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雪英 作品数:35 被引量:200 H指数:9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三七总皂甙和维甲酸联合诱导大鼠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体外探讨三七总皂甙、维甲酸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影响。方法:以三七总皂甙和维甲酸为诱导条件诱导大鼠MSCs分化,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分化细胞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乙酰胆碱酯酶(AchE)、γ-氨基丁酸(GABA)、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显示MSCs诱导后具有神经细胞的形态,NSE、AchE、GABA、TH有阳性表达,GFAP表达为阴性。结论:三七总皂甙和维甲酸联合应用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及在提高其分化率中起着重要作用。 施雪英 陈先文 胡慧敏 徐仿成 任于果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 神经元 三七皂甙 维甲酸 88例脑梗死患者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分析 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所显示的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比例及其分布。方法 88例脑梗死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并排除出血。上述患者全部进行选择性颈部和颅内血管造影。观察血管狭窄部位、受累血管数目以及血管狭窄形态并判断血管狭窄程度。结果 88例脑梗死中血管造影显示69例(78.41%)有血管狭窄或闭塞,其中58例有颈动脉系统受累,29例有椎基底动脉系统受累,锁骨下动脉受累8例。其中38例同时有多部位受累。颈动脉系统中以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受累最为常见,椎基底动脉系统受累的以椎动脉开口处最为常见。19例血管造影正常。结论脑梗死患者DSA显示血管病变以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开口部位病变为主。DSA是一项安全有效的诊断脑血管病变的工具。 方毅 袁良津 蒋鸣坤 施雪英关键词:脑梗死 全脑血管造影 动脉狭窄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脑梗死认知损害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听觉事件相关诱发电位(ERP) -P300对非痴呆型脑梗死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VCI)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脑梗死后认知功能损害但未达到痴呆诊断标准的患者,包括皮质梗死(C1)患者30例,皮质下型梗死(C2... 袁良津 王雄 王雷 陈祚胜 贺玉琼 王少敏 施雪英关键词:血管性认知障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桥接血管再通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分析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桥接治疗(BT)血管再通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思路。方法:回顾分析70例接受BT血管再通后的AIS患者资料,根据神经功能恶化发生情况分为恶化组(END)与非恶化组(NEND),收集临床资料,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END组心房颤动、低密度脂蛋白(LDL)、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OPT)≥5 h、侧支循环分级≤2级、Alberta早期CT评分(ASPECTS)评分与NEN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这5个因素纳入回归分析,得出OPT≥5 h、侧支循环分级≤2级、心房颤动是BT后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房颤动、LDL、OPT≥5 h、侧支循环分级≤2级、ASPECTS评分与END相关;心房颤动、OPT≥5 h、侧支循环分级≤2级与END呈独立相关。 吴晓翠 施雪英 严银天 方平 吴鹏超 方国真 王雷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高压氧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期痴呆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期痴呆(elderly dementia,ED)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93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盐酸多奈哌齐、高压氧+盐酸多奈哌齐、吡拉西坦组。比较治疗前后各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生活功能量表(ADL)的评分。结果治疗后高压氧、盐酸多奈哌齐、高压氧+盐酸多奈哌齐组其MMSE、ADL、WM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均优于吡拉西坦对照组,高压氧+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组又优于单纯盐酸多奈哌齐组和高压氧治疗组。结论高压氧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应用可明显改善AD与VD患者的MMSE、WMS、ADL评分,疗效提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袁良津 施雪英关键词:盐酸多奈哌齐 高压氧 老年期痴呆 支架植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介入技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近期、远期疗效;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27例,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了解脑血管狭窄状况,包括狭窄部位、狭窄程度,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符合介入治... 袁良津 蒋鸣坤 曹莉 施雪英 方毅 唐向阳 方国真 钱保进 陈苏毅文献传递 基于CISS分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临床分析 2024年 目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应用CISS分型方法进行亚型分析,对比不同亚型AIS患者应用的不同血管内治疗的预后情况,为AIS患者提供临床有效治疗方案。方法:比较患者入院时、治疗后30d、90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结果:与入院时相比,两亚型AIS患者直接取栓组和桥接治疗组治疗后30d、90d的NHISS评分、m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ADL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AA亚型桥接治疗组治疗后30d、90d的NHISS评分及mRS评分均显著低于直接取栓组,ADL评分均显著高于直接取栓组(P<0.01);CS亚型两组患者治疗后30d、90d的NHISS评分、mRS评分及ADL评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LAA亚型AIS患者桥接治疗预后优于直接取栓治疗,CS亚型AIS患者直接取栓与桥接治疗预后未见明显差异。 严银天 施雪英 唐雄伟 方平 曹莉 方国真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安徽安庆地区4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高危因素及对高危人群的干预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安庆地区脑卒中高危因素,并分析规范治疗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干预的价值。方法对安庆地区40岁以上常住人口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问卷初筛,共调查3062人;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体格检查,其体格检查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指标及颈动脉彩超检查;调查脑卒中高危人群是否接受规范化的对症治疗和预防方案干预。结果安庆地区脑卒中高危因素中高血压病或正服用降压药占比最高,其次为吸烟和很少体育运动;接受规范治疗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的体重指数、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C,total cholesterol)、甘油三酯(TG,Triglyceride)、低密度脂蛋白(LDL,Low Density Lipoprotein)、高密度脂蛋白(HDL,high-density lipoprotein)、同型半胱氨酸(HYC,Homocysteine)、葡萄糖(GLU,glucose)、内膜增厚、斑块和颈动脉狭窄异常率明显低于未接受规范治疗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治疗是影响脑卒中高危人群体重指数、血压、TC、TG、LDL、HDL、HYC、GLU、内膜增厚、斑块和颈动脉狭窄发生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结论安庆地区脑卒中高危因素中以高血压占比最高,采取规范化的对症治疗可起到积极预防的目的。 曹莉 袁良津 施雪英 唐向阳 陶飞 王雷 汪梦琳关键词:脑卒中 高危因素 远隔缺血后处理对急性脑梗死短期预后的影响 2020年 目的:评估远隔缺血后处理(RIPostC)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可行性及短期疗效,同时探索其反应的潜在机制。方法:选择5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者仅予以除取栓及溶栓以外的脑梗死标准化治疗,实验组28例患者除该标准化治疗以外,同时予以缺血处理,患者接受7天的缺血处理,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NIHSS评分、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NIHS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MPV、Fg、DD、hs-CRP、NSE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IPostC是一种简单、无创、耐受性好的治疗方法,针对脑梗死的急性期治疗有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炎症反应及抗血小板聚集有关。 方平 施雪英 曹莉 袁良津 钱保进 方国真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远隔缺血后处理 炎症反应 卒中单元模式下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卒中单元模式下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方法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在3级及以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117例,其中普通病房61例,卒中单元病房56例。普通病房组按《中国脑血管病的防治指南》进行治疗及常规护理,卒中单元病房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由专业治疗小组制定吞咽困难康复训练计划,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前后评价吞咽困难改善情况、误吸性肺炎发生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卒中单元组疗效优于普通病房组(P<0.05),误吸性肺炎发生率低于普通病房组(P<0.05),治疗2周后卒中单元组患者巴氏指数增高,与普通病房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曹莉 袁良津 施雪英 石力 顾尚恒 蒋鸣坤 姚正鹏 姜伟韬关键词:卒中单元 脑卒中 吞咽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