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修胜
- 作品数:27 被引量:75H指数:4
-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潜科学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在医疗本科生《生理学》中运用潜科学教学法,通过比较学生成绩和问卷调查来反馈效果。方法:把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1个班)以整群随机抽样法分成两个组(实验组:潜科学教学法;对照组:常规教学法),比较不同教学方式两个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异。结果:对照组成绩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且该组的教学评价得分也低于实验组(P<0.01),统计学上具有明显差异。结论:教学实践中运用潜科学教学法可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成绩,同时培养了临床创新思维,具有可实施性和前瞻性。
- 李晶于海波于海涛薛晴曲修胜
- 关键词:生理学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探讨
- 新医科视域下三明治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 2024年
- 讨论新医科视域下三明治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以新医科理念为视角,将三明治教学法应用到生理学教学不但提升了教学质量,还优化了知识结构,增强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形成协同育人的局面;对教师队伍而言,教学团队的核心竞争力与团队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升华。体现了“教”与“学”的协同促进,师与生都受益匪浅,具有现实意义,值得在高校推广应用。
- 李晶于海波薛晴李雨轩于海涛王晓强李娜曲修胜
- 关键词:生理学
- 利妥昔单抗治疗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在治疗儿童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01~2013-01收治的15例儿童慢性ITP患儿,所有患儿给予单独利妥昔单抗375 mg/m2,每周1次静脉滴注,连用4次,随访观察血小板计数和不良反应。结果:全组患儿在治疗结束后血小板中位计数为72±6.2(3~300×109/L)。在4wk治疗后的CR为37.5%(6/16),PR为18.7%(3/16),有效率(CR+PR)为56.3%。随着随访时间延长,3、6、12、24、36mo有效率分别为56.3%、56.3%、56.3%、56.3%、43.8%。利妥昔单抗起效中位时间是3wk(1~8wk)。整个治疗中不良反应轻微,经积极处理后迅速缓解。结论:基于我们的研究,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慢性ITP安全、有效。优化的治疗方案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 梅梅孙华威曲修胜王显鹤
-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利妥昔单抗
- 基于OBE理念的规培医师培训效果研究——运用柯氏评估模型
- 2022年
- 目的:探讨运用柯氏评估模型,评估基于OBE理念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效果。方法:用柯氏评估模型评价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规培学习的50名住院医师的培训效果。结果:经过严格正式的培训后,反应层为不同学历规培学员(本科、硕士)间比较具统计学差异(P<0.01);学习层为学员的临床与科研能力明显高于规培前,具统计学意义(P<0.01);行为层为各项能力都得到明显提升(P<0.01);成果层为规培后临床技能明显增强(P<0.01)。结论:通过运用柯氏评估模型进行评估,基于OBE理念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规培学员的全方位能力和职业素养。
- 孙责李晶于海波薛晴李雨轩于海涛曲修胜
- 关键词:住院医师
- Th22细胞及IL-22、IL-9因子在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Th22细胞及效应因子IL-22与IL-9在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方法:收取2018-11~2019-05在我院住院确诊为肺癌患者35例为实验组;对照组为来自于同一时期门诊体检的35例健康人群;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22细胞(CD4+IL-22+)的比例,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22、IL-9的表达水平。结果:在肺癌患者中,Th22细胞、IL-22、IL-9因子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并且Th22细胞与效应因子IL-22在实验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IL-22因子、IL-9因子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h22、IL-22、IL-9的表达频率明显升高,与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有望为肺癌的研究增添新的思路。
- 王晶曲修胜马雪梅李树民杨晓东李娜
- 关键词:肺癌TH22细胞IL-22IL-9流式细胞术
- 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老年局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探究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究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对老年局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将80例经病理学检查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年龄≥65岁且ECOG全身状况评估为0~1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观察组40例,给予调强放疗(IMRT)联合同步全身化疗;对照组40例,给予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同步全身化疗。根据病理学组织学检查结果,鳞癌患者全部给予多西他赛+顺铂(TP)化疗方案,非鳞癌患者全部给予培美曲塞+顺铂(PP)化疗方案,完成治疗后,比较二组患者的毒副作用之发生情况。结果:毒副反应:IMRT组与3D-CRT组的放射性肺损伤、放射性食管损伤以及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分别是:22.5%、22.5%、42.5%与42.5%、40%、65%,二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全身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毒副反应轻、患者更容易耐受,继而可以提高老年患者生存质量。
- 张基玛玛迪曲修胜刘志野孙华威刘媛媛温义成
- 关键词:调强放疗非小细胞肺癌培美曲塞
- 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XBP-1在人体肝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 目的:探讨X-盒结合蛋白1(X-box binding protein1,XBP-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验证在肝癌生长过程中存在内质网应激反应的激活,且XBP-1表达高于正常组织及癌旁组织,并探讨其在肝癌生长中的作用机...
- 曲修胜
- 关键词:肝癌内质网应激临床病理
- 急诊科医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了解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医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并研讨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010年1月—2011年6月31例发生医院内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分析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医院内感染发生部位以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为主,且以高年龄、意识障碍、机械呼吸的应用为突出特点。感染的发生明显受到患者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抗生素使用情况的影响。结论医务工作者应了解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医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以便实施预防和管理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
- 曲修胜卢均坤李伟东
- 关键词:医院内感染急诊
- CDIO理念下布卢姆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023年
- CDIO理念下布卢姆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应用后,明显提高了学生的成绩,教师自身素质也得到了极大提升,真正实现了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和谐发展的“全人”。对提高医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培养实用型、医药临床型人才,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 李晶于海波薛晴李雨轩于海涛曲修胜
- 关键词:生理学全人教育CDIO理念
- 结直肠癌肺转移多学科治疗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近年,全球消化道肿瘤的发病人数及死亡人数逐年递增,结直肠癌占消化道肿瘤比例最大,其重要的死亡原因是术后的转移及复发。结直肠癌肺转移的治疗方式逐渐多元化、个体化,多种治疗方式相结合,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时间。
- 胡佳慧曲修胜
- 关键词:结直肠癌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