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盼松 作品数:8 被引量:83 H指数:4 供职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小麦耐热性鉴定方法及热胁迫应答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2013年 小麦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高温特别是开花期和灌浆期的高温胁迫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本文分别从直接鉴定法和间接鉴定法两个方面入手,介绍了小麦耐热性的评价指标;阐述了在高温胁迫下温度信号的感知和传递,以及植物对高温的响应机理;从传统育种方法和基因工程策略两个方向综述了小麦耐热性改良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小麦耐热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措施,以及今后小麦耐热性研究的发展方向。 陈芳 郑炜君 李盼松 于太飞 刘生祥 陈明 李连城 徐兆师 马有志关键词:小麦 高温胁迫 耐热 短柄草Hsf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分类和高温响应 被引量:4 2015年 分析短柄草Hsf家族成员的进化关系,并进行分类;利用多种软件和在线工具分析短柄草Hsf的蛋白结构功能域和基因启动子区域的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基因组信息,进行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利用荧光实时定量技术(qRT-PCR),分析短柄草Hsf基因在高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鉴定出一些高温诱导表达的Hsf基因。 李盼松 郑炜君 周永斌 陈明 柴守诚 马有志 马翎健 徐兆师关键词:短柄草 热激因子 高温 小麦TaHsf1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验证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造成不可逆的破坏。高温胁迫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和限制作物产量提高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培育耐高温农作物品种是当前作物育种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李盼松关键词:小麦 热激转录因子 亚细胞定位 高温胁迫 干旱胁迫 小麦蛋白激酶TaMAPK2互作蛋白的筛选与验证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利用构建的干旱胁迫处理的小麦cDNA文库,通过酵母双杂系统筛选与小麦TaMAPK2互作的蛋白,并对其进行验证分析。【方法】以小麦cDNA为模板克隆得到TaMAPK2,构建pGBKT7-TaMAPK2诱饵载体,将诱饵载体pGBKT7-TaMAPK2质粒以及pGADT7和小麦cDNA文库共转化酵母AH109菌株感受态细胞,在SD/-Trp/-Leu/-His/-Ade营养缺陷型培养基上30℃培养3—5 d,挑选单克隆于YPDA培养基中培养,吸取1μL各候选克隆的菌液点至于SD/Raf/Gal/x-gal平板上培养,筛选蓝色单克隆。将筛出的单克隆经测序、序列比对分析,初步获得与TaMAPK2互作的候选蛋白。采用双酶切的方法构建pGADT7-HSP90以及pSPYNE-TaMAPK2和pSPYCE-HSP90双分子荧光互补表达载体,将重组载体质粒pGADT7-HSP90和pGBKT7-TaMAPK2共转化AH109酵母感受态细胞,利用酵母双杂交的方法验证TaMAPK2与候选蛋白HSP90的相互作用;采用PEG-Ca2+介导法将双分子荧光互补表达载体pSPYNE-TaMAPK2和pSPYCE-HSP90共转化小麦原生质体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相互作用产生的YFP荧光信号。根据HSP90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在SYBR GreenⅠ的检测模式基础上,构建HSP90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检测HSP90在不同胁迫处理以及不同组织的小麦植株中的表达量。