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清汉

作品数:31 被引量:11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8篇术后
  • 8篇切除
  • 8篇肝移植
  • 6篇器官
  • 6篇切除术
  • 5篇器官捐献
  • 5篇切口
  • 5篇捐献
  • 5篇供肝
  • 5篇腹部
  • 5篇肝切除
  • 4篇引流
  • 4篇细胞
  • 4篇疗效
  • 4篇负压
  • 4篇肝癌
  • 4篇肝切除术
  • 4篇肝细胞
  • 3篇切口感染
  • 3篇细胞癌

机构

  • 25篇佛山市第一人...
  • 6篇中山大学
  • 2篇黄石市中心医...

作者

  • 31篇李清汉
  • 25篇甄作均
  • 18篇陈焕伟
  • 16篇计勇
  • 14篇陈应军
  • 13篇吴志鹏
  • 12篇王峰杰
  • 9篇李杰原
  • 7篇李梅生
  • 6篇邓斐文
  • 2篇范国勇
  • 2篇毕方方
  • 2篇胡刚
  • 2篇毕方方
  • 1篇袁景茹
  • 1篇余思
  • 1篇杨平
  • 1篇张登明
  • 1篇陈小宁
  • 1篇魏丽娜

传媒

  • 4篇中华肝脏外科...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器官移植
  • 1篇消化肿瘤杂志...
  • 1篇实用妇科内分...
  • 1篇2013中国...
  • 1篇中国超声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初产妇促宫颈成熟及引产中分娩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在具备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初产妇中应用宫颈扩张球囊对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具备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初产妇29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缩宫素药物进行引产,观察组采取宫颈扩张球囊进行引产。比较两组宫颈成熟度、引产结果及母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引产后的宫颈成熟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产至临产时间、临产至分娩时间、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均低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初产妇中的应用,可促进孕妇宫颈成熟,缩短产程时间,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
司徒翠瑶李清汉
关键词:足月妊娠宫颈成熟产程时间
皮下引流管持续冲洗及负压吸引预防腹部Ⅳ类切口感染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皮下引流管持续冲洗及负压吸引预防腹部Ⅳ类切口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3例腹部Ⅳ类切口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行开腹手术,试验组患者术后采用皮下留置引流管,术后行持续冲洗及负压吸引的方法;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传统关腹方法,未留置皮下引流管。记录患者术前Hb,术前Alb,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术后1、3、7 d Hb和Alb,观察术后患者切口感染及细菌培养情况。患者均于出院后定期门诊复诊,每2周复诊1次,复诊至切口拆线后 3个月。记录拆线后3个月内有无并发症发生。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Q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重复测量的资料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23例患者纳入研究。65例试验组患者术后1、3、7 d Hb分别为(111±15)g/L、(107±18)g/L、(108±13)g/L;58例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12±13)g/L、(106±16)g/L、 (106±12)g/L,两组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24,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3、7 d Alb 分别为30 g/L(26 g/L,32 g/L)、31 g/L(28 g/L,33 g/L)、35 g/L(32 g/L,37 g/L);对照组分别为30 g/L (25 g/L,32 g/L)、32 g/L(29 g/L,33 g/L)、37 g/L(32 g/L,38 g/L),两组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7,P〉0.05)。试验组术后4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对照组12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23,P〈0.05)。患者感染均发生在术后4~6 d,感染均只限于皮下组织,未达肌肉层或以下组织,全部敞开引流后行清创缝合,均治愈。患者均未发生再�
李清汉甄作均吴志鹏陈焕伟李梅生陈应军计勇
关键词:外科伤口感染引流负压吸引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和免疫靶向治疗术后复发的肝细胞癌患者近远期疗效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和免疫靶向治疗术后复发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方法2014年8月~2018年4月我院诊治的术后复发性HCC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分别给予TACE联合RFA治疗或在此基础上给予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抗体和阿帕替尼治疗,采用实体瘤mRESIST标准评估临床疗效,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生存率。结果在治疗后3 m,观察组有效率为8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P<0.05);观察组外周血CD3^(+)、CD4^(+)细胞百分比和CD4^(+)/CD8^(+)细胞比值分别为(68.2±6.8)%、(45.9±4.7)%和(1.8±0.3),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6.5±6.1)%、(33.3±4.5)%和(1.3±0.2),P<0.05】,而CD8^(+)细胞百分比为(22.5±1.8)%,显著低于对照组【(28.3±1.4)%,P<0.05】;观察组I/II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0%(P<0.05);观察组1 a生存率为4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7%(P<0.05)。结论采用TACE联合RFA和免疫靶向治疗能够有效提高复发性HCC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可能与提高了机体免疫功能,抑制了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李清汉甄作均何尹韬
关键词:肝细胞癌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靶向治疗
