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军
- 作品数:19 被引量:159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论网络教学中的信息孤独被引量:7
- 2002年
- 互联网给现代教育带来了革命性变化,网络教学将成为未来教育中主要的教学方式。网络给教育提供了信息盛宴,有的学生从中获益颇丰,有的学生却感到饥荒,产生信息孤独。信息孤独对网络教学的影响是:增加了学生和教师的压力;使学生产生厌学等不良情绪;增加思想工作难度。避免和克服网络教学中的信息孤独,需要树立网络学习意识;加大投资力度,努力改善网络教学硬环境;提高网站的质量,优化网络教学软环境;努力提高学生和教师的计算机水平,减少因技术原因造成的信息孤独;开设网上心理咨询中心和网上求助中心。
- 刘宇文方明军
-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教学合作化教学
- 杜威的道德观及其道德教育路径
- 2024年
-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基于其实用主义哲学观,质疑了传统道德的孤立、僵化、教条主义、至高无上等特征,可概括为“道德是个体行为与心灵的统一;道德是不断生长的道德;道德是具体情境中的道德”。结合杜威的思维观、兴趣观等教育思想,杜威的道德教育思路体现为: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拥有面对复杂道德情境的清晰判断力;关注学生道德情感上的敏锐性,孕育积极的道德性格力量;基于“经验道德”改造学校德育“三位一体”,构建学生的完整道德场域。
- 方明军任昕岳
- 关键词:道德观
- 大学教师隐性激励论
- 大学教师是大学价值的创造者,是大学精神的承载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的前途与命运。当下,大学教师学术信念的失落、学术创新能力的贫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大学发展的瓶颈,大学教师激励是理论与实践共同关注的时代课题。以强化激励为...
- 方明军
- 关键词:大学教师学术信念自我效能感
- 蔡元培高等教育思想对大学素质教育的启示被引量:2
- 2001年
- 方明军
- 关键词:教育思想高等教育素质教育大学观念
- 学生工作与大学生主体性成长浅议被引量:13
- 2005年
- 中国大学生为什么少有个性?是什么在防碍大学生的主体性成长?这其中高校的学生工作系统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本文分析学生工作系统防碍大学生主体性成长的主要表征在于管理者的专制、管理主义的泛滥以及关怀的肤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行政权力的泛化和社会本位思想的渗透,由此笔者提出以建立指导型学生工作方式为核心的改进对策。
- 方明军
- 关键词:学生主体性中国大学生管理主义本位思想行政权力
- 关怀大学生的主体成长——论指导型学生工作模式
- 高校学生工作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高校育人功能的核心力量.审视中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历史和现实,我们却震撼于其主旨的迷失.该文通过对当下的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反思,提出高校的学生工作应实现向指导型学生工作模式的转...
- 方明军
- 文献传递
- 教学团队反映性对话的特征与条件——基于一次集体备课的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反映性对话是舍恩对专业实践者在面临复杂问题情境时进行“行动中反映”的策略。以某叙事探究工作坊教学团队的6位教员为研究对象,描述其通过反映性对话促进合作、生成创造性教学设计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教学团队反映性对话的表征和条件。研究表明,案例教学团队的教学设计符合典型的“不断重新框定问题和行动检验”的反映性对话过程,但用于其行动中反映的资料库、欣赏系统、通盘理论与角色框架等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概括而言,教学团队的反映性对话呈现出下列重要特征:真实与复杂的问题情境;参与者有探究意愿;公开平等的对话方式;螺旋推进的对话内容。反映性对话的发生,有赖于一些特定的条件,包括跨机构组建的团队、成员更纯粹的精神追求、灵魂人物的专业引领等。
- 方明军陈向明
- 关键词:教学团队集体备课反思型教师
- 论博客走近教学的“有限”与“无限”被引量:10
- 2007年
- 博客作为信息时代新型的网络交流和知识管理工具,具有个性化、共享性、互动性等特征。博客从形式上走向教学是有限的——仅仅被当作一种信息交流工具而被教师“有限”地利用到教学当中;博客从理念上走向教学是无限的——有望突破长时间以来制约教育朝“理想”状态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
- 方明军
- 关键词:教师教学
- 卢梭的教师角色观及其当代价值
- 2018年
- 《爱弥儿》一书集中体现了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在此思想下所展现的三大教师角色观可以总结为:教师首先应该作为环境的创造者,其次在适宜的教育环境中做理性的旁观者,同时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做灵活的协调者,转换好这三种角色能有效引导学生成长为更加完整的人。在阐述教师如何扮演好这三个角色的过程中,结合当代基础教育问题进行思考。
- 方明军曾君
- 关键词:《爱弥儿》卢梭教师角色观
- 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再探被引量:2
- 2005年
- 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对现有研究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现有研究大多是站在“教育自身”之外,存在研究缺陷。基于教育本体论的视角,从教育定位、教育自身与教育条件等概念的分析出发,重新思考了高等教育质量现实、高等教育质量观念以及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 申仄仄方明军
-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教育本体教育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