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志强

作品数:24 被引量:351H指数:9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8篇农业
  • 7篇生态
  • 6篇土壤
  • 4篇水稻
  • 4篇
  • 3篇生态农业
  • 3篇碳库
  • 3篇农田
  • 3篇农田土壤
  • 3篇农业生态
  • 2篇玉米
  • 2篇杂草
  • 2篇生态研究
  • 2篇土壤碳
  • 2篇土壤碳库
  • 2篇能值
  • 2篇能值分析
  • 2篇农业景观
  • 2篇农业生态系
  • 2篇农业生态系统

机构

  • 24篇沈阳农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佳木斯大学

作者

  • 24篇曹志强
  • 5篇曹莹
  • 4篇梁知洁
  • 3篇肖红
  • 3篇韩冰
  • 3篇王效科
  • 3篇欧阳志云
  • 3篇邹德乙
  • 2篇王绍斌
  • 2篇陈玮
  • 2篇周启星
  • 2篇梁文举
  • 2篇罗常国
  • 2篇何兴元
  • 2篇赵艺欣
  • 2篇黄瑞冬
  • 2篇李丽光
  • 2篇闻大中
  • 2篇张凯
  • 1篇孙宏德

传媒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5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农村生态环境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当代生态农业
  • 1篇河北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08
  • 4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辽西北土壤沙化的治理对策和措施被引量:9
1994年
辽西北土壤沙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是[1]:在脆弱的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中,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与落后的主产技术的相结合,造成对环境资源的压力过大,导致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不合理,系统内部平衡失调,直至耕地、草场退化、沙化.其对策是:把它作为一个复杂的农业生态经济技术系统,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治本与治标相结合,以治本为主的原则,通过对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全面调整,变社会经济系统与环境资源系统不协调为协调,使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适应,从而达到根源性治理土壤沙化的目的。
罗常国曹志强
关键词:土壤沙化农业生态系统
东北地区“九五”和2010年粮食增产潜力及对策分析被引量:3
1998年
东北地区土地资源量丰质优,生态环境类型多样,实现粮食生产的障碍因素是:缺水、少肥和风沙、盐碱、渍涝及低温冷害。如果下大气力进行技术措施组装配套,治理风沙、盐碱、渍涝,增加科技投入,调整种植结构,东北地区的粮食生产还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因此,建议:①主攻高产田,抓好中低产田改造;②抓好“北水南调”和高效节水栽培;③与林牧业结合,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④调整结构,优化作物与环境资源的组合;⑤发展粮食的精深加工技术,加速粮食生产商品化进程。
曹志强
关键词:增产潜力
北方稻田养鱼的共生效应研究被引量:54
2001年
北方稻鱼共生试验结果表明 ,稻鱼田稻谷产量略增 ;能量产投比和光能利用率分别比对照高 0 .0 8%和0 .1% ;土壤有机质高 0 .2 4% ;纹枯病发病率低 3 .8% ;纯收入每公顷增加 90 0元 ,表现出良好的共生效应 .
曹志强梁知洁赵艺欣董玉慧
关键词:水稻稻田养鱼
绿色食品生产中土壤作物系统铅的积累与迁移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研究了Pb在土壤 作物生态系统中的积累和迁移 ,并结合水稻绿色食品生产 ,进行了无机肥、有机肥和生物菌肥及其配比试验 .结果表明 ,土壤全Pb含量随土层的加深而逐渐递减 ,收获后土壤全Pb含量在 0~ 15和 15~ 30cm分别为 11 14和 9 37mg·kg-1.水稻根从土壤中吸收Pb ,并向茎、叶和籽粒中迁移 .在同一生长期 ,水稻植株不同部位全Pb累积态势为 :根 >茎叶 >籽粒 .在不同生长期 ,随水稻生长发育 ,全Pb含量缓慢增加 ,至收获时 ,6 0 6 14和辽粳 2 94籽粒中全Pb含量分别为 0 0 0 8和 0 0 0 7mg·kg-1,均低于绿色食品标准 .方差分析表明 ,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 ;不同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试验结果表明 ,可以用有机肥或生物菌肥来代替无机肥进行水稻生产 .
李丽光何兴元曹志强陈玮
关键词:绿色食品水稻土壤PB
铅胁迫对玉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9
2005年
通过盆栽研究了不同浓度铅胁迫对玉米叶片的质膜透性、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铅浓度升高,叶片的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质膜透性升高。低浓度铅处理对玉米生长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高浓度铅处理对玉米生长则表现为抑制作用。
曹莹黄瑞冬曹志强
关键词:玉米生理生化特性
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被引量:32
1999年
通过对国外现代化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剖析,以及对中国生态农业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了中国式的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并根据我国的国情,结合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作了详细的阐述。
苏春华曹志强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道路生态农业
鞍山大麦科自然保护区斑块、廊道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人类活动已经改变了鞍山大麦科自然保护区的景观格局。本研究基于自然保护区1∶10000土地利用图(1995年勘测)和实地调查资料 ,从斑块、廊道的特征入手 ,分析景观格局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 :决定格局的主体景观类型是水田、林地和天然湿地 ,这三者的面积之和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5.75 % ,面积较小的斑块呈补丁状散布在整个研究区内。沙地、菜地斑块破碎化较其他斑块明显 ;水田斑块数较多 ;灌丛、阔叶林斑块的破碎化程度较小。廊道在人工斑块中分布较多 ,在自然斑块中分布较少 ,天然湿地中的廊道密度最小。
朱铁林吴素文王景伟曹志强
关键词:斑块廊道土地利用图天然湿地灌丛阔叶林
辽宁省农田土壤碳库分布及其变化的模拟分析
大气CO(主要的温室效应气体)浓度急剧升高与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最令人关心的环境问题之一。中国作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农业大国,农业土壤对全球大气中CO浓度的影响正在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该研究以辽宁省为对象,采用针对农业土壤碳...
韩冰王效科欧阳志云曹志强邹德乙
关键词:农田土壤碳库
文献传递
辽北农区牧业新途径示范与开发
曹志强魏玉忠宿德得宋茜英赵艳珠王绍斌冉庆喜梁知洁陈叔满赵艺新张坤梁耀村李正宁李健东郝洪璋
根据资源与生物种匹配和废弃物资源化原理,首先进行秸秆资源开发,通过“一粉二贮三化”达到秸秆软化,粗蛋白增加,提高畜禽适口性,大力发展草食家畜禽,改变农区传统的单一猪鸡饲养模式;其次是利用鸡粪饲猪实行猪鸡联养,在节省饲料降...
关键词:
关键词:牧业农牧结合沼气利用生态农业
海城市耿庄镇生态农业建设研究
曹志强刘泉刘永利王晓辉陈士平汪百义刘家华纪宝华李海洋王文栋王永山艾阳何树松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系统分析方法,坚持整体、动态和层次观点,协调人——资源——环境之间关系,从调整结构入手,改善功能,达到提高系统生产力的目的。首先是进行产业及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特别是大农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得出农村面积比...
关键词:
关键词:生态农业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