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建禅

作品数:16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莆田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莆田市科技局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乳腺
  • 4篇术后
  • 3篇诊治
  • 3篇乳腺癌
  • 3篇食管
  • 3篇手术
  • 3篇肿瘤
  • 3篇腺癌
  • 2篇导管
  • 2篇食管癌
  • 2篇贲门癌
  • 2篇细胞
  • 2篇消化道
  • 2篇消化道肿瘤
  • 2篇消化系
  • 2篇消化系统肿瘤
  • 2篇化道
  • 2篇化疗
  • 1篇导管消融
  • 1篇导管消融术

机构

  • 16篇莆田学院附属...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方建禅
  • 8篇陈宇
  • 6篇李永良
  • 6篇吴黎敏
  • 5篇林庆凡
  • 4篇李航
  • 4篇李魁
  • 2篇林伟
  • 1篇张瑞媛
  • 1篇翁志成
  • 1篇张劲帆
  • 1篇刘国泉
  • 1篇张国烈
  • 1篇彭建扬
  • 1篇陈奇松
  • 1篇李黎洪
  • 1篇卢靖宇
  • 1篇许俊凯
  • 1篇李彩凤
  • 1篇周敏敏

传媒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3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莆田学院学报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心静脉导管在卵巢癌术后腹腔灌注化疗中的应用
2008年
李彩凤方建禅
关键词:腹腔灌注化疗中心静脉导管卵巢癌术女性生殖系统腹腔转移
胃癌术后复发再次手术39例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我院自1992年10月至2003年10月对39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了再次手术,现就胃癌根治术后的再手术治疗进行分析。
吴黎敏李航林庆凡李永良方建禅李黎洪
关键词:胃癌根治再次手术术后复发再手术治疗根治术后
消化道肿瘤术后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19例的临床诊治
2006年
吴黎敏徐卫萍张国烈李航方建禅
关键词:消化系统肿瘤
胃肠道间质瘤34例的诊治探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莆田学院附属医院2003年至2006年收治的34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全胃切除2例;胃大部切除、胃部分切除、病变肠段切除、肿块切除或局部扩大切除28例;肿瘤广泛浸润无法完整切除4例。免疫组化:CD117阳性32例,CD34阳性26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下消化道出血、腹部胀痛和腹部肿块,确诊需依赖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检查,治疗关键是完整的局部手术切除,对无法切除或有复发转移者可用格列卫进行治疗。
李航吴黎敏林庆凡方建禅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环氧化酶2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食管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组织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94例食管癌组织和30例邻近正常食管黏膜中EGFR、VEGF蛋白、COX-2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三者与肿瘤组织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EGFR、VEGF、COXd在94例食管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65/94)、73.4%(69/94)、84.0%(79/94);而在30例正常食管黏膜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3%(4/30)、13.3%(4/30)、3.3%(1/30),2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EGFR、VEGF、COX-2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EGFR、VEGF、COXd在食管癌组织中显著表达,且可能参与肿瘤发生、发展,可作为预测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
陈宇陈奇松许俊凯方建禅
关键词:食管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环氧化酶2
213例全胃切除术治疗贲门癌三种径路的对比分析
2007年
方建禅吴黎敏陈宇林庆凡李永良
关键词:贲门癌胃切除术治疗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癌患者
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及氟尿嘧啶持续静脉滴注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121例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 探讨不同用法奥沙利铂(L-OHP)联合亚叶酸钙(CF)、5-氟尿嘧啶(5-Fu)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接受化疗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58例,应用L-OHP+CF+5-Fu连续性静脉滴注,3周为1个周期;对照组63例,应用L-OHP+CF+5-Fu常规静脉滴注,3周为1个周期.结果 试验组完全缓解(CR)6例(食管癌3例、胃癌2例、肠癌1例),部分缓解(PR)27例(食管癌8例、胃癌14例、肠癌5例),总有效率为56.9%.对照组CR 4例(食管癌1例、胃癌2例、肠癌1例),PR23例(食管癌5例、胃癌14例、肠癌4例),总有效率为42.9%.不良反应以消化道及血液系统反应为主,试验组比对照组轻.结论 应用L-OHP联合CF、5-Fu持续静脉滴注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可以提高疗效,且减轻不良反应.
吴黎敏李航徐卫萍林庆凡李永良方建禅刘国泉陈宇
关键词:消化系统肿瘤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PD-L1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关系探究
2022年
探讨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与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临床病理的相关性,为TNBC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提供参考。收集我院88例经病理确诊为TNBC患者的病理组织,利用PD-L1抗体检测试剂,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将TNBC病理组织制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PD-L1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88例TNBC患者中,共检出23例(26.1%)PD-L1阳性。PD-L1表达与患者的年龄、绝经状态和肿瘤大小、发生部位、脉管瘤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Ki-67、身体质量指数(BMI)无统计学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高组织学分级和角蛋白5/6(CK5/6)表达有着显著相关(P<0.05)。结果表明,PD-L1表达一定程度上与TNBC患者的预后相关,但在预测预后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林伟陈仲辉李金秋李魁方建禅陈宇
关键词:PD-L1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
回肠管状造瘘术预防低位/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回肠管状造瘘术预防低位/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回肠造瘘术预防低位/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为在完成低位/超低位吻合后,充分游离回盲部,切除阑尾,经其残端向末段回肠置入24-0气囊导尿管,向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致肠壁稍发白,于水囊远侧缘穿回肠系膜打一结扣,水囊位于线结扣近端,尿管截口引出,盲肠壁与侧腹壁固定。结果全组无吻合口瘘发生。患者粪便转流彻底;无肠梗阻发生;有1例腹壁造瘘管口有少量粪渣溢出。拔管后无粪漏及腹膜炎发生,无死亡。结论应用回肠管状造瘘术预防低位/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粪便转流彻底。
陈宇方建禅李永良
关键词:吻合口瘘
不同切缘宽度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疗效及美容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不同切缘宽度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疗效及美容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1年3月—2015年3月该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观察组患者取2 cm切缘宽度进行乳腺癌保乳手术,对照组患者取3 cm切缘宽度进行乳腺癌保乳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乳房美容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危险因素阳性比例为23.8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远处转移率、局部复发率、2年期生存率分别为11.90%和16.67%、7.14%和11.90%、95.25%和9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乳房美容优良率为73.8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 cm切缘宽度和3 cm切缘宽度的乳腺癌保乳手术疗效较为相近,2 cm切缘宽度手术后乳房美容效果更为理想。
方建禅李魁方馥荔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手术疗效美容效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