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侠 作品数:14 被引量:74 H指数:5 供职机构: 徐州市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徐州市科技局社会发展基金 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利那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观察利那鲁肽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55例)和利拉鲁肽组(50例),二甲双胍组在甘精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起始剂量0.25 g/次,3次/d,耐受后增至0.5 g/次;利拉鲁肽组在甘精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起始剂量0.6 mg,皮下注射,1次/d,耐受后增至1.2 mg。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腰围、体质量、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TG、TC、SBP和DBP。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血糖、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血浆TG、TC均显著降低(P均<0.01);利拉鲁肽组腰围减小、体质量减轻、BMI减小(P均<0.01),而二甲双胍组没有变化(P均>0.05);利拉鲁肽组降低FPG、HbA1C、TG及TC的效果与二甲双胍组相当(P均>0.05),但降低2 h PG、改善胰岛素抵抗及降低SBP的效果优于二甲双胍组(P均<0.01)。结论利拉鲁肽可有效控制血糖,减轻患者体质量,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SBP,更适合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王锋 陈刚 李雪侠关键词:利拉鲁肽 胰岛素 血糖 灵芝对高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MP-2和TIMP-2表达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灵芝对在高糖刺激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s)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剂(TIMP-2)的影响。方法大鼠MCs在高糖培养下,予不同质量浓度灵芝、苯那普利刺激后,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图像分析法,观察MCs表达MMP-2和TIMP-2的变化,RT-PCR检测MMP-2、TIMP-2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不同质量浓度的灵芝对高糖培养的大鼠MCs MMP-2和TIMP-2表达的影响不同。与高糖组相比,随着灵芝浓度逐渐增加,MMP-2的表达逐渐增加,TIMP-2的表达逐渐降低。结论灵芝通过改变高糖培养的大鼠MCsMMP-2和TIMP-2的表达量,影响糖尿病肾病(DN)的进程。 李伟 王丹丹 李雪侠关键词:灵芝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系膜细胞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T2DM患者84例(T2DM组)和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收集两组年龄、性别、BMI、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压(SBP、DBP)、血糖(FPG、2 h PG)、C反应蛋白(CRP)、血脂(TC、TG、HDL-C、LDL-C)、尿酸(UA)、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等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2DM患者并发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IMT增厚、颈动脉内膜斑块检出率增高(P均<0.05)。两组BMI、Hb A1c、FPG、2 h PG、TC、HDL-C、LDL-C、LDL/HD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b A1c、TC及LDL/HDL是T2DM患者并发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年龄、Hb A1c、TC和LDL/HDL是T2DM并发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及早干预、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对预防和控制T2DM并发颈动脉硬化具有重要意义。 李雪侠 陈刚 王锋关键词:颈动脉疾病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86例利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利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T2DM患者86例,采用利格列汀联合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口服治疗,一次5 mg,一天一次。治疗时长一共12周。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检测患者2... 周玉 徐春荣 张明 李雪侠关键词: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文献传递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心肌损伤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023年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心肌损伤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徐州市肿瘤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32例T2DM合并NAFL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1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和糖尿病饮食、运动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及糖尿病饮食、运动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肌损伤及肥大指标、心功能和血浆炎症指标。结果治疗2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低于对照组,二尖瓣尖部舒张早期峰速度和舒张晚期峰速度的比值(E/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后壁厚度(LVPW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合并NAFLD患者给予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减轻心肌损伤及心肌肥厚,增强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 李雪侠 陈芳 周玉 陈刚 王锋 高利平关键词: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心肌肥厚 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蒋萌 周玉 李雪侠 张明 陈刚 王锋 徐春荣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25(OH)D_(3)水平与超重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育龄期妇女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与超重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徐州市肿瘤医院就诊的育龄期PCOS患者265例,测量患者的一般体征、25(OH)D_(3)水平及血清学资料。结果随着25(OH)D_(3)的升高,超重人群所占比例逐渐下降(P趋势<0.001);随着25(OH)D_(3)的升高,超重的风险逐渐降低(P趋势<0.001),校正年龄、血压等指标后,负向关联依然存在(P趋势<0.001)。Pearson相关显示,25(OH)D_(3)与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和HOMAIR指数呈负相关(r=-0.289,P<0.001,r=-0.113,P<0.001,r=-0.273,P<0.001),控制年龄、BMI、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后,负相关关系仍然存在(r=-0.271,P<0.001,r=-0.096,P=0.024,r=-0.255,P<0.001);校正代谢因素的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25(OH)D_(3)水平与HOMAIR存在负相关(P<0.001)。结论PCOS患者补充25(OH)D_(3)可减少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发生,预防肥胖和糖尿病疾病。 蒋萌 张明 徐春荣 李雪侠 周玉 陈芳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 体质指数 胰岛素抵抗 口服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西格列汀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评价口服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西格列汀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格列美脲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102例口服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早餐前口服西格列汀100 mg(n=52)或早餐前口服格列美脲1~4 mg(n=50)两组,同时继续口服二甲双胍,进行为期24周的观察。结果①基线时两组口服二甲双胍的时间及其他指标相似;②24周时,西格列汀组与格列美脲组的平均HbA1c分别下降了1.41%和1.38%,日平均血糖降幅分别为5.28 mmol/L和4.56 mmol/L;③试验结束时,西格列汀组和格列美脲组分别有3.80%和10.00%的患者发生症状性低血糖(3次和18次),其中严重低血糖事件,西格列汀组为0次,格列美脲组有4.00%患者(3次),夜间低血糖西格列汀组为0次,格列美脲组有4.00%患者(2次),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试验结束时西格列汀组患者平均体重下降1.0 kg,格列美脲组平均增加1.2 kg,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格列美脲相比,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且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体重下降;因此,作为控制2型糖尿病血糖的二线用药,西格列汀优于格列美脲。 张明 徐春荣 李雪侠 周玉 刘金民关键词:格列美脲 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联合利格列汀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6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2015年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利格列汀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19例PCOS患者随机编入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62例,两组均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起始剂量0.25 g/次,3次/d,耐受后增至0.5 g/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利格列汀,5 mg/次,1次/d。6个月后比较两组体质量、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h 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TC、TG、HDL-C、LDL-C)、内分泌激素(E2、T、FSH、LH)的变化,进行多毛评分,监测患者月经周期、排卵及妊娠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BMI、FINS、HOMA-IR、TC、TG、2 h PG、HOMA-β、LH、LH/FSH、睾酮、多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HDL、FSH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月经周期正常率、排卵率和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利格列汀治疗PCOS效果较好,尤其适合肥胖且有生育要求的PCOS患者。 李雪侠 陈刚 王锋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 二甲双胍 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踝肱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与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的关系,分析NLR与下肢血管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683例T2DM患者,根据ABI水平分为外周血管病变(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s,PAD)组(ABI<0.9)和无外周血管病变组(ABI≥0.9),比较两组间NLR及临床资料的差异,分析T2DM患者发生PAD的危险因素。结果:ABI异常组年龄、病程、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中性粒细胞、NLR、血肌酐(creatinine,Cr)、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和脑梗死患病率均高于ABI正常组(B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高龄、收缩压升高、HbA1c升高、NLR升高、CHD均是ABI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NLR与PAD之间有相关性。结论:NLR是T2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可作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预测指标。 陈芳 陈刚 徐春荣 王锋 李雪侠关键词: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踝肱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