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起鹤
- 作品数:68 被引量:10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核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气相中原子分子成簇动力学Ⅱ.碳簇形成动力学被引量:1
- 1996年
- 在前文所提出的成簇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对碳的成簇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碳簇的形成是一个任意加成的过程.随团簇尺寸增加,加成反应速度减慢.原子数目约为20-48的中等碳簇具有异常大的反应速率常数,显示了它们具有最多的碳簇边缘原子;可能为尚未封口的碗型结构.团簇形成过程中,还发生解离反应,其中小团簇的解离过程更为重要.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之后,成功地模拟出了与实验结果一致的团簇分布.对不同反应常数的分析则揭示出团簇几何构型方面的特点.
- 史扬高振朱起鹤孔繁敖
- 关键词:富勒烯
- 团簇离子In_xP^+_y激光蒸发的产生
- 1994年
- 用激光蒸发方法产生了大量团簇离子,并在串级飞行时间质谱仪(tandemTOF-MS)进行了检测。发现团簇离子的质谱强度呈现奇偶性,当簇内原子总数为奇数时为极大。对In的DV-Xα方法的理论计算表明:其相对结合能曲线与团簇离子的形成规律是符合的。还讨论了特殊团簇离子的可能存在的“幻数”效应。
- 巨新施朝淑唐孝威张南高振孔繁敖朱起鹤
- 关键词:团簇离子磷化铟激光蒸发质谱
- 铝硫二元团簇的组分及其光解规律被引量:2
- 1993年
- 硫与金属元素所形成的二元团簇具有很多重要的特性,已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用激光-串级飞行时间质谱仪,我们曾研究了硫与过渡金属钽、铁等的二元团簇.最近我们选取主族金属元素铝,研究了铝硫团簇的形成及其光解,实验结果表明,与钽硫或铁硫团簇相比,铝硫团簇无论在其组份构成还是在其光解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的特有规律性.实验的主要参数如下:溅射用激光为Nd:YAG 二倍频,其输出强度控制在约10~7W·cm^(-2),激光的重复频率10Hz 样品位于激光束的焦点附近,由焦距f=50cm
- 史扬张南高振朱起鹤孔繁敖
- 关键词:原子团簇光谱簇状化合物
- 分子光解碎片平动能谱仪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子光解碎片平动能谱仪,它包括有一源室以及一反应室;源室内设置有脉冲分子束阀,源室与反应室的相接处、且正对脉冲分子束阀输出端的位置设置有漏斗勺;脉冲分子束阀喷出的气体,一部分经漏斗勺的小孔准直后,进入反应...
- 朱起鹤徐西玲毕渭滨唐紫超余紫钧
- 文献传递
- 激光串级溅射团簇反应装置简介
- 1998年
- 报道了一种研究团簇反应的新装置──激光串级溅射反应装置,论述了该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利用这一装置研究了银与硫团簇的反应。实验表明,银和硫团簇的反应得到了[AgS4]+[AgS]+、[AgS12]+和[AgS16]+的反应产物。与用付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谱仪(FTICR)得到的银和硫团簇的反应结果相比,证明了用该装置研究团簇反应的有效性。
- 刘鹏郑卫军高振朱起鹤
- 关键词:银硫FTICR
- 铁磷团簇离子的稳定性研究
- 1995年
