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红
- 作品数:41 被引量:155H指数:7
- 供职机构:甘肃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联合策略的血清标志物组合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通过对常用的血清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胃蛋白酶原Ι/胃蛋白酶原Ⅱ比值(PGⅠ/PGⅡ)以及胃泌素-17(G-17)进行不同的串联、并联的组合策略,筛选出对胃癌早期诊断灵敏度、特异度最优且最经济的组合。方法选取88例表观健康者,88例萎缩性胃炎,61例胃癌患者,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CEA、CA19-9、CA72-4、PGⅠ/PGⅡ和G-17的水平,比较不同的串联、并联组合在区分表观健康者、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不同联合策略比较,串联组合时阳性率较低,且串联的指标越多阳性率越低,5项指标串联时阳性率为0.0%。并联组合时,阳性率显著高于串联组合,且并联项目越多阳性率越高,5项指标并联检测的阳性率达到71.7%。结论不同的联合策略诊断胃癌的效能不同,串联组合随着项目的增加阳性率下降明显,不适宜早期诊断。3项指标血清G-17、PGΙ/PGⅡ与CEA组合、血清G-17、PGΙ/PGⅡ与CA19-9组合以及血清G-17、CEA、CA19-9的组合诊断效能最优。
- 袁秀梅鲁彦杨晓燕颜丽杨兴文李德红
- 关键词:胃癌血清标志物并联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感染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检测的意义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比较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和RA合并感染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并探讨免疫球蛋白/补体与RA活动期的关系。方法以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80例RA患者根据标准分为静止期组、活动期组和合并感染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IgG、IgA、IgM和补体C3、C4的水平,并比较免疫球蛋白和补体与活动期RA和RA合并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 RA活动期患者血清IgG、IgA、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静止期组,IgM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不高于静止期。RA活动期与合并感染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无显著性差异。IgG、IgA与RA活动期及活动性指标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高度相关性。结论血清IgG、IgA与RA疾病活动期有相关性,可作为RA活动期的观察指标之一,IgG、IgA、IgM不能作为区分RA活动期和合并感染的指标。补体不能作为判断RA处于合并感染、活动期或静止期的指标。
- 李德红李勇居军鲁彦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免疫球蛋白补体
- 基于IPA分析SF3B4作为胃癌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分子机制
- 2023年
- 目的基于IPA(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剪接因子3b亚基4(SF3B4)作为胃癌潜在生物标志物对人胃癌细胞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SF3B4蛋白在人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SF3B4 mRNA在人胃癌细胞系AGS、HGC-27、KATOⅢ、NCI-N87和MKN-74的表达水平。采用短发夹RNA(shRNA)技术沉默SF3B4基因,RNA测序(RNA-seq)检测SF3B4沉默后AGS细胞基因表达谱变化,输入IPA系统进行经典通路、疾病与功能、互作网络等分析,并筛选出关键基因进行RT-qPCR验证。结果SF3B4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SF3B4 mRNA在人胃癌细胞系AGS、HGC-27、KATOⅢ和MKN-74中呈高表达,在NCI-N87中表达水平一般。RNA-seq显示,与对照组比较,SF3B4沉默组中105个基因为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64个,下调基因41个。IPA经典通路分析显示,SF3B4沉默后,坏死性凋亡信号通路、衰老途径显著抑制。疾病功能和互作网络分析显示,SF3B4在胃癌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影响自噬、细胞周期等功能。RT-qPCR验证发现,DNAJA3、PPP3CB、VDAC1、FOXO3、EI24和DRAM2基因在SF3B4沉默后表达下调。结论SF3B4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系中高表达,可能是潜在的胃癌生物标志物,可通过调控凋亡信号通路、衰老途径、自噬等通路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并可能与DNAJA3、PPP3CB、VDAC1、FOXO3、EI24和DRAM2等基因相关。
- 李德红鲁彦颜丽林赋桂杨兴文杨晓燕杨阳袁秀梅
- 关键词:胃癌生物信息学分析生物标志物
- 定量检测抗-CCP抗体诊断类风湿关节炎关节侵蚀程度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4年
-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严重的病因不清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以滑膜、关节的炎症为特点,进行性侵蚀关节,最终导致残疾和丧失劳动力[1]。已证实RA的关节损伤和慢性炎症有关联,且与炎性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ESR)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有关。
- 李德红居军鲁彦李勇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抗体诊断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红细胞沉降率慢性炎症
