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永炉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1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光学元件
  • 5篇非球面
  • 3篇光学
  • 3篇非球面光学
  • 3篇非球面光学元...
  • 2篇点坐标
  • 2篇顶点
  • 2篇顶点坐标
  • 2篇数显
  • 2篇数显表
  • 2篇伺服
  • 2篇伺服放大器
  • 2篇面形
  • 2篇面形检测
  • 2篇角度编码器
  • 2篇分度装置
  • 2篇编码器
  • 1篇迭代
  • 1篇迭代检测
  • 1篇对称轴

机构

  • 8篇厦门大学

作者

  • 8篇郭隐彪
  • 8篇朱永炉
  • 5篇陈露霜
  • 4篇柯晓龙
  • 2篇刘古今
  • 2篇刘建春
  • 1篇郭江
  • 1篇陈真
  • 1篇朱睿

传媒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纳米技术与精...
  • 1篇厦门理工学院...

年份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非球面光学元件顶点的检测方法
非球面光学元件顶点的检测方法,涉及一种非球面光学元件。提供一种原理简单、易于实现,可有效地提高非球面光学元件的检测效率,并降低非球面光学元件的检测难度的非球面光学元件顶点的检测方法。基于三坐标检测仪精确测量得到非球面光学...
郭隐彪朱永炉刘建春刘古今陈露霜
文献传递
非球面在线检测的系统误差分离与修正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解决非球面在线检测的系统误差问题,针对系统误差产生的机理、误差的数学模型、分离方法以及补偿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将空间误差投影到不同平面上进行分析从而解决测量系统误差的新方法并建立了各系统误差的数学模型.根据最小二乘法的基本思想,建立了基于标准球面的系统误差分离数学模型,得到了各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值,并利用误差修正模型进行了校正.利用标准球面进行测量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精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解决测量系统误差的思路可行,最终可使测量系统精度达到1μm数量级,从而满足精磨阶段在线检测的需要.
郭隐彪郭江柯晓龙朱永炉
关键词:非球面在线检测
基于最优分割和逐步回归方法的机床热误差建模方法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根据机械结构的基本热变形模式,分析加工过程中的机床热误差模态,对温度测点进行初步选择.通过最优分割法优化温度测点和逐步回归法建模,将温度测点个数从初始的16个减少到3个热关键点.机床热误差模型拟合结果与实际热误差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检验结果说明该热误差模型精确度优良.
朱睿朱永炉陈真郭隐彪
用于非球面光学元件面形检测的分度装置
用于非球面光学元件面形检测的分度装置,涉及一种精确控制旋转角位移的分度装置。提供一种可以实时反馈、补偿运动量,实现精确控制角位移的用于非球面光学元件面形检测的分度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和分度装置两部分,控制系统设有工控机、接...
郭隐彪朱永炉陈露霜柯晓龙
文献传递
精密测量机对中回转台设计
2008年
设计了一个应用于精密测量机的精密对中回转台.回转台由伺服电机通过同步带传动,其高精度回转角度值通过角度编码器输出并反馈给PC机,以便实现进一步调整控制.此外,回转台还具有对心功能,文中设计了一个专门对中微调装置,使测量更加简单便捷,有效提高了测量精度.
陈露霜郭隐彪朱永炉
用于非球面光学元件面形检测的分度装置
用于非球面光学元件面形检测的分度装置,涉及一种精确控制旋转角位移的分度装置。提供一种可以实时反馈、补偿运动量,实现精确控制角位移的用于非球面光学元件面形检测的分度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和分度装置两部分,控制系统设有工控机、接...
郭隐彪朱永炉陈露霜柯晓龙
文献传递
轴对称非球面光学元件面形的检测方法
轴对称非球面光学元件面形的检测方法,涉及一种非球面光学元件的检测。提供一种简单、快捷、准确的轴对称非球面光学元件面形的检测方法。将光学元件固定在检测平台上,测出非球面镜顶点坐标,得通过顶点的Z轴方向的直线为轴对称非球面镜...
郭隐彪朱永炉柯晓龙陈露霜
文献传递
一种非球面检测仪
一种非球面检测仪,涉及一种光学非球面检测设备。提供一种结合非接触式与接触式测量的优缺点,将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测量融合在一起对非球面表面进行测量,通过两种方法相互补偿,以得到较高测量精度的非球面检测仪。设有结构架、检测平台、...
郭隐彪刘建春刘古今朱永炉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