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脑积水
  • 4篇脑室
  • 4篇积水
  • 4篇腹腔
  • 4篇腹腔分流
  • 3篇外科
  • 3篇脑脊液
  • 2篇动脉瘤
  • 2篇入路
  • 2篇神经外科
  • 2篇手术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颅内
  • 2篇颅内动脉
  • 2篇颅内动脉瘤
  • 2篇脑室-腹腔分...
  • 2篇脑室腹腔
  • 2篇脑室腹腔分流
  • 2篇分流术

机构

  • 9篇十堰市太和医...
  • 3篇太和医院
  • 3篇十堰市太和医...
  • 2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7篇李安荣
  • 14篇王辉
  • 13篇胡钧涛
  • 11篇周一
  • 8篇张涛
  • 6篇周平
  • 6篇刘开军
  • 5篇胡胜利
  • 4篇邓燕
  • 4篇崔雨
  • 4篇汪超甲
  • 4篇成于思
  • 3篇杨晓文
  • 2篇罗杰
  • 2篇张宇强
  • 2篇杨玲
  • 1篇马超
  • 1篇崔雨
  • 1篇江普查
  • 1篇吕艳霞

传媒

  • 4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炎症反应在颅内动脉瘤发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7年
颅内动脉瘤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颅内动脉瘤发生的机制包括内皮损伤、炎症反应、血管平滑肌表型调节异常、细胞外基质重构、细胞凋亡以及血管壁的缺失。
吕艳霞李安荣杨朋磊胡钧涛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炎症反应发病机制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颅脑外伤性癫痫患儿的疗效及对血清IGF-1和NSE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颅脑外伤性癫痫患儿的疗效及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因急性中、重度颅脑外伤引起的癫痫病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抗癫痫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经重复颅磁刺激治疗。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分析疗效。比较2组癫痫持续发作时间、每月发作频次、癫痫持续状态严重程度量表(STESS)评分以及临床疗效。检测2组血清中IGF-1和NSE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频次及STESS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周和12周,观察组血清IGF-1和NS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重复颅磁刺激治疗颅脑外伤继发癫痫的疗效确切,增加血清IGF-1和NSE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周平邓燕胡钧涛刘开军李安荣周一成于思王辉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阶梯式降压”及腹腔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积水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阶梯式降压"及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脑积水病人233例,其中腹腔镜辅助下手术63例,同期行直接开腹手术170例。术后均采用"阶梯式降压"的方法,统计分析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平均时间为(48±8.7)分钟,开腹组为(72±8.9)分钟。腹腔镜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2±3.8)天,开腹组为(10.3±5.2)天。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有5例出现术后感染(包括颅内感染4例,腹腔感染1例);6例远端梗阻,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甚至恶化;1例术后颅内出血和脑室梗阻;1例表现分流过度最后拔除分流管;1例因术中肠穿孔死亡。腹腔镜组有1例颅内感染;1例因肿瘤死亡;其他均具有良好的预后,并没有与腹腔镜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在"阶梯式降压"的情况下,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张涛王辉汪超甲李安荣周一成于思崔雨
关键词: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腹腔镜
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55例颅骨修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相关因素对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影响。结果行脑室-腹腔分流患者颅骨修补术后的感染率较未行脑室-腹腔分流患者高(25.00%vs6.81%,p=0.00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室-腹腔分流与颅骨修补术后发生感染(odds ratio 9.506;95%confidence interval(CI)2.485-36.340;p=0.001)及皮瓣坏死相关(odds ratio 6.347;95%CI 0.037-13.556;p=0.003)。结论颅骨修补术前行脑室腹腔分流导致术后感染及皮瓣坏死发生率增加。
周平邓燕王辉胡钧涛刘开军李安荣周一罗杰
关键词:颅骨修补并发症
一种脑脊液耳漏患者脑脊液收集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脑脊液耳漏患者脑脊液收集器,包括收集瓶、采集软管、滑动开关、引流管、真空泵、过滤器、出液口、截至阀、瓶盖、负压管;瓶盖与收集瓶螺旋连接,采集软管与引流管相连接,采集软管上安装有滑动开关,引流管穿过瓶盖...
张宇强杨玲王辉胡钧涛胡胜利崔雨张涛周平汪超甲刘开军李安荣周一王锐
文献传递
一种神经外科用钻颅开孔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用钻颅开孔器,涉及神经外科医疗工具技术领域,该神经外科用钻颅开孔器,包括支板,所述支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胶垫圈,所述支撑套远离胶垫...
张涛杨晓文胡钧涛王辉周一李安荣
文献传递
78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超早期手术64例,早期手术9例,延期手术5例。结果 58例术前Hunt-Hess分级Ⅰ~Ⅲ级病人出院时GOS4~5分50例,3分5例,2分1例,1分2例;20例Hunt-HessⅣ~Ⅴ级病人出院时GOS4~5分15例,3分2例,2分2例,1分1例。对62例患者随访6~12个月,无再出血,无死亡。结论早期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动脉瘤能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对于Hunt-HessⅣ~Ⅴ级病人,在条件许可下行早期手术,仍可取得一定疗效;术中清除脑池内积血能减轻脑血管痉挛,改善患者预后。
江普查马超陈新军曹长军李安荣
关键词:前交通动脉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翼点入路蛛网膜下腔出血
经蝶入路治疗鼻窦炎合并鞍区占位性病变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鼻窦炎合并鞍区肿瘤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鼻窦炎合并鞍区占位病变的病例资料,分析术前鼻窦CT,均有鼻窦内浑浊,并进行Lund-Mackay评分。结果 51例病人均成功施行经蝶入路鞍区占位病变切除术,术后均使用抗生素2周,术后随访10个月,均未发生颅内感染并发症,复查鞍区占位未见复发。结论经蝶鞍区占位切除术术前严密评估及管理鼻窦炎症非常重要。
邓燕周平王辉胡钧涛崔雨胡胜利刘开军李安荣
关键词:鞍区肿瘤鼻窦炎
一种脑脊液培养瓶
一种脑脊液培养瓶,包括液相瓶和固相瓶;液相瓶由外筒体和外端盖构成;外筒体的下端筒壁上向外延伸有注样管,注样管的管口上设有管盖,外筒体的上端为筒口端,外端盖与外筒体的筒口端螺纹连接,外端盖的端面上设有固相瓶孔;固相瓶由内筒...
张涛杨晓文王辉胡钧涛李安荣崔雨周一成于思张小曼
文献传递
改良脑室腹腔分流方法治疗脑积水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7年
脑室腹腔分流术疗效确切,是目前采用最多的治疗脑积水的方法.传统的脑室腹腔分流术操作简单,但术后并发症较多.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我们对手术方法做了部分改进,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胡胜利刘开军周一李安荣胡钧涛王辉
关键词:脑室腹腔分流脑积水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