- 不同浓度游离脂肪酸对HA-VSMC增殖活性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游离脂肪酸(FFA)对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A-VSMC)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A-VSMC,采用不同浓度的FFA(25、50、100、200、300、400、500、600μmol/L)处理HA-VSMC 24、48 h,同时以未经处理的HA-VSMC作为对照组;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用MTT法和EdU荧光染色法两种方法检测FFA对HA-VSMC存活率和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100、200和400μmol/L组较对照组HA-VSMC存活率和增殖活性均明显增强;500、600μmol/L组较对照组HA-VSMC存活率和增殖活性均明显减低;各实验组中400μmol/L组HA-VSMC存活率和增殖活性最强。结论低浓度的FFA(≤400μmol/L)能诱导HA-VSMC增殖,且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 杨兴文马小芳李德红颜丽袁秀梅杨晓燕杨阳司玉春
- 关键词:游离脂肪酸存活率增殖
- 尾端延髓腹外侧区硫化氢的血压和心率调节效应与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和谷氨酸受体激动有关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在尾端延髓腹外侧区(CVLM),观察外源性硫化氢对麻醉大鼠血压和心率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67只分为单纯给药(n=34)和预先给予拮抗剂(n=33)大鼠。单纯给药大鼠随机分为人工脑脊液(aCSF)组(100nL,n=6),硫氢化钠(硫化氢供体)低、中、高剂量3组(20、200、2000μmol/L,n=21,每组7例)和S腺苷蛋氨酸(SAM)组[胱硫醚-β-合成酶(CBS)激动剂,1mmol/L,n=7];预先给予拮抗剂大鼠随机分为aCSF(100nL)+硫氢化钠(200μmol/L)组(n=6)、犬尿希酸(谷氨酸受体拮抗剂,5mmol/L)+硫氢化钠(200μmol/L)组(n=7)、羟胺(CBS拮抗剂,100mmol/L)+硫氢化钠(200μmol/L)组(n=7)、格列苯脲[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拮抗剂]+硫氢化钠(200μmol/L)组(n=7)和二甲基亚砜(100nL)+硫氢化钠(200μmol/L)组(n=6)。结果在CVLM区域,微量注射硫氢化钠(20、200、2000μmol/L)能够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微量注射SAM也能明显降低平均动脉压(-22±5)mm Hg和心率(-22±5)次/min(均P<0.05)。羟胺预处理不影响硫氢化钠产生的心血管效应。犬尿希酸和格列苯脲预处理分别减弱硫氢化钠降低血压效应的40.0%和69.5%,减弱降低心率效应的33.3%和63.6%。结论 KATP通道开放机制或谷氨酸受体激动机制可能介导硫化氢在大鼠CVLM产生的心血管效应。
- 鲁彦李斌蔡红艳程东升李德红李浩
- 关键词:硫化氢心率
- 中性粒细胞CD64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感染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 目的 CD64是能识别免疫球蛋白、对IgG单体具有高亲和力、介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对感染性疾病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IgG Fc片段受体1(FcγRⅠ)。CD64主要表达于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及树突状细胞表面,中性粒细胞表面...
- 李德红李勇居军鲁彦
- IgG4亚类在疑似恶性肿瘤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22年
- Ⅰ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是免疫球蛋白(Ig)G4相关性疾病累及胰腺的表现,临床上极易与胰腺癌相混淆,易漏诊、误诊[1]。现将甘肃省人民医院确诊的1例罕见疑似恶性肿瘤的Ⅰ型AIP患者及实验室指标特征报道如下,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李德红鲁彦张常青司玉春
-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G4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个案分析
- 抗-CCP抗体定量检测诊断类风湿关节炎关节侵蚀程度的临床意义
- 目的 检测RA 关节侵蚀患者抗-CCP 抗体浓度,探讨抗-CCP 抗体定量检测在区分RA 非关节侵蚀和关节侵蚀时的诊断价值.方法 80 例RA 患者根据X-光片Larsen 评分分为关节侵蚀组和非关节侵蚀组,检测所有研究...
- 李德红居军鲁彦李勇
- 内源性活性氧对胃癌SGC-7901细胞迁移和侵袭性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内源性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对胃癌SGC-7901细胞迁移和侵袭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细胞产生ROS,MTT法检测SGC-7901细胞存活率;荧光化学发光仪检测细胞内ROS水平;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SGC-7901细胞迁移及侵袭性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蛋白的表达。依据有无细胞内NADPH氧化酶抑制剂二苯基氯化碘盐(Diphenyleneiodonium chloride,DPI)作用于细胞,将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LPS组、DPI组、LPS+DPI组。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分析。结果LPS可以促进SGC-7901细胞增殖,且LPS浓度在500ng/mL内SGC-7901细胞增殖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耐性,LPS浓度大于500ng/mL时SGC-7901细胞增殖减弱且时间依耐性作用不明显。伴随时间推移SGC-7901细胞内ROS水平也随之增强,LPS组ROS水平、细胞划痕愈合率以及纵向迁移和侵袭穿膜的SGC-7901细胞数均高(快或多)于对照组、DPI组和LPS+DP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LPS组Cu/Zn-SOD蛋白表达水平明显较其他组降低(P<0.01)。结论内源性ROS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有促进作用,通过抑制内源性ROS水平可以减缓胃癌SGC-790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 杨兴文马小芳李德红颜丽杨晓燕袁秀梅杨阳
- 关键词:胃癌活性氧脂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