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燕飞
- 作品数:23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基金会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食管鳞癌抑癌基因PTEN杂合性缺失和突变分析
- 目的:探讨10q23.3的LOH(杂合性缺失)及定位在这一区域的抑癌基因PTEN(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在原发性食管鳞癌中发...
- 吴颜晖陈汉春李新梅刘新发曹燕飞
- 关键词:食管鳞癌杂合性缺失抑癌基因突变分析
- 文献传递
- 医学院校生物化学绪论课实用技巧
- 2021年
- 精心组织和设计生物化学绪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拉进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形成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共同体。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使教书与育人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强调生物化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介绍整个学期的教学目的、内容、方法及考核方式,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树立学好该门课程的信心。
- 裴晋红汪军梅栗学清武翠玲曹燕飞
- 关键词:生物化学绪论教学学习共同体
- 以综合素质为导向的“完全线上”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2
- 2020年
- 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使全国高校的教学模式由传统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转变为"完全线上"教学模式。本文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为例,将之前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相应调整,探索疫情期间"完全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为高校教师疫情期间的教学提供参考。
- 裴晋红武翠玲栗学清曹燕飞
- 关键词:传统课堂教学
- 生长相关蛋白43基因修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修复及保护被引量:5
- 2017年
- 背景:研究发现基因治疗和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有效果,而且二者相结合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效果更为显著,但其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目的:探讨生长相关蛋白43基因修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视网膜色素变性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和培养视网膜色素变性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以生长相关蛋白43慢病毒载体转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将60只视网膜色素变性大鼠分3组干预,实验组视网膜下腔注射生长相关蛋白43慢病毒载体转染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注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假手术组注射PBS,注射后3,7,14,21 d,观察眼球组织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变化及视网膜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注射后28 d,观察视网膜Rho蛋白、GS蛋白表达及外核层厚度。结果与结论:(1)实验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随着时间的延长,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量逐渐升高,不同时间点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实验组、对照组Rho蛋白和GS蛋白表达量高于假手术组(P<0.05);实验组Rho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GS蛋白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3)实验组、对照组视网膜外核层厚度高于假手术组(P<0.05),实验组视网膜外核层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4)结果表明,生长相关蛋白43基因修饰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视网膜色素变性大鼠模型视网膜具有保护作用。
- 高俊彦张芸李明刘学敏武志兵曹燕飞
- 关键词: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RHO蛋白
- Pin1与细胞周期调控及相关人类疾病的关系被引量:3
- 2003年
- Pin1是人类的肽基脯氨酰异构酶。它作用于脯氨酸前形成的肽键 ,使底物异构化 ,由顺式变为反式 ,使底物发挥功能。
- 曹燕飞陈汉春彭兴华
- 关键词:PINL细胞周期人类疾病
- 中国湖南人群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5
- 2004年
- 应用病例-对照分析研究(对照组205例,肺癌病例组104例),抽提静脉血基因组DNA,采用PCR及多重PCR方法,检测谷胱甘肽转移酶GSTM1和GSTT1单独及联合缺失基因型的遗传多态性在中国湖南人群中肺癌患者和正常人群体中的分布,探讨这些多态性基因型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显示GSTM1-/-基因型在湖南地区居民肺癌群体和正常对照人群中的频率分别为62.5%和46.3%(P<0.05);肺癌患者组GSTT1-/-基因型的频率(66.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2.4%)(P<0.05).GSTM1-/-和GSTT1-/-联合基因型在肺癌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41.3%和22.4%(P<0.05).SPSS11.5软件统计学分析表明,这些基因型在肺癌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人群中的发生频率具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知GSTM1基因缺失和GSTT1基因缺失分别与肺癌的易感性相关;GSTM1和GSTT1基因联合缺失与肺癌的发生和发展呈现显著正相关.
- 曹燕飞陈汉春刘新发刘清霞张济吴颜晖李新梅
- 关键词:多态性GSTM1基因肺癌易感性
- 中国人食管鳞癌10q23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合性缺失初步探讨被引量:11
- 2004年
- 吴颜晖陈汉春刘新发李新梅曹燕飞
- 关键词:PTEN杂合性缺失微卫星不稳定性银染
- “互联网+”背景下科研反哺教学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探索被引量:7
- 2022年
- 科研反哺教学以科研论文为主线,实验方法为手段,有助于增加教学信息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科学研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科研之美和科研论文“讲故事”的逻辑性,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该模式充分结合学习通线上网络教学平台,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融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课堂表现、章节测试、课后作业和课程论文作为过程性评价的指征,及时调整每堂课每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
- 刘畅苏娇栗学清汪军梅孙笑尉池刚郑军张毅强曹燕飞黄燕武翠玲裴晋红于保锋
-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科研反哺教学
- 知母皂甙B-Ⅱ可减少氧-糖剥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瘤细胞的程序性坏死被引量:5
- 2019年
- 背景:研究发现知母皂甙B-Ⅱ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减少细胞的程序性坏死,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了,有待深入研究。目的:分析知母皂甙B-Ⅱ干预可减少氧-糖剥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瘤细胞VSC4.1程序性坏死的机制。方法:①取生长状态良好的VSC4.1细胞,分6组培养:A组为正常对照;B组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干预24 h;C-F组分别加入1,10,100,1 000μmol/L的知母皂甙B-Ⅱ溶液干预24 h,之后各组均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干预24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选择细胞存活率最高组的药物浓度进行以下实验;②将VSC4.1细胞分3组培养: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模型组厌氧低糖培养8h后复氧高糖培养6或12h;抑制剂组加入程序性坏死抑制剂Necrostatin-1干预24 h,厌氧低糖培养8 h后复氧高糖培养6或12 h。流式细胞仪检测复氧6 h后的坏死细胞数量;Western-blot检测复氧高糖培养6或12 h的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表达;③将VSC4.1细胞分3组培养: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模型组厌氧低糖培养8 h后复氧高糖培养6 h;药物组加入100μmol/L的知母皂甙B-Ⅱ溶液干预24 h,厌氧低糖培养8 h后复氧高糖培养6 h。流式细胞仪检测复氧6 h后的坏死细胞数量;Western-blot检测复氧6 h的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表达。结果与结论:①MTT检测显示与B组比较,E组细胞存活率最高,所以后续实验选择100μmol/L的知母皂甙B-Ⅱ;②模型组坏死细胞数多于正常对照组(P <0.05),抑制剂组坏死细胞数少于模型组(P <0.05);抑制剂组复氧高糖培养6,12 h的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且复氧6 h的该蛋白表达最高;③模型组坏死细胞数与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药物组坏死细胞数与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 <0.05);④结果表明,知母皂甙B-Ⅱ可有效减少氧-糖剥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瘤细胞的程序性坏死,可能与降低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有关�
- 高俊彦曹燕飞张芸刘学敏侯燕红李建斌武志兵
- 关键词:程序性坏死细胞损伤
- 人体解剖模拟教学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人体解剖模拟教学装置,包括底板、竖板和横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底座,且底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轴,并且连接轴的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固定安装...
- 高俊彦武志兵李建斌曹燕飞李明李和平侯燕红李建忠崔爱玲杨永强王联国吴海平孙国栋李建伟刘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