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鸿君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胃癌
  • 1篇代胃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癌
  • 1篇动物
  • 1篇原代胃癌细胞
  • 1篇生存期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全反式
  • 1篇全反式维甲酸
  • 1篇肿瘤干细胞
  • 1篇肿瘤治疗
  • 1篇肿瘤治疗方案
  • 1篇维甲酸
  • 1篇胃癌细胞
  • 1篇胃肿瘤
  • 1篇细胞
  • 1篇进展期胃癌

机构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李鸿君
  • 2篇尹纯林
  • 2篇杨文奇
  • 2篇胡孔旺
  • 2篇韩文秀
  • 1篇彭程
  • 1篇吴黎明
  • 1篇秦蓉
  • 1篇孟翔凌
  • 1篇朱化刚

传媒

  • 2篇肿瘤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全反式维甲酸及腹腔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手术后患者生存期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d acid,ATRA)诱导分化治疗及细胞毒药物腹腔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手术后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248例进展期胃癌手术后患者按照均衡循序随机的方法分为腹腔灌注化疗组(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方案)、静脉化疗组(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顺铂方案)、腹腔灌注化疗+ATRA组和静脉化疗+ATRA组,随访患者治疗后的生存时间。结果:全组随访1~13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7个月。进展期胃癌手术后患者以ATRA治疗,其生存期较未用ATRA治疗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风险比(hazard ratio,HR)=0.52,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37~0.72,P<0.001];腹腔灌注化疗+ATRA组和静脉化疗+ATRA组进展期胃癌手术后患者的3和5年生存率分别高于腹腔灌注化疗组和静脉化疗组,腹腔灌注化疗+ATRA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17年,静脉化疗+ATRA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70年。结论:腹腔灌注化疗结合ATRA诱导分化治疗可延长进展期胃癌手术后患者的生存时间。
胡孔旺孟翔凌杨文奇彭程韩文秀尹纯林李鸿君
关键词:腹腔灌洗肿瘤治疗方案全反式维甲酸
人原代胃癌细胞中肿瘤干细胞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无血清微球培养技术及磁珠分离技术从新鲜胃癌组织中分离与鉴定人胃癌干细胞的方法。方法 :利用新鲜胃癌组织获得胃癌原代培养细胞,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及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免疫组织化学鉴定证实为胃癌细胞后,体外进一步行无血清微球体培养获得胃癌微球体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胃癌球体细胞中CD44的表达,并以CD44为标志物对胃癌球体细胞进行免疫磁珠分选;将分选出的CD44+细胞接种SCID小鼠,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HE染色观察移植瘤组织中细胞形态结构的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EA和CD44的表达情况。结果 :17例新鲜胃癌组织中成功培养出高、中和低分化程度胃癌细胞各1例;以无血清微球体培养法培养获得胃癌微球体细胞中CD44高表达;分选获得的CD44+细胞更早更快形成移植瘤,移植瘤组织见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及分化特性。结论 :利用无血清微球体培养法结合以CD44为标志物的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可以高效募集新鲜胃癌组织中的肿瘤干细胞。
胡孔旺秦蓉吴黎明朱化刚韩文秀尹纯林李鸿君
关键词:胃肿瘤肿瘤干细胞抗原CD44动物
胆囊癌诊断与手术治疗近况被引量:10
2010年
胆囊癌是胆道常见恶性肿瘤,病情进展快,临床治疗效果差,本文通过综合国内外近年来有关胆囊癌诊断与手术治疗的文献资料,对胆囊癌的诊断与手术治疗进展进行总结。
李鸿君杨文奇
关键词:胆囊癌手术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