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刚

作品数:11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骨折
  • 4篇股骨
  • 3篇腰椎
  • 3篇手术
  • 3篇内固定
  • 3篇老年
  • 3篇老年股骨
  • 2篇远端
  • 2篇髓内
  • 2篇转子间
  • 2篇转子间骨折
  • 2篇椎体
  • 2篇椎体成形
  • 2篇椎体成形术
  • 2篇颈骨
  • 2篇颈骨折
  • 2篇老年股骨转子...
  • 2篇脊柱
  • 2篇股骨颈
  • 2篇股骨颈骨折

机构

  • 11篇天津市第四中...

作者

  • 11篇李建刚
  • 8篇李超英
  • 4篇陈佳
  • 3篇程宏彬
  • 2篇寇献彬
  • 2篇李宝贵
  • 2篇冀原
  • 2篇陈洪卫
  • 1篇孙静涛
  • 1篇王劲风
  • 1篇熊超
  • 1篇陈仁辉
  • 1篇程世孝

传媒

  • 3篇天津医药
  • 2篇哈尔滨医药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常见并发症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1
2006年
李建刚李超英寇献彬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治疗并发症分析股骨干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肿瘤及椎体转移瘤的效果临床观察
2015年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肿瘤及椎体转移瘤的效果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03—2015-06收治的,具有完整病历资料的脊柱肿瘤及椎体转移瘤患者56例,随机分配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纽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9.2%,比对照纽53.5%高,术后对照组患者VAS评分(5.3±0.9)高于观察纽患者(2.2±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有效提脊柱肿瘤及椎体转移瘤治疗的效果方法,显著具有重大临床意义,应当广泛推广应用。
李建刚李超英
关键词:脊柱肿瘤椎体转移瘤经皮椎体成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半髋置换选择骨水泥型和生物型假体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7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选择骨水泥型和生物型股骨假体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选择同期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老年患者共151例。其中骨水泥型组65例,生物型组86例。记录并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术后髋关节疼痛VAS评分。[结果]151例患者术后均获得1年以上的有效随访。生物型假体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方面要优于骨水泥假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水泥型假体组在术后引流量、术后部分负重、术后完全负重及住院时间方面要优于生物型假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前和术后1年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型假体组在术后1、6个月时Harris评分均优于生物型假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VAS评分在术前、术后2周、术后1、6个月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关并发症都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两组间并发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型和生物型假体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能获得满意的治疗疗效,可根据假体不同的特点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
李建刚李超英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生物型假体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被引量:4
2010年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近10年国内外兴起的治疗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疾病的微创技术。PKP通过经皮穿刺向椎体内充填增强材料,可以即刻稳定骨折、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恢复椎体高度和力学强度及迅速缓解疼痛,使患者早期恢复正常活动。PKD是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一种新方法。现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总结与分析。
陈佳李超英李建刚程宏彬陈仁辉孙静涛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折腰椎骨质疏松经皮球囊扩张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
2010年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骨折,目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手术治疗可减少卧床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同时达到尽早治愈,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已成为骨科医师的共识。
陈佳李超英李建刚陈洪卫程宏彬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手术后并发症老年人
单侧双通道内镜减压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术后螺钉松动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UBE)减压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术后矢状位参数与螺钉松动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180例于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骨科因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行UBE减压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资料。根据术后随访中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是否出现松动分为未松动组(112例)和松动组(68例)。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手术前后的矢状位参数[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螺钉松动的影响因素;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矢状位参数与螺钉松动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松动组术后半年、术后1年椎间融合率分别为47.1%、55.9%,小于未松动组的85.7%、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未松动组SS为36.16°±5.35°、松动组SS为32.02°±5.54°、松动组LL为51.26°±6.35°,均小于术前的40.51°±6.11°、40.49°±6.08°、54.08°±6.21°;未松动组PT为15.24°±2.69°、未松动组TK为32.46°±7.29°、松动组PI为56.82°±5.23°、松动组PT为17.01°±3.64°、松动组TK为34.87°±7.21°,均大于术前的13.12°±3.19°、30.25°±5.17°、52.84°±5.12°、13.15°±3.21°、30.26°±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松动组SS为32.02°±5.54°、LL为51.26°±6.35°、SVA为(-0.87±1.06)cm,小于未松动组的36.16°±5.35°、53.73°±6.27°、(-0.51±1.04)cm;松动组PI为56.82°±5.23°、PT为17.01°±3.64°、TK为34.87°±7.21°,均大于未松动组的53.48°±5.20°、15.24°±2.69°、32.46°±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示PT、SS、LL、SVA均�
熊超毕亮郑振阳李继安李建刚
关键词:腰椎椎管狭窄
肱骨远端内侧锁定解剖板治疗肱骨远端骨折18例临床体会
2009年
目的探讨肱骨远端内侧锁定解剖板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肱三头肌侧方入路肱骨远端内侧锁定解剖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18例。结果按照AO/ASIF分型标准:C1型7例,C2型10例,C3型1例。随访时间8~26个月,平均18.9个月。肘关节功能按Morrey功能评定标准:优10例,良6例,可2例,差0例。结论经肱三头肌侧方入路肱骨远端内侧锁定解剖板内固定,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和能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
李宝贵李超英冀原李建刚
关键词:肱骨骨折内固定手术入路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手术疗效观察
2005年
李超英陈佳寇献彬冀原李建刚王劲风
关键词: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石膏托外固定克氏针内固定多发骨折桡尺关节骨折类型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方式选择的探讨(附180例报告)
2010年
目的探讨我院骨科自2005年以来收治并得到随访的1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1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美国麻醉师协会病情评估分级标准(ASA)进行术前评估,骨折按Evans分型,I型25例,Ⅱ型34例,Ⅲa型37例,Ⅲb型32例,Ⅳ型42例,Ⅴ型10例。加压空心钉16例,动力髋螺钉(DHS)69例,解剖型锁定钢板23例,髓内钉(Gamm a钉或PFN钉)组56例,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16例。180例患者均进行随访并作出不同术式的疗效分析。结果本组180例平均住院20d,住院期间无一例死亡,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16个月。患髋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加压空心钉组优良率81.3%,DHS组优良率91.3%,解剖型锁定钢板组优良率91.3%,髓内钉组优良率92.9%,假体置换组优良率87.5%。结论手术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患者骨折类型、内固定物的生物力学特点选择内固定方法 。
陈佳李超英李建刚陈洪卫程宏彬
关键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
微创技术治疗脊柱创伤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脊柱创伤时,为了充分暴露,会给患者带来新的创伤,从而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如何有效解决患者疾患并尽量少破坏邻近组织、减轻创伤,是现代微创技术治疗的目标。近些年,微创技术广泛应用在外科手术中,具有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手术效果佳等优点,容易让患者及医生所接受。本文对部分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李建刚
关键词:脊柱创伤微创脊柱外科椎间盘切除脊柱后路腰椎失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