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
- 作品数:41 被引量:114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扶正降逆法在肿瘤化疗期消化道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观察扶正降逆法防治肿瘤化疗期消化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肿瘤化疗期消化道反应的患者按胃阴不足、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痰湿内停与脾肾阳虚5型辨证用药,3天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结果:显效12例,有效2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89%。结论:辨证应用扶正降逆法防治肿瘤化疗期消化道反应,能迅速改善消化道症状,减毒增效,保证化疗方案顺利施行。
- 赵远红李正
- 关键词:抗肿瘤药
- 益肝降脂方预处理对酒精性脂肪肝SD大鼠肝脏PKC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中药益肝降脂方预处理对酒精性脂肪肝SD大鼠肝脏蛋白激酶Cα(PKCα)基因与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益肝降脂方对酒精性脂肪肝内源性保护机制的诱发与强化的效应。方法:将1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中药干预组,所有大鼠均连续12周予高脂+酒精灌胃进行酒精性脂肪肝造模,中药组分别于实验第3周、第6周、第9周起实施干预。于实验6、9、12周末不同时段宰杀取样,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及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以评价造模,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测PKCα蛋白表达量,RT-PCR法检测PKCαm RNA的表达活性。结果: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肝小叶结构改变,肝细胞索紊乱,肝细胞呈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点状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中药各干预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中药各时段干预组大鼠肝组织PKCα蛋白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KCαm 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且PKCαm RNA相对表达量随用药时间的先后呈进行性降低。结论:中药益肝降脂方早期干预能促进PKCα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有显著的药物预适应作用;益肝降脂方的预适应作用与用药早晚成正相关;中药益肝降脂方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机制可能与早期促发内源性保护实现预适应相关。
- 侯珊珊赵远红贾英杰李正李小江李全征尹纪红张小瑞杨彩霞顾宏韬
- 关键词:酒精性脂肪肝蛋白激酶CΑ
- 抑肝扶脾法内外兼治对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状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观察抑肝扶脾法方药配合穴位敷贴对恶性肿瘤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将77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单用中药组37例和中药加穴贴组40例,中药组用中药汤剂,中药加穴贴组在口服中药汤剂的基础上,加用麝香虎骨膏敷贴双侧足三里、阳陵泉、肺俞,连续3个疗程后分析SDS、Hamd抑郁积分变化。[结果]中药加穴贴组在降低抑郁评分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中药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肝扶脾法内外兼治可更好地改善肿瘤患者的抑郁状态,实现对肿瘤患者持续稳定的心理干预,取得疗效最大化。
- 赵远红贾英杰李正李培训顾宏韬张征宇柳欢庆姜委明于洁
- 关键词:恶性肿瘤抑肝扶脾法抑郁状态穴位敷贴
- 高效液相法检测高架十字迷宫荷瘤小鼠5-HT含量及扶脾抑肝清心方干预的实验研究
- 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荧光检测荷瘤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后脑组织中5-HT含量,推测扶脾抑肝清心方药抗焦虑作用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荷瘤后小鼠连续给予扶脾抑肝清心方药14天后进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高效液相-荧光法检测脑组织中5...
- 赵远红柳欢庆王洋李正张征宇侯珊珊
- 关键词:高架十字迷宫荷瘤小鼠抗焦虑
- 文献传递
- 扶脾抑肝清心方药对高架十字迷宫荷瘤小鼠5-HT影响的实验研究
- 目的:通过检测荷瘤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后脑组织中5-HT含量,推测扶脾抑肝清心方药抗焦虑作用的机制。方法:荷瘤后小鼠连续给予扶脾抑肝清心方药14天后进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检测脑组织中5-HT含量。结果...