- 用激光蒸发方法产生大量的FexP^+y,通过对其形成过程和稳定性的研究,确定了主要的气相反应方程式为Px+Fe^+x→FexP^+y+Pz-y。结合理论计算获得和团簇离子电子占有态的结构。解释了团簇离子质谱中奇偶性产生的原因。
- 巨新施朝淑张南高振孔繁敖朱起鹤唐孝威
- 关键词:激光蒸发奇偶性稳定性
- 锰/磷、钛/磷二元团簇的激光溅射产生与光解
- 2001年
- 利用激光溅射法直接产生了锰 /磷、钛 /磷二元团簇正、负离子MxPy±(M =Mn、Ti) ,并用串级飞行时间质谱仪研究了团簇离子的组成与激光光解规律。实验表明钛与磷间成簇的能力强于锰与磷间成簇的能力 ,且MPy+(M =Ti、Mn)团簇离子系列表现出峰强度随所含磷原子数目的奇偶性变化 ,这可能与P4 结构的特殊稳定性有关。激光光解实验表明 ,失去中性P2 、P4 的通道为主要光解通道。随着团簇离子的生长 ,锰 /磷团簇正离子逐渐由富磷簇向富金属簇过渡 ,钛 /磷则趋向于形成钛原子数目与磷原子数目接近相等的团簇正离子 ,而二者与磷形成的团簇负离子MxPy-(M =Mn、Ti)逐渐趋向于x≈y ,随样品中磷含量增加 ,锰 /磷易形成富磷簇 ,钛 /磷的组成趋向不改变。
- 韩春英张霞赵翔高振朱起鹤
- 关键词:激光溅射二元团簇
- 钽硫原子簇的形成及激光裂解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1994年
- 报导用激光直接溅射的方法产生了大量的钽硫原子团簇离子Ta_nS_m^+(n≤9,m≤30),并用串级飞行时间质谱仪研究了所产生团簇离子的组成及紫外激光裂解规律。实验发现,最稳定的团簇正离子往往具有Ta_nS_(2n+7)^+(n=1,2,…9)的组成,相应的负离子具有,Ta_nS_(2n+3)^-(n=1,2,…9)的组成。各种团簇正离子的激光裂解的主要通道是连续的S_2消除过程,且对于n=3,4,5的团簇,主要光解产物还有Ta_3S_4^+或Ta_4S_6^+离子。据此推测出Ta_nS_m^+团簇离子的可能结构为在Ta原子周围有6个左右的S原子配位。Ta原子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化学键,而较大团簇可能是以Ta_3S_4或Ta_4S_6为核心的结构。
- 张南于忠德武小军高振朱起鹤孔繁敖
- 关键词:质谱钽硫
- CH3I的激光光解和多光子电离
- 碘甲烷(CHI)的三个H原子,可以作为一个原子处理,所以碘甲烷可看作是三原子直线型分子,因而受到广泛的重视和研究。我们在自行设计建造的束源可转动式分子束激光裂解产物平动能谱仪上,用KrF激光(248nm)裂解CHI分子,...
- 杨达林凌云温晔朱起鹤
- 文献传递
- 铁、钴、镍/磷二元团簇离子的形成与光解
- 2000年
- 利用激光直接溅射法产生了铁、钴、镍/磷二元团簇正负离子,并用串级飞行时间质谱仪研究了团簇离子的组份和激光光解规律.质谱研究表明,铁、钴、镍易与磷结合成簇,而且样品中磷含量的增加有助于大尺寸团簇离子的生成.当形成的团簇离子中含金属原子数目较少时,磷原子数目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动,其中、、、(M=Fe、Co、Ni,n=2、3、4)团簇离子均具有较高的丰度;随着金属原子数目的增加,磷原子数目的变化范围相应地变窄,铁/磷趋向于形成原子数目比接近1∶1的团簇正离子,钴/磷则易形成富磷的团簇正离子,镍/磷团簇正离子中镍原子数远多于磷原子数,而这三种金属与磷形成的负离子团簇随样品中磷含量的增加由富金属簇向富磷簇转化.对部分团簇正离子的紫外激光光解表明,铁/磷团簇正离子中P4或P2光解时易剥落;而钴/磷、镍/磷团簇正离子的主要光解通道或是P4、P2的剥离,或是中性MnPm(m为偶数)碎片的失去.
- 韩春英邢小鹏张霞高振朱起鹤
- 关键词:铁钴镍磷激光光解激光溅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