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脂肪
  • 4篇动脉
  • 4篇脂肪酸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心病
  • 3篇血清
  • 3篇游离脂肪
  • 3篇游离脂肪酸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综合征
  • 3篇冠心病
  • 3篇Ω-3多不饱...
  • 2篇动脉疾病
  • 2篇心绞痛
  • 2篇型心
  • 2篇型心绞痛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病

机构

  • 12篇解放军第五医...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宁夏大学
  • 2篇宁夏医学院附...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5医...

作者

  • 17篇李谊文
  • 5篇张翠玲
  • 4篇拓西平
  • 3篇贾绍斌
  • 1篇周俊
  • 1篇谢丽丽
  • 1篇张顺霞
  • 1篇朱丽达
  • 1篇李泉生
  • 1篇薛惠斌
  • 1篇仪秀芳
  • 1篇庄庆昕
  • 1篇高锦孝
  • 1篇苗振春
  • 1篇刘立
  • 1篇赵仙先
  • 1篇陈凌
  • 1篇陈凌
  • 1篇王浩
  • 1篇程杰

传媒

  • 5篇宁夏医学杂志
  • 4篇临床荟萃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上海医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疗养医学
  • 1篇宁夏医学院学...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游离脂肪酸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的变化。方法:2型糖尿病(DM)组40例,根据是否合并微血管病变分为单纯DM组20例,微血管病变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0例,糖尿病肾脏病变10例)20例,选择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清FFA水平。结果: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血清FFA的水平高于单纯DM组(P<0.05);单纯DM组血清FFA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FFA水平升高,FFA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李谊文高锦孝程杰王浩
关键词:糖尿病游离脂肪酸微血管病变
变异型心绞痛合并反复恶性心律失常一例被引量:1
2003年
李谊文陈凌拓西平
关键词:合并症变异型心绞痛
血清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十八碳三烯酸,AL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之间的关系。方法120例冠脉造影患者分为对照组和ACS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ACS组分为单支病变(SVD)组和多支病变(MVD)组。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血清ω-3PUFA含量。结果①ACS组血清EPA和DH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P<0.01),两组AL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MVD组和SVD组患者血清EPA和DH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MVD组和SVD组EPA和DH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AL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EPA和DHA与ACS独立相关。结论ACS患者血清EPA和DHA含量明显降低,其水平与ACS的发生有关;血清EPA和DHA含量可能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指标;血清EPA和DHA可能是冠心病的保护性因子。
李谊文贾绍斌熊爱琴李鹏
关键词: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黏附分子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被引量:3
2004年
李谊文仪秀芳
关键词: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黏附分子大血管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代谢异常非酶糖基化
老年常见疾病诊治误区及对策
2011年
目的探讨老年常见疾病诊治误区,采取对策减少误诊和提高治疗效果,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0年来住院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通过回顾分析发现常见诊治误区有血容量不足时使用扩血管药物、降糖药物和饮食不匹配、长期高血糖时快速降糖、滥用退热药、β受体阻滞剂使用不当、呼吸道感染治疗不及时和忽视异常生化指标。结论对老年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病人要个体化用药,免疫力低下病人要及早控制呼吸道感染,发热时要慎用退热药,重视异常生化指标。
李谊文张翠玲熊爱琴李娟
关键词:老年人诊治误区
游离脂肪酸和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8年
李谊文贾绍斌
关键词:游离脂肪酸冠心病
白细胞-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2006年
目的:研究白细胞-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1(LECAM-1)在P213S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内切酶方法检测28~76岁2型糖尿病肾病55例、2型糖尿病非肾病64例和正常对照组112例的LECAM-1基因的多态性。结果:糖尿病肾病组LECAM-1213PP基因型和P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LECAM-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有明显的相关性,213PP基因型可能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李谊文薛惠斌拓西平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黏附分子多态性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心率变异性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按照从甲基端起第个双键的位置不同,可分为ω-3,ω-6,ω-9等。ω-3系列主要包括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а-亚麻酸(ALA)等。
张顺霞李谊文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冠状动脉疾病心力衰竭
特发性室速、室颤1例
2005年
李谊文陈凌
关键词:心动过速室颤
围绝经期妇女冠心病的临床诊断特点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妇女冠心病的临床诊断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80例 (围绝经期组 76例 ,绝经后组 1 0 4例 )临床疑为冠心病行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 ,比较冠心病危险因素、临床胸痛特点以及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冠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结果 :围绝经期组患者冠心病发生率为 1 3.5 % (1 0 / 76 ) ,明显低于绝经后组的 4 3.3% (4 5 /1 0 4 ,P<0 .0 1 ) ;围绝经期妇女冠心病患者有绝经、高血压、危险因素≥ 2个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患者 (P<0 .0 1 ,P<0 .0 5 ) ;围绝经期患者胸痛多为不典型心绞痛 ;围绝经组平静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敏感性为 5 0 .0 %和 6 0 .0 % ,特异性为6 2 .1 %和 5 9.1 %。结论 :围绝经期妇女冠心病的临床诊断要慎重 ,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受到一定限制 ;冠脉造影是冠心病的确诊手段 。
李谊文赵仙先拓西平
关键词:围绝经期妇女冠心病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