- 柳欢庆赵远红王洋李正张征宇侯珊珊
- 关键词:高架十字迷宫荷瘤小鼠抗焦虑
- 文献传递
- 丹芪偏瘫胶囊中羚羊角用人工牛黄替代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为研究丹芪偏瘫胶囊(DPC)及其羚羊角替代方(DPCAS)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人工牛黄替代羚羊角的可能性,该文采用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将1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DPC(0.246 g·kg-1·d-1)组,丹芪偏瘫胶囊去羚羊角(DPCRA,0.246 g·kg-1·d-1)组,丹芪偏瘫胶囊去羚羊角人工牛黄翻倍(DPCBD,0.246 g·kg-1·d-1)组。于第5天给药后1 h制备MCAO模型。术后24 h,眼内眦取血,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内皮素(ET)含量。术后72 h取脑组织,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大脑梗死面积、测定脑指数。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脑组织bcl-2,caspase-3,IL-1β,P-选择素,E-选择素,ICAM-1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缺血半暗区ICAM-1,IL-1β,TNF-α,IL-6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DPCBD和DPC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均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指数和脑指数(P<0.05),均可明显增强大鼠血清SOD活性(P<0.05);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鼠血清ET水平;均可降低脑组织caspase-3的表达(P<0.05),升高bcl-2的表达(P<0.05);均可降低脑组织IL-1β,P-选择素,E-选择素,ICAM-1 mRNA的表达(P<0.05),均能减少缺血半暗区ICAM-1,IL-1β,TNF-α,IL-6阳性细胞的表达(P<0.05)。DPCRA组对各指标的影响明显不如DPCBD和DPC组。表明DPCBD与DPC疗效相当,提示丹芪偏瘫胶囊中羚羊角可用人工牛黄进行替代。
- 王进博陈涛李正张艳军崔维利李进
- 关键词:丹芪偏瘫胶囊MCAO脑梗死炎症反应
- 益肝降脂方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MMP-9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益肝降脂方(YGJZR)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病理及MMP-9活性的影响,以期了解分析益肝降脂方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20)只,模型组(30只),中药组(30只),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三组模型肝脏组织中MMP-9的表达。并制备各组大鼠肝脏病理切片。结果:中药组大鼠肝组织内MMP-9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HE染色切片提示的肝组织病理损伤呈负相关。结论:中药益肝降脂方可使大鼠肝脏组织内MMP-9的表达增加,纤维化程度相对较低,其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机制与促进肝组织MMP-9表达,抑制肝纤维化有关。
- 李全征赵远红李正李小江左晓娜韩素恒徐雨杨彩霞王萍贾英杰
- 关键词:MMP-9酒精性脂肪肝
- 基于临床证据的中医复方干预治疗化疗药物肝毒性的疗效评价
-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复方干预治疗化疗药物性肝毒性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网络检索Medline和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中文科...
- 赵远红李正
- 关键词:中医复方
- 加味清心扶脾方对铂类方案致化疗相关呕吐的作用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评价加味清心扶脾方对铂类方案致化疗相关呕吐(CINV)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76例CINV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予含铂类方案常规给药,观察组化疗前1~2d联用加味清心扶脾方,每3h温服1次,每次约100ml,连用14d,休息7d,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观察患者化疗后第1、3、7天呕吐症状分级及止吐疗效,化疗后伴随症状评分及疗效,化疗完成率及KPS评分、PS体力状况评分、生活质量(QOL量表)、不良反应等。结果化疗后第1、3、7天观察组恶心呕吐0~Ⅳ级例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后第1、3、7天恶心呕吐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控制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14d观察组腹胀、胃脘或胁肋胀满、嗳气反酸、口苦口干及胃中嘈杂、饮食减少、气短、神疲乏力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化疗完成率(88.2%)明显优于对照组(64.9%)(P<0.05);观察组KPS评分、PS体力状况评分、QOL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清心扶脾方可有效抑制CINV,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消化道伴随症状,提高化疗完成率,改善生活质量和体力状况,稳定体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赵远红李正贾英杰孙一予于洁柳欢庆姜委明韩素恒
- 关键词:化疗副反应呕吐
- 丹芪偏瘫胶囊中羚羊角用人工牛黄替代的体外研究
- 2015年
- 为研究丹芪偏瘫胶囊(DPC)及DPC去羚羊角人工牛黄翻倍(DPCBD)对神经再生和血管再生的作用,初步探讨人工牛黄替代羚羊角的可能性,进行了体外培养细胞实验。本实验分为空白血清对照组、模型组、DPC组(0.306 g·kg-1·d-1,以下相同)、丹芪偏瘫胶囊去羚羊角(DPCRA)组、DPCBD组。体外培养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以及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并将3种细胞共培养,模拟神经血管单元,用微管相关蛋白Ⅲ(β-tubulinⅢ)抗体标记神经元,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标记astrocytes。酶标仪法检测BMEC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BMEC管样结构形成,显微镜下计数与BMEC黏附的白细胞个数,免疫荧光法检测β-tubulinⅢ和GFAP阳性细胞比例以及RT-PCR法检测NGF,BDNF,VEGF和VEGFr-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DPC和DPCBD均可减少LDH漏出;均可促进BMEC管样结构形成;均可抑制白细胞与BMEC黏附;均可增加β-tubulinⅢ阳性细胞分化比例(P<0.01),降低GFAP阳性细胞比例(P<0.01);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共培养细胞NGF,BDNF,VEGF和VEGFr-2 mRNA的表达,其中对NGF和VEGF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2组疗效相当。DPCRA组对各指标的影响明显不如DPCBD和DPC组。DPCBD与DPC对神经再生和血管再生的作用疗效相当,提示丹芪偏瘫胶囊中羚羊角可用人工牛黄进行替代。
- 王进博李正陈涛张艳军崔维利李进
- 关键词:丹芪偏瘫胶囊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神经再生血管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