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楚宏
- 作品数:81 被引量:959H指数:18
-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军事更多>>
- 信息技术、决策成本与企业的决策权配置被引量:4
- 2009年
- 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如何影响其最优决策权的配置?本文建立了一个信息技术影响企业决策权配置的分析框架,并展开进一步的分析,比较了不同信息技术应用所可能导致的成本节约效果,揭示了由此产生的企业集权及分权程度变化的差异。
- 曾楚宏林丹明
- 关键词:信息技术决策权
- 组织吸收能力研究:理论回顾与整合框架被引量:4
- 2012年
- 吸收能力正在成为组织研究的新兴重要领域,已有的研究取得了很多共识,但在吸收能力的内涵、构念和测量上还存在诸多分歧,需要进一步从学习创新、知识能力和管理认知角度对吸收能力内涵的演化与发展,研究方法、测量和模型进行深入地研究,提出该领域研究中未来研究的视角和方向。
- 邱伟年曾楚宏王斌
- 关键词:组织学习
- 自我领导研究述评
- 2014年
- 长久以来,经典的领导理论探讨的核心是作为上级的领导者如何有效影响下属行为的问题。但是,也有学者反其道而行之,将研究视角转变为考察员工如何有效管理和领导自己,即自我领导。自我领导理论根植于自我控制理论,并深受Kerr和Jermier的取代领导者观念的启发,成为领导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总的来看,研究内容聚焦于自我领导的内涵、行为模式、领导效能和跨文化比较几个方面。
- 官志华曾楚宏
- 关键词:团队绩效跨文化比较领导团队自我控制
- 大股东掠夺行为与国有上市公司治理被引量:4
- 2007年
- 与伯利和米恩斯所强调的上市公司面临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不同,现代企业的股权相当集中,普遍存在着掌握公司控制权的大股东,由此产生了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掠夺行为。这一问题在国有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且相当严重。由于它不同于传统的委托-代理问题,既有的公司治理机制无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完善和补充。
- 吴能全何亢川曾楚宏
- 关键词:大股东掠夺
- 基于企业知识基础与产品范围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来源问题探讨被引量:1
- 2008年
- 根据企业能力理论,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于知识这种重要的战略性资源,而形成于有效利用知识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企业的知识基础与产品范围的匹配程度。本文认为,实现企业知识基础与产品范围相匹配的具体措施须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来考虑,但无外乎是对企业现有的知识存量和产品种类两者中的任一方面或者两方面进行调整。这样的调整会导致企业知识基础与产品范围之间的协同演化。
- 曾楚宏朱仁宏王斌
- 关键词:可持续竞争优势知识基础
- 企业的成长与剩余索取权的分配被引量:7
- 2003年
- 剩余索取权如何分配是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最有效率的剩余索取权分配方式是随企业的成长而动态变化的 ,是企业契约签订各方相互博弈的结果。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出现了三次有意义的剩余索取权的重新分配 ,形成了三种有效的剩余索取权分配方式。本文通过对企业成长过程中三次剩余索取权的重新分配进行探讨 ,试图对什么是最有效率的剩余索取权分配方式这一问题作全面的回答。
- 曾楚宏林丹明
- 关键词:剩余索取权物质资本人力资本
- 论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剩余权配置问题被引量:4
- 2003年
- 剩余权如何配置是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最有效率的剩余权配置方式是随着企业的成长而动态变化的 ,企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对应着不同的最优剩余权配置方式。这种变化是企业中人力资本不断分离、并向更高层次演进的结果。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曾楚宏林丹明
- 关键词:人力资本
- 关于高校发展双语教学的探索和思考被引量:2
- 2008年
- 目前,在我国许多高校正在积极推行双语教学,这对加强对外交流,提高竞争力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在发展双语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尝试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 李荣喜曾楚宏
- 关键词:高校双语教学
- 基于资源基础观的企业控制权配置论被引量:2
- 2008年
- 企业的控制权配置行为是获取和维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行为,企业中各要素所有者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资源是否具备成为战略性资产的充要条件而进行讨价还价来配置控制权。由于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符合战略要求、能够成为战略性资产的资源并不相同,由此导致了企业的控制权配置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
- 曾楚宏林丹明王斌
- 关键词:资源基础观控制权产权理论战略性资产
- 机构持股、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R&D投入——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被引量:39
- 2011年
- 基于代理理论,检验了机构投资者能否作为一种公司治理机制,降低管理层的代理成本,激励上市公司管理层增加R&D投入、追求上市公司的长期价值。结论显示,机构持股与上市公司R&D支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机构持股能够激励企业进行长期投资。以上发现表明,机构投资者已经能够作为一种公司治理的机制参与到公司治理中,并对公司的经营运作发挥监督作用。
- 王斌解维敏曾楚宏
-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R&D投入自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