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利华

作品数:19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肺炎
  • 4篇阻塞性
  • 4篇阻塞性肺疾病
  • 4篇慢性
  • 4篇慢性阻塞性
  • 4篇慢性阻塞性肺...
  • 4篇肺疾病
  • 3篇支气管
  • 3篇支气管镜
  • 3篇气管
  • 3篇气管镜
  • 3篇吸入
  • 3篇吸入性
  • 3篇吸入性肺炎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脑梗死后
  • 3篇疾病
  • 3篇梗死
  • 2篇蛋白

机构

  • 16篇郑州人民医院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南阳市中心医...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青岛海慈医疗...

作者

  • 16篇李利华
  • 4篇卢滨
  • 4篇姚菲菲
  • 3篇吴红科
  • 2篇张浩
  • 1篇孙辉
  • 1篇李建生
  • 1篇张海龙
  • 1篇袁淑娟
  • 1篇王敏
  • 1篇刘红
  • 1篇孙子凯
  • 1篇王红军
  • 1篇封继宏
  • 1篇杜鹃
  • 1篇于洪涛
  • 1篇王燕青
  • 1篇王亚静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2
  • 4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2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9例痰细菌培养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者,给予国产去甲万古霉素(万讯)每次0.8g静脉滴注,每12h1次。分别对其临床疗效、细菌学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临床总有效率86%,细菌清除率93%;不良反应发生率10%,主要见于原有肾脏疾病和高龄者。结论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效果良好,其耐受性良好。原有肾脏疾病和高龄者需慎用。
李利华马雪琪
关键词:去甲万古霉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辨证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生活质量影响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2024年
目的:评价辨证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试验设计,8家三级甲等医院的378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中央动态分层区组随机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9例。在西医规范治疗基础上,试验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根据证候类型分别给予散寒化饮方(外寒内饮证)、清热化痰方(痰热壅肺证)、燥湿化痰方(痰湿阻肺证),均为颗粒剂;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应安慰剂颗粒剂;每次10 g,每天2次;治疗14 d,随访12周。第0、4、7、10、14、28、42、98天分别观察记录《肺炎医生报告结局量表》(CAP-CRO)和第0、14、28、42、98天分别观察记录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两组CAP-CRO量表的症状积分和症状体征总积分组间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试验组在减轻症状积分和症状体征总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SF-36量表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和健康变化领域得分的组间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除躯体疼痛领域外,试验组在提升其他各领域得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医辨证治疗AECOPD在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张海龙阮欢荣司一妹孙子凯刘红封继宏王燕青李利华白丽孙辉李建生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辨证治疗随机对照试验
脑梗死后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我院呼吸科(含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2003-03-2012-05收治的老年人脑梗死后吸入性肺炎患者112例,现就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男104 例,女8例;年龄 58~94岁,平均(82.46±4.20)岁,其中社区获得性肺感染6例,医院获得性感染6例.
李利华
关键词:脑梗死吸入性肺炎
白藜芦醇抑制Sonic hedgehog信号并减轻大鼠肺纤维化的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完全随机分组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25μmol白藜芦醇组和50μmol白藜芦醇组。模型组大鼠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25和50μmol白藜芦醇组大鼠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后分别用25和50μmol白藜芦醇灌胃,对照组大鼠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处理30 d后,观察各处理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并检测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HYP)和Ⅰ型胶原蛋白含量。分离各组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HH(Sonic hedgehog,SHH)、Smo、Gli-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结果模型组大鼠肺泡结构严重破坏并伴有胶原纤维沉淀,白藜芦醇处理可减轻纤维化病变。白藜芦醇可降低肺组织中博莱霉素诱导的HYP和Ⅰ型胶原蛋白含量。博莱霉素能显著上调成纤维细胞中SHH、Smo、Gli-1m RNA和蛋白的表达,而白藜芦醇则可抑制SHH、Smo和Gli-1的表达。博莱霉素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并减少凋亡,白藜芦醇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结论白藜芦醇可抑制博莱霉素诱导的SHH信号活化并减轻大鼠肺纤维化。
李利华卢滨吴红科张浩姚菲菲
关键词:白藜芦醇肺纤维化博莱霉素成纤维细胞
肾移植后的重症肺炎
2012年
背景:肾移植后重症肺炎发生率高,死亡率高,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呼吸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肾移植后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病情及预后,以提高其早期诊断率及治愈率。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2年9月郑州人民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收治的28例肾移植后出现重症肺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应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评分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并给予适当的治疗。结果与结论:28例患者重症肺炎感染发生在肾移植后3-8个月,普遍应用免疫抑制剂的剂量较大;主诉有呼吸急促、干咳、胸闷、发热。血浆白蛋白下降明显,动脉血气分析均为低氧血症,低二氧化碳血症,动脉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胸部CT示肺部广泛渗出阴影。停用免疫抑制药物,并给予广谱抗感染药物、甲基泼尼松龙及无创呼吸机治疗后,治愈24例、好转2例、死亡2例。治疗期间患者肝、肾功能无恶化。提示肾移植后免疫抑制过度是并发重症肺炎的高危因素;重视体温监测,活动后气促及不明原因血清白蛋白下降有助于早期诊断。果断停用免疫抑制剂,并进行抗感染、甲基泼尼松龙及恰当无创呼吸机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李利华于洪涛贾金广王敏杜鹃
