 ,从氧、氮原子的杂化态入手 ,讨论它们的结构特征 。
杨丽敏陆阳
关键词:有机分子键参数CS
包甲素类似物的~1H-NMR和^(13)C-NMR谱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通过对包甲素类似物NMR谱的分析,考察其结构差别对共振信号化学位移的影响。方法以6β-乙酰氧基-3α-羟基莨菪烷为原料,利用酰化和磺酰化反应合成包甲素类似物,测试各化合物的1H-NMR谱和个别化合物的"c-NMR谱。结果合成了8个化合物,并对各化合物的NMR谱信号进行详细归属。结论取代基的诱导效应、共轭效应、磁各向异性效应和立体效应对莨菪烷化合物杂环上氢核和碳核的化学位移有较大的影响。
杨丽敏钮因尧陆阳
关键词:类似物化学位移杂环磺酰化^13C-NMR
3α-磺酰氧(氨)取代的莨菪烷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设计和合成3α-磺酰氧和磺酰氨取代的莨菪烷衍生物,考察其拟胆碱活性。方法以3α-羟基莨菪烷、6β-乙酰氧基-3α-羟基莨菪烷或6β-乙酰氧基-3α-氨基莨菪烷为起始物,利用磺酰化反应合成莨菪烷衍生物。结果合成了10个新化合物。兔瞳孔实验和离体豚鼠回肠实验表明:4个6β-乙酰氧基-3α-磺酰氧基莨菪烷具有拟胆碱活性,而3α-磺酰氧基莨菪烷和6β-乙酰氧基-3α-磺酰氨基莨菪烷无拟胆碱活性。结论 6β-乙酰氧基是拟胆碱莨菪烷衍生物的活性必需结构,3α-取代基对此类化合物的拟胆碱活性影响很大。
杨丽敏钮因尧谢一凡冯菊妹陈红专陆阳
关键词:新化合物回肠离体胆碱瞳孔磺酰化
HPLC法直接拆分包甲素类似物对映异构体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建立HPLC直接分离包甲素类似物对映体的方法。方法在正相条件下,使用CHIRALPAKAD分析柱,考察了流动相的组成、流速、柱温对对映体拆分的影响;应用不同体积比的正已烷、异丙醇、二乙胺为流动相,不同的流速,对4个包甲素类似物(Ⅰ、Ⅱ、Ⅲ、Ⅳ)外消旋体分别进行了手性分离。结果得到较佳拆分色谱条件,4个包甲素类似物都能实现对映异构体的基线分离。结论此方法适用于包甲素类似物的光学纯度分析。
谢一凡杨丽敏陆阳
关键词:HPLC法色谱条件对映异构体直接拆分对映体拆分二乙胺
包甲素及其类似物的合成与立体化学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包公藤甲素 (简称包甲素 )是自然界中发现的第一个具胆碱能活性的莨菪烷类生物碱 ,故倍受人们关注。对包甲素及其类似物的合成、构效关系 ,以及手性包甲素类似物的制备。
钮因尧杨丽敏陆阳
关键词:绝对构型对映异构体
3-取代-6β-乙酰氧基莨菪烷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以3α羟基6β乙酰氧基莨菪烷(5)为起始原料,合成4个新3 取代6β乙酰氧基莨菪烷。药理筛选结果表明3α苯磺酰氧基6β乙酰氧基莨菪烷(6d)对大鼠回肠肌具有强激动活性;经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的拮抗试验,提示6d是潜在的M胆碱能受体激动剂。
钮因尧杨丽敏崔永耀朱亮冯菊妹陈红专陆阳
RT-PCR技术在中药及其活性成分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4年
RT PCR是近 10年内在中药及其活性部位、活性成分药用研究中应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之一 ,它对于研究中药及其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阐明中药药性理论及其可能的物质基础、建立分子水平上的中药活性检测系统 ,或以受体和基因为靶点寻找新药具有重要的意义。对RT PCR技术在中草药复方、单味药及其活性成分的药理活性和临床药用分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为传统中药的开发和寻找新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杨丽敏陆阳
关键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中药
手性包公藤甲素类似物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被引量:7
1998年
用化学拆分技术制备了8个手性包公藤甲素类似物,经兔眼缩瞳或扩瞳试验表明,其中(-)3α对甲苯磺酰氧基6β乙酰氧基莨菪烷有拟胆碱作用。
杨丽敏王惠宁
关键词:类似物生物活性
拟胆碱莨菪烷类生物碱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被引量:12
1993年
莨菪烷类生物碱如阿托品、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等均具有抗胆碱活性,而自草药包公藤(Erycibe obtusifolia Benth)茎中分离得到的莨菪烷类生物碱包公藤甲素,则有拟胆碱活性,可用于青光眼的治疗。包公藤甲素为强效M-胆碱受体激动剂,其结构为2β-羟基-6β-乙酰氧基-N-去甲莨菪烷。
丁维功杨丽敏于月梅
关键词:生物碱
PLC法测定兔眼房水中包甲素类似物-ATST的含量被引量:14
2001年
目的建立兔眼房水中包甲素类似物ATST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 (HPLC)测定法。 方法以奥美拉唑(OMZ)为内标 ,流动相组成为甲醇 - 1%三乙胺 (5 7∶43) ,紫外检测波长为 2 35nm。 结果兔眼房水样品中药物浓度在2 .0 5 6~ 41.12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7,平均回收率为 94.5 8% ,日内和日间标准偏差 (RSD)分别小于5 %和 10 % (n =5 )。 结论本方法稳定、可靠 ,可用于ATST的药动学研究。
杨丽敏谢一凡王惠宁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