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立冬

作品数:1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词语
  • 2篇语义
  • 2篇X
  • 1篇动态助词
  • 1篇对外汉语
  • 1篇对外汉语综合...
  • 1篇新语
  • 1篇义学
  • 1篇隐退
  • 1篇用语
  • 1篇语法意义
  • 1篇语言
  • 1篇语言学
  • 1篇语言学视角
  • 1篇语义特征
  • 1篇语义学
  • 1篇语义学理论
  • 1篇语音
  • 1篇语音学
  • 1篇语音学分析

机构

  • 10篇聊城大学
  • 3篇中央民族大学
  • 2篇河北大学

作者

  • 10篇李立冬
  • 2篇王刚
  • 1篇国海涛
  • 1篇韩玉平

传媒

  • 2篇汉字文化
  • 2篇科教文汇
  • 2篇现代语文
  • 1篇现代语文(下...
  • 1篇时代文学(上...
  • 1篇河北民族师范...
  • 1篇语文学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雨课堂的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模式研究——以“中级汉语综合课”为例被引量:3
2022年
本研究以“移动的教与学”“微型的教与学”和“多元读写能力”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基于雨课堂的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模式,并以“中级汉语综合课”为例,对该模式进行了具体的实践运用。随后,文章分析了模式的教学效果,讨论了模式的优势与问题。该研究可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其它语言技能课、文化课的教学改革提供实践范例或参考。
李立冬王瑞
关键词:综合课教学模式
网络语言“X+女郎”类词语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针对近年来由"X+女郎"产生的一系列新词语,本文主要从其造词理据和语义特征的衍变进行分析,认为特征型、借用型和修辞型是其主要的造词理据。由于语义的关联,"X"语义的不断泛化,同时也直接引起了"女郎"语义特征的不断衍变。这种关联性的语义变化经历了四个阶段。
李立冬
关键词:造词理据语义特征
动态助词“着”的语法意义及其实现的句法条件研究
2021年
本文采用实验科学的方法,从最简动词形式开始,渐次逐层加入不同的变量,对加"着"前后、加宾语前后、加主语前后等结构形式作了对比考察。考察结果得出了现代汉语动态助词"着"的"进行貌"和"持续貌"各自实现的句法条件以及"着"对这些句法条件的制约作用,也由此说明这两种语法意义是由动态助词"着"和其句法条件共同实现的。
李立冬
关键词:语法意义句法条件
“学习”的历史演变及词汇化研究
2023年
采用共时推演、历时验证的方法,对现代汉语双音词“学习”的成词过程及源流演变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学习”的并列结构并非是由述宾结构演变而来的,而是由同义的“学”和“习”直接并列组合而成,并且没有经过先构成并列短语再词汇化的过程。因此,其构成成分“习”的“学习”义也并非是由于“学”的组合同化作用产生的。“学习”的词汇化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并以“习学”的“显”和“隐”为标志。其同素逆序结构“习学”的隐退,是由语用、认知、语言内部等因素造成的,其功能则完全由“学习”来承接,而没有“学”或“习”的参与。
李立冬
关键词:词汇化隐退
网络交流中的新词新语小议
2008年
网络交流在当今社会是不可或缺的,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难以想象的高效、便捷,而且还使人们获得了巨大的精神财富或物质财富。网络交流(如:电子邮件、BBS论坛、特别是QQ聊吧)中出现的新词新语真是林林总总、多姿多彩令人目不暇接。本文就网络交流中经常出现的新词新语按其特点进行了分类,并对造成网络用语与现实文本用语大相径庭的原因进行了总结,最后就它的规范问题做了相关归纳和说明。
王刚李立冬
关键词:网络用语
同义词、近义词的意义类型分析及其在词义辨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以"词义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包括词汇意义、语法意义、色彩意义三部分,并且词义类聚存在着静态和动态的情况"为理论基础,对本体研究中同义词、近义词做了进一步的梳理和分类。这将有利于现代汉语同义词、近义词的研究,同时也将为对外汉语教学词义辨析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李立冬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X体”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本文在生态语言学视角下,从“X体”的内部生态系统对其特征进行了全面的描写和解释,并系统分析了“X体”外部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及特征。同时,文中认为,在语言生态环境下,“X体”有“词语模”和“句段模”两种衍生功能形式。而“句段模”衍生的作品“网络语言表达的一种格式或风格”,既不属于哪种文学体裁,也有异于语体学中的某种功能变体,更不能简单地认定为“仿拟”修辞,很难在一种既有的语言学理论框架下获得解释。
李立冬
关键词:生态语言学词语模
关于语义学理论的几点想法
2008年
传统的语言学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方法上,主要是定性研究,注意普遍性规则,忽视特例;重描写而轻形式。这种研究当然是必要的,今后还要加强。而中文信息处理所需要的,是针对"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流",要对一定量的语言事实作穷尽性定量研究;既要通例(普遍性规则),也要对特例(不合规则的事实,哪怕只有一个)作出规则性的说明。以大量鲜活真实的自然语言为对象、以词句为单位、以人工智能为目标的语言学研究是中文信息处理技术中人与机器相互沟通的关键,而这一研究的基础就是对汉语词法、句法和语义、语用规律的认识。只有语言学提供了足够的规则和分析,才能建立起计算机的"知识库"。目前语言学可供计算机利用的成果还不多,尤其是计算机最急需的语义学,这已经成了我国中文信息处理事业的"瓶颈"。我国在语义研究方面的成绩比其他方面要少得多,但从西方借鉴来的不少语义学理论的应用却很广泛,在实际应用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王刚国海涛李立冬
关键词:语义学
试析体育报道标题中“暴力词语”被引量:1
2007年
体育报道是体育事件的真实再现和给予大众的及时反馈。标题是新闻报道的点睛部分,它的功能就是点明题旨、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对其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标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该条新闻报道的“命运”,因为受众要据此来判断是否有必要看正文内容。
李立冬
关键词:体育报道标题词语暴力体育事件正文内容
“儿化”性质的语音学分析
2012年
本文从语音学方面对“儿化”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儿”是可成音节的,而且从正字法的角度讲,也应该在书面上写出来。
李立冬韩玉平
关键词:儿化语音学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