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佳

作品数:25 被引量:261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针灸
  • 5篇电针
  • 3篇针灸疗法
  • 3篇随机对照试验
  • 3篇灸疗
  • 3篇灸疗法
  • 2篇电针治疗
  • 2篇血管
  • 2篇药性分析
  • 2篇依从
  • 2篇依从性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针灸治疗
  • 2篇肢体痉挛
  • 2篇随机对照研究
  • 2篇中医
  • 2篇足三里
  • 2篇卒中
  • 2篇文献计量学

机构

  • 23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四川大学
  • 1篇美国犹他大学

作者

  • 25篇李佳
  • 13篇赵雨
  • 12篇李宁
  • 8篇王成伟
  • 8篇文谦
  • 5篇潘慧
  • 4篇杨扬
  • 4篇吕建琴
  • 3篇刘梦阅
  • 3篇何竟
  • 2篇谭金哲
  • 2篇刘焱斌
  • 2篇李银萍
  • 2篇杨蓉
  • 1篇袁岚
  • 1篇钟册俊
  • 1篇伍静
  • 1篇薛奇明
  • 1篇唐秀英
  • 1篇陈明金

传媒

  • 5篇中国针灸
  • 2篇World ...
  • 2篇针灸临床杂志
  • 2篇中医杂志
  • 2篇江苏中医药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进展被引量:6
2019年
隐球菌脑膜炎为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部分患者可出现颅内压升高、局灶性神经症状和体征,病情较严重,治疗困难且疗程较长,预后差。免疫功能抑制者(如糖尿病、器官移植术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等)是隐球菌脑膜炎易感人群,但无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抑制的人群也可发生隐球菌脑膜炎[1-2]。隐球菌脑膜炎治愈率为65%~75%,但每年全球因隐球菌脑膜炎死亡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约18万,病死率高[3-4]。
李佳邓蓉刘焱斌
关键词: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
双J管留置时间对输尿管结石患者感染治疗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究双J管留置时间对输尿管结石患者感染治疗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输尿管结石并发感染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双J管留置时间的不同进行分组,留置时间为7d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留置时间>7d的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结果两组患者体温、合并糖尿病、血培养阳性率及结石部位、手术资料及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留置双J管后当天尿WBC计数、第7天血WBC计数、第7天尿WBC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J管留置时间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并无太大影响,但建议应在7d后将双J管拔除并实施结石手术。
胡淑华李佳
关键词:双J管留置时间输尿管结石
“枕中丸”治疗中风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评价传统方"枕中丸"治疗干预脑卒中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40例中风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依据住院床号的单双数随机分为"枕中丸"中药治疗组和持续吸氧对照组,给药7天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睡眠症状积分、改进白天嗜睡ESS量表积分降低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中药组治疗后睡眠时伴随各症状积分及总积分较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改进ESS量表积分<9分人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枕中丸不仅能够明显改善卒中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时临床症状,且对患者白天嗜睡情况等指标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李宁李佳赵雨王成伟
针灸介入急性胰腺炎治疗现状——从文献定量与定性角度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调查国内针灸介入急性胰腺炎治疗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和思路。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资料来源,回顾2005~2014年针灸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55篇有效文献,分别发表在37种期刊上;以临床研究类文献为主;临床治疗中以多种方法联合应用为主;对针灸治疗胰腺炎的机制有了一定研究。结论:针灸治疗本病在改善症状与体征方面疗效肯定,但临床及实验研究水平偏低,针灸作用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
李佳李宁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针灸疗法文献计量学
运用过程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管理提高针灸受试者依从性被引量:4
2017年
临床研究受试者的依从性可直接影响该研究的结果与质量,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技术是一种基于团队的可量化综合分析技术,强调组建团队,并根据研究过程绘制流程图,区分主流程与子流程,对主流程及子流程进行风险分析,并提出修正方案与措施。在针灸临床研究中引入了过程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针灸临床研究受试者依从性。
