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波 作品数:21 被引量:7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更多>> 相关领域: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一种运载火箭末级再入预报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载火箭末级再入预报方法:获取运载火箭末级再入大气层前的运动参数;实例化通用运载火箭末级参数化模型,并设置通用运载火箭末级参数化模型中每个组件物理特性参数,之后,在每个计算周期重复执行如下步骤直到运载火箭... 李宇飞 李洪波 王涛 黄辉 胡超 岳志勇一种基于可见光目标模拟器的真实目标景象模拟系统 一种基于可见光目标模拟器的真实目标景象模拟系统,包括图像仿真机和可见光目标模拟器,其中图像仿真机包括:数据通信模块、数据转换模块、图像仿真模块;可见光目标模拟器包括:DMD驱动控制系统、DMD显示系统、投影光学系统和通光... 王欣 张琦 李洪波 张帆 王立强 王涛 李宇飞 谢泽兵 刘敏华 李元元文献传递 升力式再入侧向制导的无奇异方位误差算法 被引量:1 2008年 升力式再入侧向制导的传统方位误差算法在地球南北极点处有奇异,在极点附近呈现病态;使用该算法的侧向制导律在极点处无法产生制导信号,在极点附近制导信号错乱。根据方位误差的物理意义,结合无奇异的再入飞行器质心运动方程,利用位置和速度三元数,提出了无奇异的方位误差算法。针对某假想的在极区再入的升力式再入飞行器,在固定纵向控制参量的情况下,进行仅检测侧向制导在极区的有效性的再入过程仿真。算例显示,对于同一侧向制导律,使用无奇异算法可避免传统算法在极区存在的奇异性问题。此外,新算法的计算细节无需因地球模型和再入飞行的地域不同而进行调整,与传统算法相比有更好的普适性,适合需要满足全球到达飞行任务要求的制导律使用。 李洪波 肖业伦关键词:飞行动力学 极区 一种运载火箭末级地面损害分析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载火箭末级地面损害分析方法:(1)、按照经、纬度将全球陆地划分成网格,建立全球陆地网格内人口密度随时间变化的模型P<Sub>k</Sub>(t),k=1~N,N为全球陆地网格数;(2)、根据运载火箭再入... 李宇飞 李洪波 王欣 张帆 王立强 李航基于伪谱方法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轨迹设计 被引量:2 2013年 运用Gauss伪谱方法将运载器三自由度再入轨迹优化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选取Gauss节点上的状态量和控制量作为待优化参数,求解同时满足路径约束和终端约束条件下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的总吸热量最小再入轨迹。路径约束包括驻点热流峰值约束、最大动压约束、过载约束以及控制变量约束;终端约束为高度和速度等。选取优化控制变量为迎角和倾斜角。仿真过程表明,Gauss伪谱法对状态猜测值不敏感,算法容易收敛,适用于轨迹优化问题的求解。 李永远 时剑波 张雪梅 李洪波关键词:GAUSS伪谱法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 一种运载火箭末级地面损害分析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载火箭末级地面损害分析方法:(1)、按照经、纬度将全球陆地划分成网格,建立全球陆地网格内人口密度随时间变化的模型P<Sub>k</Sub>(t),k=1~N,N为全球陆地网格数;(2)、根据运载火箭再入... 李宇飞 李洪波 王欣 张帆 王立强 李航文献传递 重复使用航天器再入段弹道边界高度参数确定 本文探讨了再入段弹道边界高度参数的确定方法,划定飞行器再入段起始与终止点的允许高度区间,并通过对航天飞机与Hope-X飞行器的再入参考弹道的设计分析,验证了这一方法的合理性. 李洪波 肖业伦关键词:可重复使用航天器 弹道设计 再入段 飞行动力学 文献传递 一种空间目标特性测量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间目标特性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光源子系统、光谱仪子系统、弧形滑轨和样品装载平台,以及综合控制与数据处理子系统,其中:光源子系统和光谱仪子系统安装在弧形滑轨上,且光源子系统和光谱仪子系统内均设置有电机,能... 王欣 胡超 李航 李洪波 王立强 李宇飞 岳志勇 王涛 李元元 魏向旺 席福彪 黄辉 张帆 单文杰 吕淮北文献传递 一种空间态势特征事件数据库设计方法 一种空间态势特征事件数据库设计方法,(1)将当前所有的空间态势特征事件数据划分为规范化数据和描述性数据;(2)按照规范化数据的关键词在数据库中建立对应的空表格,并将规范化数据的内容导入该空表格,形成规范化数据库表单;对描... 黄辉 李洪波 王涛 魏向旺 李宇飞 王欣 张琦 李元元 李航 席福彪 胡超 王立强 岳志勇 张帆 阎晶红 吕淮北 毛羽 秦芬升力式再入的三维再入走廊与再入界面窗口 被引量:2 2010年 针对升力式再入飞行任务设计对地理信息的需求,提出了以"来路走廊"和"去路走廊"为代表的"三维再入走廊"概念,重新定义了"再入界面窗口"概念。其中,"再入界面窗口"解决了"已知着陆点,估计初始再入点的可行地理区间"问题;"三维再入走廊"则系统、直观地揭示了升力式再入飞行器对"临近空间"多重大气层的覆盖能力及其整体变化趋势。求解算法使用高精度积分律的直接配置非线性规划法,配合无奇异的数学模型,可满足全球到达任务的设计需求。基于美国X-33和Advanced Guidance and Control(AGC)项目的测试任务数据,一系列算例检验了"三维再入走廊"与"再入界面窗口"概念的合理性。"三维再入走廊"有助于工程总体设计、军事指挥和商业空天交通指挥人员对类型化的升力式再入任务进行设计和分析;有助于高层决策人士对升力式再入的机动能力进行系统理解和直观把握。 李洪波 余梦伦 肖业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