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功迎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应激
  • 1篇营养因子
  • 1篇原位
  • 1篇原位杂交
  • 1篇源性
  • 1篇源性神经营养...
  • 1篇神经营养
  • 1篇神经营养因子
  • 1篇强迫症
  • 1篇人格障碍
  • 1篇脑源性
  • 1篇脑源性神经
  • 1篇脑源性神经营...
  • 1篇脑源性神经营...
  • 1篇精神应激
  • 1篇共病
  • 1篇氟西汀
  • 1篇干预
  • 1篇干预研究

机构

  • 2篇中南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安康医...

作者

  • 2篇李功迎
  • 1篇邱昌建
  • 1篇卢宁
  • 1篇居丽晶

传媒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强迫症与人格障碍共病状况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以人格障碍定式检测工具对强迫症患者进行评估 ,以探索强迫症与人格障碍的共病状况以及人格障碍对强迫症的临床影响。方法采用CCMD 2 R人格障碍筛查问卷 (PDQC)、CCMD 2 R人格障碍定式检测手册 (SCICP)对 99例强迫症患者进行检测 ,据其是否符合人格障碍诊断而分为两个组别 ,即共病组 (OCD +PD) ;非共病组 (OCD)。分析比较功能大体评定量表 (GAFS)、焦虑状态 特质问卷 (STAI)和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得分和强迫症状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5 6例强迫症被试 ( 5 6.6% )至少符合一个类别人格障碍诊断 ;共病组的在婚率、全日制工作比率和功能大体评定量表 (GAFS)总均分较非共病组低 ;共病组发病年龄较非共病组小 ;共病组病程较非共病组长 ;共病组受教育年限较非共病组短 ;共病组病前突发生活事件发生率、焦虑特质分量表得分、SCL 90总均分以及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偏执各分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非共病组。结论人格障碍临床定式检测结果显示 ,强迫症与人格障碍的共病率高达 5 0 %以上 ;人格障碍对强迫症患者病理心理的严重程度、社会适应能力、临床治疗和预后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卢宁居丽晶李功迎张翅邱昌建谢聪
关键词:强迫症人格障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急性精神应激的保护作用和氟西汀的干预研究
目的:研究精神应激后部分脑区内:BDNF、CREB蛋白及mRNA表达的时序性变化,进一步探讨BDNF对精神应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采用旁观电击大鼠应激模型作为精神应激模型,以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李功迎
关键词:神经营养因子精神应激氟西汀原位杂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