【结果】通过对候选蛋白的初步分析表明这些候选蛋白主要参与植物体的信号转导或免疫过程,表明TaMAPK2在植物的逆境信号转导、基因转录调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酵母双杂交显蓝系统和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Fc)进一步确认HSP90与TaMAPK2的互作关系。HSP90定位在细胞核、细胞膜以及细胞质中,且在植物的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HSP90基因受到高温、低温、高盐和ABA胁迫后表达量上调。【结论】HSP90作为分子伴侣,在降解这些受损或异常蛋白以及调控抗逆相关转录因子表达的过程� 于太飞 徐兆师 李盼松 陈明 李连城 张俊华 马有志关键词:小麦 酵母双杂交系统 MAPK 信号转导 转TiERF1-RC7双价基因小麦的鉴定及其全蚀病抗性 被引量:1 2013年 为探讨TiERF1和RC7基因对小麦抗全蚀病的防御反应,本研究对转TiERF1-RC7双价基因小麦进行了分子检测以及全蚀病抗性的室内和田间鉴定。结果表明,转入的TiERF1和RC7基因在转基因小麦中可以遗传和转录;与受体扬麦18相比,5个转TiERF1-RC7小麦株系在整个生育期抗病性显著提高,苗期的全蚀病严重度在10%以下,成熟期的白穗率在13%以下,而扬麦18的严重度为62.98%,白穗率为26.09%。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抗病转基因小麦根表的全蚀病原菌菌丝数量及生长势明显低于感病材料。上述结果说明,转入的TiERF1和RC7基因抑制了全蚀病原菌的侵染及在转基因小麦中繁殖,进而提高了转基因小麦对全蚀病的抗性。 刘菲 杨丽华 王爱云 刘欣 马小飞 杜丽璞 李盼松 张增艳 马翎健关键词:全蚀病 GAEUMANNOMYCES VAR 转基因小麦 扫描电镜 谷子F-box家族基因的鉴定、分类及干旱响应 被引量:23 2014年 F-box蛋白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及信号转导等多种生命活动,对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a和介导非生物胁迫响应等过程发挥重要作用。谷子具有显著的耐旱耐瘠薄等特性,本研究根据谷子转录组分析结果,从525个F-box家族成员中鉴定出19个在干旱胁迫下表达量上调的F-box基因,根据序列相似性将其分为6类,同一类基因具有相似的内含子-外显子结构。染色体定位分析发现,这些基因分别分布在谷子的8条染色体上,其中,第2条染色体上含F-box基因最多,有6个。结构域分析结果表明,19个F-box蛋白均含保守的F-box结构域,而C端含FBD、WD40、FBA、ZnF、Kelch和LRR等结构域。启动子元件分析表明,谷子19个F-box基因均含逆境应答元件,其中,MYB和MYC元件的数量最多(9-78个),说明这些基因对干旱应答反应可能主要受MYB、MYC转录因子调控。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SiF-box18基因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远远高于其他F-box成员,对干旱、高盐、ABA、SA和JA都有响应;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SiF-box18蛋白定位在细胞核中。本研究为进一步深入了解SiF-box18基因的功能提供了依据。 霍冬英 郑炜君 李盼松 徐兆师 周永斌 陈明 马有志 闵东红 张小红关键词:谷子 F-BOX蛋白 亚细胞定位 植物热激蛋白70的分子作用机理及其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2013年 热激蛋白70(HSP70,heat shock protein 70)广泛参与胁迫环境的响应,在诱发人体肿瘤细胞凋亡,增强肿瘤的免疫原性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植物HSP70的生理功能研究起步较晚,最近的研究发现植物HSP70在细胞内主要参与新生肽的折叠与成熟、损伤蛋白的降解和蛋白运输;植物HSP70在非生物胁迫环境的应答、抗病性及植物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系统综述了植物HSP70分子作用机理研究的进展,以及在提高植物抗逆性方面的作用,以期为基因工程方法改良作物抗性提供参考。 齐妍 徐兆师 李盼松 陈明 李连城 马有志关键词:分子特性 抗病性 大豆、小麦和拟南芥热激转录因子(Hsf)基因克隆、功能验证和耐热机制研究 植物的固着生长特性使其注定不能通过逃逸躲避胁迫,从而驱使其进化出复杂的调控网络以便原地应对周围环境的变化。植物生境高温难免,植物感知,并将高温信号传导至胞内,引起一系列基因的表达和蛋白质翻译,以适应高温。热激转录因子(H... 李盼松关键词:大豆 小麦 热激转录因子 热激蛋白 耐热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