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辰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市安定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精神分裂症
  • 6篇分裂症
  • 3篇齐拉西酮
  • 2篇兴奋激越
  • 2篇序贯
  • 2篇临床病例
  • 2篇精神分裂症患...
  • 2篇激越
  • 2篇病例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 1篇心理干预治疗
  • 1篇药物
  • 1篇抑郁
  • 1篇营养因子
  • 1篇预治疗
  • 1篇躁狂
  • 1篇躁狂发作

机构

  • 6篇天津市安定医...
  • 2篇天津市精神卫...

作者

  • 8篇李亚辰
  • 5篇王立娜
  • 2篇贾峰
  • 2篇曹桐
  • 2篇贾峰
  • 2篇王喆
  • 1篇李英梅
  • 1篇杨春强

传媒

  • 5篇天津药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患者从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针剂转换为口服制剂的序贯治疗研究-一项1年的临床病例汇总
目的 探讨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激越症状后序贯齐拉西酮口服药物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122例经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有效的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症状患者按临床决策自然分为口服齐拉西酮组62例与口服利培酮或奥...
贾峰王立娜王喆李亚辰曹桐赵秋丽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激越齐拉西酮
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症状后续药物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评价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激越患者在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3d延用不同口服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且急性期注射3d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的患者,随机分配到齐拉西酮试验组(试验组)和利培酮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对患者进行基线(最后一针齐拉西酮注射后2 h)评价,以及肌注治疗后的72 h、2周、4周和8周的评价。采用BPRS量表评价主要疗效,采用副反应症状量表(TESS量表)评定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口服药物治疗2周时,两组BPR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主要疗效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时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7%。试验组药物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少,TESS量表评分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体重增加、月经紊乱较多,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快速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激越症状后,换用齐拉西酮口服疗效与换用利培酮疗效相当,但齐拉西酮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更少。
贾峰李亚辰
关键词:利培酮精神分裂症急性期
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患者从齐拉西酮注射剂转换为口服制剂的序贯治疗研究——一项1年的临床病例汇总分析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激越症状后序贯至齐拉西酮口服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22例经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有效的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症状患者按临床决策自然分为口服齐拉西酮组(62例)与口服利培酮/奥氮平组(60例)。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减分率评定疗效,以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评定社会功能,以监测心电图、催乳素、血糖、血脂变化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72 h后PANSS兴奋因子评分明显下降(P<0.01);序贯至口服用药后,口服齐拉西酮组与口服利培酮/奥氮平组在临床治愈率、有效率、PANSS量表评分及SDSS量表评分方面无显著差异(均P>0.05),但口服齐拉西酮组月经紊乱(催乳素升高)、体重增加、血脂代谢异常及血糖升高、锥体外系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口服利培酮/奥氮平组(均P<0.05)。口服齐拉西酮服药依从性更好,治疗8个月后中断率更低(P<0.05);生存分析也表明两组治疗中断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激越症状后序贯至口服齐拉西酮后长期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治疗中断率低,更利于维持期的治疗。
贾峰王立娜王喆杨春强曹桐李亚辰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激越齐拉西酮
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躁狂发作激越症状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以氟哌啶醇注射液为对照,评价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躁狂发作急性期激越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ICD-10双相I型躁狂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70例,随机分配到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组(试验组)和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对患者进行基线评价,以及肌注治疗后的2、12、24、48和72 h的评价。采用PANSS兴奋因子量表评价主要疗效,采用副反应症状量表(TESS量表)评定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72 h时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1.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7%。药物治疗72 h后与基线比较,试验组PANSS兴奋因子得分减分平均为(11.32±4.15)分,对照组PANSS兴奋因子得分减分平均为(11.76±4.23)分。两组主要疗效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少,TESS量表评分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较多,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可快速有效控制躁狂发作的激越症状,疗效与氟哌啶醇注射液相当,但安全性更高。
李亚辰贾峰
关键词:躁狂发作
棕榈酸帕利哌酮和口服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棕榈酸帕利哌酮与口服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选择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棕榈酸帕利哌酮(PP)组及口服帕利哌酮缓释片组,治疗时间为16周。在治疗第4周、第8周、第12周、第16周末分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PANSS总分4周末开始与基线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第4周末、第8周末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疗效相当,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组与口服帕利哌酮缓释片组相比,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较少。肌内注射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是安全有效的。
李亚辰李英梅王立娜
关键词:帕利哌酮缓释片精神分裂症
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片与氟哌啶醇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同时探讨两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分成阿立哌唑组和氟哌啶醇组,每组35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和8周末评定PANSS、TESS量表,行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检查。疗效按PANSS总分减分率来评定。于入组时及第12周末用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定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论:两组疗效相仿,但阿立哌唑组对阴性症状改善明显优于氟哌啶醇组,且服用方便安全,不良反应显著较少;两组比较阿立哌唑组对生活质量改善显著优于氟哌啶醇组,且患者服药依从性好。
李亚辰王立娜
关键词:阿立哌唑氟哌啶醇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与C270T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2014年
精神分裂症是在遗传和神经发育缺陷基础上产生,疾病发展的最初几年往往是部分脑区萎缩最快的时期。近年来,伴随着神经影像学、神经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神经电生理学等研究方法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人们的注意焦点已从受体转移到基因翻译因子和基因表达的变化上,基因研究和神经环路分析的两大技术整合,为揭示精神分裂症生物学病因指明方向。其中,神经营养因子系统,特别是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的启动子C270T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研究,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已经发现BDNF和多种疾病的发病和治疗存在相关性,如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帕金森病、脑缺血性疾病、多发性硬化、视网膜神经病变和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病变等。本文介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C270T的基因多态性和精神分裂症的最新研究进展。
李亚辰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神经营养因子多态性
西酞普兰合并心理干预治疗卒中后抑郁90例临床观察
2007年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合并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住院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0例随机分成A、B两组;C组30例为神经内科经本院医师会诊确诊为卒中后抑郁但未接受正规抗抑郁治疗的患者。三组患者分别接受西酞普兰(A组)、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B组)和单用脑血管药物治疗(C组)。采用中国卒中量表、B I指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简明智能状态量表评估疗效。结果:A组及B组各项评分与C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有较满意的疗效,且西酞普兰合并心理干预治疗卒中后抑郁,更有助于改善病人的精神状态,缩短疗程,提高生活质量。
王立娜李亚辰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西酞普兰心理干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