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蔚林

作品数:45 被引量:201H指数:9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手术
  • 9篇入路
  • 9篇外科
  • 8篇显微外科
  • 7篇手术治疗
  • 7篇肿瘤
  • 6篇显微手术
  • 5篇外科手术
  • 5篇小脑
  • 5篇脑膜
  • 5篇脑膜瘤
  • 5篇内镜
  • 5篇垂体
  • 4篇血管
  • 4篇三叉神经
  • 4篇三叉神经痛
  • 4篇神经内镜
  • 4篇神经痛
  • 4篇桥小脑角
  • 4篇显微外科手术

机构

  • 20篇海南省人民医...
  • 15篇南方医科大学...
  • 12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广州市惠爱医...
  • 2篇南华大学
  • 2篇东莞市人民医...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脑科医...

作者

  • 45篇朱蔚林
  • 14篇黄勤
  • 11篇赵建农
  • 10篇漆松涛
  • 6篇黄垂学
  • 6篇曾白云
  • 6篇王鹏程
  • 5篇付万新
  • 5篇柳浩然
  • 5篇王伟金
  • 4篇刘朝晖
  • 3篇陆永建
  • 3篇张喜安
  • 3篇方泽鲁
  • 3篇杨宏
  • 3篇彭林
  • 2篇李俊驹
  • 2篇黄良珍
  • 2篇陈健龙
  • 1篇曹国彬

传媒

  • 6篇中华神经医学...
  • 4篇海南医学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国际神经病学...
  • 2篇广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首届中国中青...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9篇2003
  • 1篇2002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ZH2与肿瘤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5年
Zeste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2(EZH2)基因作为多梳基因(Pc G)家族中的核心成员,其在多种实体肿瘤中过度表达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其具体机制仍知之甚少。笔者对EZH2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其对揭示肿瘤发生发展过程,预测肿瘤的进展及预后,进而开发新的肿瘤靶向治疗药物具有较大的潜在临床价值。
范晨宇赵建农朱蔚林
关键词:侵袭性
鞍区颅咽管瘤影像学特点与手术入路的选择
朱蔚林赵建农王鹏程漆松涛潘军陈健龙黄垂学李俊驹文立
脊髓髓内转移瘤2例报告被引量:1
2003年
1临床资料 患者1,男性,24岁,因"胸背痛,双下肢麻木瘫痪伴大小便障碍1周"入院,既往于3年前因三脑室后部肿瘤致脑积水行V~P分流术及伽马刀治疗,半年后MR复查示肿瘤向鞍区转移,再次行伽马刀,并行全脑及脊髓放疗,术后示肿瘤消失.
朱蔚林黄勤
关键词:脊髓肿瘤MRI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40例破裂的前交通动脉瘤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探讨经冀点入路成功夹闭40例破裂的前交通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至2005年12月手术治疗40例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术中困难及手术结果。结果术前3D-DSA能清楚显示动脉瘤的大小,形状和附近血管的关系。40例患者中出院时按GOS评分分为恢复良好者32例,中残3例,重残3例,死亡2例。结论大脑前动脉水平段(A1段)发育不全与前交通动脉瘤有较高的相关性;尽早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能防止因动脉瘤再次破裂引起的直接死亡和病情恶化,及时清除血肿能减轻脑血管痉挛,改善患者的预后。
付万新康春华朱蔚林黄理金
关键词:前交通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翼点入路
桥小脑角脑膜瘤的诊断与显微手术治疗(附65例报告)
2006年
目的探讨65例桥小脑角脑膜瘤的诊断及其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88年10月~2005年10月间诊治的65例桥小脑角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桥小脑角脑膜瘤临床表现类似听神经瘤,本组肿瘤全切12例,近全切32例,部分切除21例,术后γ刀53例。术后颅神经功能改善41例;无改善或加重24例,其中死亡2例。40例随访3个月~15年,34例恢复良好,6例死亡,5例复发。结论桥小脑角脑膜瘤依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多可早期定位与定性诊断;术中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妥善处理和保护血管、神经、脑干等,术后正确处理并发症,是提高手术疗效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关键。
曾白云黄勤朱蔚林王伟金
关键词:桥小脑角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
重型颅脑创伤术后发作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四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7
2014年
发作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一种临床较为少见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兴奋或二者兼有的症状与体征。由于早期临床表现复杂、诊断困难,易误诊为医原性感染、中枢性高热等。本文4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均于手术后出现发作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经溴隐亭、普萘洛尔,以及物理降温和高压氧治疗症状明显改善。
刘朝晖梁元王鹏程陈建南朱蔚林程涛赵建农
关键词:自主神经系统疾病溴隐亭
影响颅咽管瘤术后复发的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及其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复发性颅咽管瘤临床资料,用Ordinal Regression 等级回归法对复发性颅咽管瘤进行多因素分析,分析影响复发的因素。结果颅咽管瘤术后有一定的复...
朱蔚林赵建农王鹏程黄良珍黄垂学方业汉李俊驹刘朝晖
关键词:颅咽管瘤术后复发垂体柄
文献传递
脑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三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07年
目的 探讨脑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为CVST的患者,均行抗凝治疗和脑室-腹腔分流,随访1~2年。结果 CVST主要症状为外伤、感染后头痛,颅内压增高,视力减退,精神症状;神经影像学表现为CT增强扫描后可见静脉窦内“空三角征”,MRI示静脉窦正常流空影的形态消失,出现长T2、短T1信号;MRV示静脉窦血流不连续或缺失,梗阻远端侧支循环血管建立或其他引流静脉异常扩张;3例患者经抗凝及脑室-腹腔分流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 对临床急性起病的颅高压征,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病人,应高度怀疑CVST,及时行MRI及MRV或DSA检查,明确诊断,尽早治疗。抗凝和溶栓治疗为治疗CVST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经济有困难的CVST患者,行抗凝及脑室-腹腔分流短期内疗效满意,不失为一种治疗方法的选择。
付万新朱蔚林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脑室-腹腔分流
后颅窝囊肿的诊断及神经内镜手术疗效
背景 手术治疗后颅窝囊肿仍具有争议,尽管较多作者力推神经内镜下处理囊肿,原因之一至少神经内镜手术后囊肿的复发率较其他手术方式较少.目的 回顾性报道2002年7月-2014年7月间收治的68例后颅窝囊肿的诊断,神经内镜处理...
朱蔚林郝文文彭玉平樊俊
关键词:蛛网膜囊肿神经内镜
急性外伤性多发颅内血肿105例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多发血肿的手术时机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至2013年2月105例急性外伤性多发颅内血肿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05例患者中存活91例,死亡14例,其中恢复良好60例,中度伤残14例,重度伤残7例,植物生存10例。结论存在手术指征者尽早手术,脑疝者迅速行标准大骨瓣减压及血肿清除。未脑疝者,如患者意识障碍加重,瞳孔改变,动态头颅CT显示血肿增加或者水肿加重者采取预见性手术。持续ICP监护有助于多发颅内血肿患者的病情观察,指导手术及药物治疗,改善预后。
朱蔚林赵建农黄垂学
关键词:标准大骨瓣减压术颅脑损伤急性外伤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