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带蒂
  • 1篇单侧
  • 1篇单侧唇裂
  • 1篇植牙
  • 1篇软组织
  • 1篇软组织损伤
  • 1篇软腭
  • 1篇腮腺
  • 1篇腮腺损伤
  • 1篇缺损
  • 1篇种植体
  • 1篇种植体骨
  • 1篇种植体骨结合
  • 1篇种植牙
  • 1篇着色
  • 1篇着色牙
  • 1篇腓骨
  • 1篇腓骨肌
  • 1篇腓骨肌皮瓣
  • 1篇黏膜

机构

  • 6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李亚东
  • 3篇王买全
  • 2篇彭利伟
  • 1篇陈红莉
  • 1篇管泽民
  • 1篇杨海新
  • 1篇鱼洁
  • 1篇胡永杰
  • 1篇吴东红
  • 1篇王永功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雷奈酸锶对骨质疏松时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雷奈酸锶治疗对骨质疏松时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方法:36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骨质疏松组(A组,行双侧卵巢手术)、雷奈酸锶低剂量治疗组(B组,同A组手术)、雷奈酸锶高剂量治疗组(C组,同A组手术)(n=12),骨质疏松模型造模成功后,在SD大鼠右侧胫骨近中干骺端植入羟基磷灰石涂层种植体,同时B组给予雷奈酸锶450mg·kg-1·d-1口服,C组给予雷奈酸锶900mg·kg-1·d-1口服,种植术后12周,处死动物,标本制作不脱钙硬组织标本,行形态学、显微CT观察及骨计量学检测。结果:种植术后12周,B、C组种植体周骨密度、种植体骨结合率、新生骨量均显著高于A组(P<0.01),但C组与B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结论:雷奈酸锶应用可拮抗骨质疏松的负面影响,促进种植体愈合,使种植体骨结合率增加。
王买全王永功彭利伟李亚东
关键词:种植牙雷奈酸锶骨质疏松骨结合
10%过氧化脲夜间漂白活髓牙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评价10%过氧化脲夜间漂白活髓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78例增龄性黄牙、氟斑牙、四环素牙用10%过氧化脲进行夜间活髓牙漂白治疗。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结束1年用VITA比色板对着色牙进行比色,记录色阶变化及疗程,计算漂白有效率及评价疗效稳定性;用数字化疼痛评判法记录患者术中牙敏感度。采用SPSS软件包对结果进行χ2检验。 结果:增龄性黄牙、氟斑牙疗效优于四环素牙(P<0.05);.有效率分别为100%、100%、79%,所需疗程依次增长,治疗结束后一年复查有效率和治疗结束时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术中牙齿总敏感率为35%,氟斑牙组和四环素牙组敏感率高于增龄性黄牙组。 结论:10%过氧化脲漂白剂夜间漂白活髓牙技术安全、有效、稳定。
鱼洁管泽民陈红莉吴东红李亚东
关键词:过氧化脲着色牙
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合并腮腺损伤的临床治疗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合并腮腺损伤的临床治疗及疗效分析。方法 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本院诊治的35例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合并腮腺损伤患者,根据损伤新鲜程度,分为30例急性损伤和5例陈旧性损伤,给予相应治疗。结果 30例急性损伤患者全部治愈,平均住院(12.0±5.0)d,伤口均达到I期愈合标准,没有出现腮瘘、腮腺导管瘘等并发症,面神经吻合患者也在术后12个月内恢复正常;5例陈旧性损伤患者,腮瘘、腮腺导管瘘经治疗均治愈,面神经吻合患者也在术后12个月内恢复正常。结论对于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合并腮腺损伤患者,首先准确划分损伤类型,尽可能在急性损伤期处理,减少腮瘘、腮腺导管瘘的发生率。
李亚东
关键词:颌面部软组织损伤腮腺损伤疗效
带蒂唇红黏膜肌瓣修复单侧唇裂继发唇珠缺失临床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带蒂唇红黏膜肌瓣修复单侧唇裂继发唇珠缺失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本院诊治的25例单侧唇裂继发唇珠缺失患者,采取带蒂唇红黏膜肌瓣修复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上唇唇珠形态得到了明显改善,手术区域没有形成明显的瘢痕组织。结论对于单侧唇裂继发唇珠缺失患者,带蒂唇红黏膜肌瓣修复治疗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李亚东
关键词:单侧唇裂
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1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总结13例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病例,探讨其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腓骨肌皮瓣一期修复13例因各种疾病造成的下颌骨缺损的临床资料。13例病例中男患者6例,女患者7例,年龄从24~63岁,平均年龄41岁。舌癌病例3例,口底癌病例4例,牙龈癌病例2例,成釉细胞瘤病例2例,大型牙源性角化囊肿病例1例,放射性骨坏死病例1例。13例游离腓骨肌皮瓣均携带皮岛,皮岛最大面积为10cm×4cm,最小面积为4cm×3cm,游离腓骨长度为5~13cm。结果 13例腓骨肌皮瓣均成活,患者获得满意的外形和功能结论游离腓骨肌皮瓣是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李亚东杨海新王买全彭利伟
关键词:腓骨肌皮瓣下颌骨缺损
腭部岛状瓣修复软腭及磨牙后区缺损20例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腭部岛状瓣修复软腭及磨牙后区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例肿瘤切除术后软腭及磨牙后区缺损患者,均给予腭部岛状瓣修复治疗,术后随访观察切口愈合程度、腭部岛状瓣黏膜恢复情况以及张口程度。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均达一期愈合标准,腭部岛状瓣修复区黏膜与对侧正常黏膜的层次、颜色、弹性、质地、光滑度一致,术后无张口受限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腭部岛状瓣修复治疗软腭及磨牙后区缺损疗效确切,皮瓣制备方便。
李亚东胡永杰王买全
关键词:软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