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玲

作品数:4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泰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新生儿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梗死
  • 1篇新生儿气胸
  • 1篇胸腔
  • 1篇胸腔穿刺
  • 1篇血浆
  • 1篇血浆脂蛋白
  • 1篇血脂
  • 1篇血脂水平
  • 1篇严重呼吸衰竭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吸入
  • 1篇脂蛋白
  • 1篇脂酶
  • 1篇治疗脑梗死
  • 1篇治疗新生儿
  • 1篇衰竭

机构

  • 4篇泰州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李玲
  • 1篇黄晶
  • 1篇薛梅
  • 1篇吴正刚
  • 1篇王璐
  • 1篇黄玉静

传媒

  • 1篇安徽医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生儿气胸病因及防治
2012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预防措施。方法对33例新生儿气胸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气胸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6例,胎粪吸入综合征10例,新生儿窒息复苏4例,新生儿肺炎3例。其中31例治愈,2例双侧气胸合并广泛气漏死亡。结论新生儿气胸的主要病因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窒息复苏等,治疗关键是及时发现、及时正确处理,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胸腔穿刺闭式引流和胸壁切开胸腔闭式引流是治疗新生儿气胸的有效方法。防治措施主要是加强围生期保健,防止早产,减少窒息发生,正确复苏,正确应用机械通气。
李玲
关键词:气胸胸腔穿刺新生儿
阿替普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效果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0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研究组采用阿替普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Hcy)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量表(ADL)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cy、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10.8±5.3)分低于对照组的(13.7±6.1)分, ADL评分(79.0±2.9)分高于对照组的(62.7±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替普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其临床效果较好,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日常活动能力均得到改善,利于临床应用及推广。
李玲
关键词:脑梗死阿替普酶氯吡格雷
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研究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4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浆Lp-PLA2、Hcy以及血脂指标水平,并作相关性分析。根据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并将其分为轻型组60例,中型组55例以及重型组25例,对比三组患者的血浆Lp-PLA2、Hcy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Lp-PLA2、Hcy水平以及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对照组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血浆Lp-PLA2、Hcy与HDL-C均呈负相关关系(r=-0.593、-0.701,均P<0.05),而与LDL-C均呈正相关关系(r=0.576、0.672,均P<0.05)。重型组、中型组患者Lp-PLA2、Hcy水平显著高于轻型组,同时重型组患者Lp-PLA2、Hcy水平显著高于中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浆Lp-PLA2、Hcy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DL-C均呈负相关关系,与LDL-C均呈正相关关系。且随着患者病情越严重,血浆Lp-PLA2、Hcy水平越高。
黄玉静吴正刚黄晶王璐李玲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同型半胱氨酸血脂
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严重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2
2019年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吸入(iNO)联合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严重呼吸衰竭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60例HFOV中高参数设置下氧合差的患儿[吸入氧浓度(FIO_2)>60%,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_2)<80%],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予iNO联合HFOV治疗,对照组予单纯HFOV治疗,治疗中监测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监测血常规、出凝血时间、高铁血红蛋白等指标。比较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救治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iNO联合HFOV,能显著改善患儿氧合指数,使呼吸机参数逐渐下调至安全范围,且合理调整参数后患儿无明显不适,缩短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提高呼吸衰竭患儿的抢救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对照组为(107.00±39.60)h,观察组为(89.34±22.75)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对照组32.14%,观察组9.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未用iNO之前PH值、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比(PaO_2/FiO_2)、氧合指数(OI)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O后2 h、24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O联合HFOV可以显著改善肺血管性痉挛导致的新生儿严重呼吸衰竭患儿的氧合,有效且相对安全,提高患儿的存活率。
李玲薛梅
关键词:一氧化氮高频振荡通气新生儿呼吸衰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