心脏死亡供体肝移植20例临床经验总结-单中心经验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供体(DCD)肝移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总结2011年11月至2013年7月在本中心行DCD肝移植的20例病例资料,男性18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48岁(38—66);原发病:急性乙肝肝功能衰竭5例,乙...
陈焕伟何尹韬甄作均邓斐文计勇陈应军王峰杰吴志鹏胡健垣李清汉
冷缺血时间对脑-心双死亡供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冷缺血时间(cold ischemic time,CIT)对脑-心双死亡(donation after brain plus cardiac death,DBCD)供肝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地评估DBCD供肝肝移植术后1周肝功能的变化,通过与心脏死亡(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肝肝移植比较,分析CIT与术后1周肝功能受损程度的相关性以及早期肝功能受损程度与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DBCD组CIT时间较DCD组明显缩短(4.6±1.8h比7.9±3.7h,P=0.002)。DBCD组术后第1、3天ALT明显低于DCD组(535±227IU/L比864±386IU/L,P=0.026;254±94IU/L比519±165IU/L,P=0.003),相应的DBCD术后早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DCD组(26.7%比57.1%,P=0.03)。CIT时间长短与术后1周肝功能受损程度明显正相关(r2=0.914,P〈O.001),而术后早期肝功能的受损程度则与术后早期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明显正相关(rs=0.791,P=0.002)。结论DBCD供肝肝移植具有较短的冷缺血时间,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受损程度明显减轻,术后早期相关并发症也相应减少。DBCD是当前较为理想的供肝肝移植治疗模式。
甄作均陈焕伟吴志鹏计勇李梅生陈应军邓斐文李杰原王峰杰李清汉
关键词:肝移植冷缺血时间肝功能
自制皮下引流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预防腹部切口感染的双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自制皮下引流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预防腹部Ⅳ类切口感染的价值。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和伽师县人民医院普外科行Ⅳ类切口开腹手术的22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关腹时放置自制皮下引流管,术后持续负压冲洗3 d后拔除;对照组采用传统不放置皮下引流管的关腹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恢复情况及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结果试验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治疗费用、总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腹腔液细菌培养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7,P=0.992),试验组的切口愈合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χ^2=8.208,P=0.017),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8.206,P=0.00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放置皮下引流管(P=0.008)、原发疾病部位(P=0.004)、术前降钙素原水平(P=0.008)、合并糖尿病(P=0.006)是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Ⅳ类切口手术放置自制皮下引流管持续冲洗和负压吸引,能有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余思甄作均贾亦斌许鹏杰李清汉杨平李志澄计勇
关键词:引流术伤口感染负压伤口疗法
三种胰肠吻合方式胰漏的对比研究
2016年
目的对比研究三种不同胰肠吻合方式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漏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同一术者9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采用的胰肠吻合方式,分为端端套入捆绑式(A组,n=42),端侧吻合式51例,其中端侧套入(B1组)为15例,因胰管直径限制未能行胰管对空场粘膜吻合,端侧胰管对空肠粘膜吻合(B2组)36例。结果端端套入捆绑吻合方式的胰漏发生率为4.76%(2例),采用端侧吻合方式的(B1组)胰漏发生为20%(3例),B2组胰漏发生率为0.00%,三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端侧套入式的胰肠吻合方式发生胰漏的可能较高,选择何种胰肠吻合方法应根据患者具体条件而定。
李清汉甄作均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漏
脑-心双死亡供肝肝移植:单中心经验
目的 近年来,公民去世后器官捐献日益增多.脑死亡器官捐献(DBD)是最理想的捐献模式,但我国目前尚缺乏相关的脑死亡立法,新的捐献模式即脑-心双死亡捐献(DBCD)模式提出并应用于临床实践.目前,DBCD在临床移植中暂未得...
甄作均李清汉陈焕伟吴志鹏计勇李梅生陈应军李杰原邓斐文王峰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及处理被引量:19
2009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1993年3月到2009年3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发生的25例胆汁性腹膜炎的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经再次手术,10例行B超介入置管引流(猪尾巴管),7例行B超介入置管引流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放置鼻胆管或内支架引流,均治愈出院。结论B超介入的腹腔引流联合ERCP放置鼻胆管或内支架引流是LC术后发生的胆汁性腹膜炎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李清汉甄作均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漏胆汁性腹膜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中国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的启用并未增加肝移植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目的 中国自2010年起正式启用基于MELD评分的器官分配与共享制度(中国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COTRS).COTRS根据受体MELD评分的高低决定获得供肝的优先顺序,即MELD评分高者优先得到供肝.但MELD评分越高则...
甄作均李清汉陈焕伟吴志鹏计勇李梅生陈应军李杰原邓斐文王峰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