关键词:重症肺炎呼吸重症监护室甲基泼尼松龙无创呼吸机器官移植
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动态变化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研究前白蛋白(PA)、C反应蛋白(CRP)和D-二聚体(DD)的动态变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病情严重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入院第1、3、5d以及出院或死亡前最后一次的PA、CRP、DD、APACHEⅡ评分,按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及非死亡组进行动态观察,并做APACHEⅡ评分与PA、CRP、DD水平动态变化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死亡组与非死亡组入院后第1天PA、CRP和DD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死亡组第3、5d、最后一次PA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CRP和DD水平明显高于非死亡组(P<0.05)。PA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631,P<0.01),CRP及DD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87,P<0.01和r=0.651,P<0.01)。结论 PA持续低水平、CRP和DD持续高水平提示病情危重,所以联合动态观察PA、CRP和DD对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李利华
关键词: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D-二聚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MicroRNA-222对肺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microRNA-222(miR-222)对肺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将miR-222和对照分别转染入肺腺癌细胞系A549进行活细胞计数法试剂盒(CCK-8)增殖实验、Transwell迁移及Matrigel侵袭实验,观察miR-222对肺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运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及Western blot验证miR-222靶向下调ETS1的过程。结果 CCK-8增殖实验,Transwell迁移及Matrigel侵袭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miR-222能够促进肺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荧光素酶报告实验、qRT-PCR及Western blot实验发现,miR-222可以靶向下调ETS1的表达,且ETS1参与调节上述过程。结论 miR-222通过靶向下调ETS1,促进肺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卢滨贾金广李利华姚菲菲
关键词:ETS1增殖迁移
COPD患者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水平及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慢性肺阻塞疾病(COPD)患者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肺部手术COPD患者和非COPD患者各52例,分别作为COPD组和对照组,在获取患者同意基础下取肺部组织。肺部组织TROP2表达情况分析,比较两组肺部组织TROP2表达以及肺功能,免疫功能,COPD患者TROP2与肺功能、免疫功能相关性。结果TROP2免疫染色结果显示COPD患者肺部阳性表达TROP2显示为棕褐色,而对照组TROP2表达量较少,对基底细胞标记物Cytokeration以及TROP2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TROP2表达于气道基底细胞;COPD组患者TROP2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EV 1和FEV 1/FV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OPD组患者CD+4、CD+8以及CD+4/CD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TROP2与FEV 1和FEV 1/FVC等肺功能指标以及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标负相关(P<0.05),而与CD+4/CD+8无相关性(P>0.05)。结论COPD患者气道基底细胞大量表达TROP2,且其与患者肺功能以及免疫功能关系密切。
吴红科袁淑娟李利华贾金广王红军
关键词:COPD肺功能免疫功能
复合乳酸菌对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观察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复合乳酸菌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ICU重症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常规遵医嘱健康饮食,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复合乳酸菌胶囊。比较两组VAP发生率、VAP致死率、VAP出现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并统计两组治疗后4 d和10 d PCT、IL-6和IL-7水平。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为42.86%,低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P出现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天,观察组VAP患者PCT、IL-6和IL-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乳酸菌可以有效预防ICU重症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提升预后治疗效果。
李利华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肺炎预后影响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2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未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与观察组(31例,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预计值(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预计值/用力呼气量(FEV1/FVC)与入院时比较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与入院时比较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3个月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患者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王亚静李利华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