文谦刘梦阅王成伟杨扬赵雨李佳李宁
关键词:针灸依从性
针灸对原发性轻中度肛门瘙痒症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原发性轻中度肛门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就诊的门诊患者按照诊断和纳入标准选择50例,随机分为针灸介入组(针灸组)与药物对照治疗组(对照组),各25例。其中针灸组以肛周局部围刺为主配合体针治疗4周14次,对照组予以口服抗组胺药物和中药,曲安奈德益康唑软膏外擦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瘙痒指数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治疗满意度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每组复诊例数及平均瘙痒次数。结果经过4周治疗,针灸组患者的瘙痒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治疗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6个月复诊人数及平均瘙痒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原发性轻中度肛门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显著,且远期疗效稳定。
李佳闫江华潘慧吕建琴伍静李宁
关键词:针灸药物治疗
运用过程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改善针灸临床研究受试者依从性--电针治疗功能性便秘与压力性尿失禁的研究体会
一项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顺利完成需要许多环节协同与协作,其中临床研究受试者的依从性高低可直接影响结论的可信程度及推广.如何提高受试者依从性对保证研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近年参与的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与尿失禁等临床研...
文谦刘梦阅王成伟杨扬赵雨李佳李宁
关键词:针灸学
感染性心内膜炎致病菌分布与临床特征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致病菌分布情况与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观察患者致病菌分布情况及临床特征。结果80例患者血样共检出病原菌株36株,检出病原菌株中革兰阳性菌占比88.89%,真菌占比11.11%。革兰阳性菌中占比最高的为酿脓链球菌(38.89%),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9.44%)、D链球菌(11.11%)和表皮葡萄球菌(11.11%)。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最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92.50%),其次为心脏杂音(88.75%)、疲乏(83.75%)、盗汗(81.25%)。97.50%的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见心脏赘生物。80例患者中有6例死亡,死亡率为7.50%。死亡组先天性心脏病、人工瓣膜、Hb<90g/L、ALB<30g/L和栓塞所占比例均高于存活组(P<0.05),外科手术治疗占比低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先天性心脏病、人工瓣膜、Hb<90g/L、脑栓塞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手术治疗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样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比最高,绝大多数患者超声心动图可见心脏赘生物,部分伴有基础心脏疾病,及早诊断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警惕预后危险因素,及时给予外科手术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李佳王树敏胡淑华谭金哲钟册俊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致病菌抗菌药物心脏疾病
结节性血管炎案被引量:1
2016年
患者,女,57岁,因"双下肢出现暗红结节4年,复发加重2个月"于2013年5月13日就诊。4年前无明显诱因双小腿下端胫骨内侧皮肤对称位置相继出现鲜红色结节,似蚊虫叮咬状肿胀,皮损约核桃大小,无明显疼痛、瘙痒,1个月后结节颜色逐渐变为暗红色,皮损处呈现瘢痕样增生硬结,高出皮面,有压痛无瘙痒,偶伴下肢酸胀感。多次于皮肤科及风湿免疫科门诊就诊,经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沉、免疫、胸片、双下肢血管彩超等未见明显异常。
李佳李宁
关键词:结节性血管炎胫骨内侧风湿免疫科梅花针叩刺肾功能
针刺前后得气感的定性与定量认识初探--一份来自华西医学院的研究报告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明确医学生对针刺得气感的认识,揭示得气感定性与定量的规律,了解其是否为影响针刺疗法临床运用的因素。方法:以随堂问卷的形式对华西临床医学班的86名健康学生针刺合谷穴或足三里穴前后理解和体会到的得气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得气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复合性感觉,具有胀痛、胀满感、疼痛等多种感觉特性;2得气是一种轻中度的感受,麻省总医院针感量表(MASS)10分制评分中只有胀痛感(4.69±2.83)、胀满感(4.39±2.91)、酸胀感(3.93±2.93)达到中度5分左右的感受分值,而其余刺痛(1.89±2.02)等感觉多在2分左右,为轻度的感受;3针刺前后刺痛感、胀痛感、胀满感、酸胀感等得气定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得气感是一种以"胀、酸、痛、麻"为主的轻中度复杂感觉;作为侵入性治疗,毫针刺入机体会对受试者心理造成一定影响,这种主观感受可能成为患者选择针刺治疗的影响因素。
潘慧赵雨李佳文谦李宁
关键词:针刺疗法得气问卷调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