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公任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血管
  • 2篇心血管内科
  • 2篇血管
  • 2篇营养风险
  • 2篇住院
  • 2篇住院患者
  • 2篇内科
  • 2篇老年
  • 2篇老年住院
  • 2篇老年住院患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肌缺血再灌
  • 1篇心肌缺血再灌...
  • 1篇心肌缺血再灌...
  • 1篇心血管疾病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损伤
  • 1篇休克
  • 1篇血管疾病

机构

  • 3篇成都军区总医...

作者

  • 3篇李公任
  • 2篇宣兵
  • 2篇黄蕾
  • 2篇宋宝梅
  • 2篇张继红
  • 1篇速晓华
  • 1篇张渝华
  • 1篇李刚

传媒

  • 2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分析及与住院时间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在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中的使用及其与住院时间的关系,以便选择较准确的筛查方法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及时实施营养干预,改善临床结局。方法测定200例老年患者入院时各项营养指标和住院时间(LOS),采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和营养风险指数(NR I)两种筛查工具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分析。分析营养风险状态与LOS的关系、LOS与营养风险评分及营养指标的相关性,比较不同LOS患者的营养风险评分及营养指标。结果 NRS2002对营养风险的检出率明显高于NR I,两组筛查工具不具有一致性(κ=0.115,P=0.0005);NRS2002筛查显示存在轻微营养风险、中度营养风险及重度营养风险的患者中LOS延长(≥11 d)的比例较无营养风险组患者明显升高(χ2=6.290,P=0.012;χ2=11.674,P=0.001;χ2=4.800,P=0.028);3组患者发生LOS延长的比值比(OR)分别是无营养风险组的4.08、7.09和6.00倍。LOS与NRS2002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264,P=0.0005),与体质指数(BM I)呈负相关关系(r=-0.155,P=0.033);LOS≥11 d的患者较LOS为1~10 d的患者NRS2002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4,P=0.009);LOS≥11 d的患者BM I明显低于LOS为1~10d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8,P=0.045)。结论 NRS2002与LOS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和较高营养风险检出率,可用于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
黄蕾张继红李公任宋宝梅宣兵
关键词:老年营养评价住院时间
两种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在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中应用比较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在心血管内科老年入院患者中合理选择营养风险筛查工具,以便及时实施营养干预,改善由于营养因素所导致的不良临床结局。方法测定200例入院老年患者体质指数(BMI)、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血红蛋白(Hb)或淋巴细胞计数(LY),作为营养指标进行营养不良评估。采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和营养风险指数(NRI)两种营养风险筛查工具,进行两种营养风险筛查工具评分相关性分析;营养风险发生情况比较分析;营养风险筛查评分与各营养指标相关性,以及各分值段营养指标水平比较。结果 BMI、ALB、PA、Hb和LY所显示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9.0%、2.8%、29.1%、20%和11%;NRS2002与NRI评分有负相关关系(P=0.0005);NRS2002评分中轻微营养风险、中度营养风险和严重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52%、32.5%和5.5%,NRI评分分别为:13.5%、28.5%和1%。两种方法对于营养风险筛查结果不具有一致性(κ=0.115),NRS2002对营养风险的检出率高于NRI。NRS2002评分与BMI、ALB、PA、Hb和LY具有负相关关系,NRI评分与ALB、PA、Hb和LY具有正相关关系;NRS2002和NRI评分各分值段间ALB、PA和Hb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NRS2002评分各分值段间BMI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NRS2002整合了更多的与营养相关的指标,较之NRI,NRS2002对于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的营养风险的预测可能更好。
黄蕾张继红宣兵李公任宋宝梅
关键词:老年心血管疾病营养风险筛查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选用新西兰兔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组、Epo治疗组,检测血浆丙二醛(MDA)、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和心脏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介素-6(IL-6)变化。结果 Epo治疗组血浆MDA、CK、CK-MB、cTnT水平较缺血组显著下降(P<0.05);心脏组织匀浆SOD显著升高、IL-6显著降低(P<0.05)。结论 Epo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提高心脏组织中SOD水平,降低心脏组织中IL-6水平有关。
李公任速晓华李刚张渝华
关键词:心脏损伤失血性休克促红细胞生成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