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向明

作品数:92 被引量:415H指数:11
供职机构:绵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9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3篇糖尿
  • 53篇糖尿病
  • 14篇甲状腺
  • 13篇神经病变
  • 13篇糖尿病周围
  • 13篇糖尿病周围神...
  • 13篇糖尿病周围神...
  • 13篇糖尿病周围神...
  • 13篇周围神经病
  • 13篇周围神经病变
  • 13篇疗效
  • 13篇病变
  • 12篇2型糖尿
  • 12篇2型糖尿病
  • 11篇血糖
  • 10篇治疗糖尿病
  • 9篇胰岛
  • 9篇胰岛素
  • 8篇治疗糖尿病周...
  • 7篇神经生长

机构

  • 84篇绵阳市中心医...
  • 2篇泸州医学院附...
  • 2篇绵阳市第三人...
  • 2篇四川中医药高...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德阳市人民医...
  • 1篇自贡市第一人...
  • 1篇绵阳市中医医...
  • 1篇四川双马水泥...

作者

  • 84篇方向明
  • 50篇叶文春
  • 28篇王玉容
  • 21篇高莉
  • 19篇黄婧
  • 17篇刘小英
  • 16篇刘云
  • 13篇赖小娅
  • 13篇谯艳
  • 12篇杨白林
  • 12篇漆晓玲
  • 7篇王东
  • 6篇刘红梅
  • 5篇宋中金
  • 5篇刘启榆
  • 4篇王蓬华
  • 4篇冯晓静
  • 4篇赵平武
  • 3篇李红
  • 3篇乔天凤

传媒

  • 12篇四川医学
  • 8篇辽宁实用糖尿...
  • 5篇医学理论与实...
  • 4篇华西医学
  • 3篇川北医学院学...
  • 3篇实用糖尿病杂...
  • 2篇医学综述
  • 2篇西部医学
  • 2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双足与保健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2
  • 7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55例DPN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鼠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甲钴胺治疗组,B组为单纯甲钴胺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NCV)的改善情况、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的评分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B组53.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MNCV、SNCV较治疗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改善情况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P<0.01);两组治疗前后TCS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A组改善情况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P<0.01),其中症状和感觉评分改善明显(P<0.01),反射评分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方向明王玉容叶文春高莉刘小英杨白林漆晓玲谯艳
关键词:鼠神经生长因子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介入治疗
王东赵平武刘启榆方向明宋中金
该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甲亢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其治愈率达国内领先水平。在西南地区率先开展采用褐藻胶微球作为栓塞剂介入治疗甲状腺亢进症的临床研究,填补了西南地区空白,受到国内资深专家的高度评价。在国内率先对部分介入栓塞治疗...
关键词: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介入治疗栓塞剂
糖尿病教育的体会
2000年
方向明刘云乔天凤任琳莉赖小娅冯晓静邓春萌蒲小兰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健康教育社区教育
2型糖尿病患者生物心理因素的研究被引量:88
2004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有关的生物心理因素.方法对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名正常人进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社会支持量表(SS)等评定,测定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小板5-羟色胺(5-HT)、血清白介素(IL)6(IL-6)及SIL-2R水平,并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BG)、早餐后2 h血糖(2PBG)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数(HbA1c)水平.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组,45例;采用格列吡嗪7.5~15 mg/d)和常规治疗加帕罗西汀治疗组(合用帕罗西汀组,45例;采用格列吡嗪7.5~15 mg/d和帕罗西汀20 mg/d),治疗2个月后(两组分别失访4例和9例)观察患者上述量表评分、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及其与FBG、2PBG、HbA1c等指标变化的关系.结果 (1)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组TAS、HAMD、HAMA总分高,SS总分较低(P<0.05),MMPI提示人格偏移;血浆ACTH、血清IL-6、SIL-2R及FBG浓度高,血小板5-HT浓度低(均P<0.01和<0.05).(2)治疗后,合用帕罗西汀组的HAMD分、HAMA分、ACTH、IL-6以及糖代谢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常规组.(3)患者组的HAMD减分率与ACTH变化率(r=0.37)及IL-6变化率(r=0.40)均呈正相关,HAMA减分率与ACTH变化率(r=0.41)呈正相关(均P<0.01);FBG下降率与HAMD(r=0.39, P=0.00)、ACTH(r=0.29,P=0.01)变化率均呈正相关;2PBG的下降率(r=0.31,P=0.01)和HbA1c的下降率(r=0.26,P=0.03)均与HAMA减分率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人格因素和述情方式有明显异常;其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一些内分泌、免疫、神经介质指标的变化与糖代谢指标的变化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常规治疗加帕罗西汀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及免疫、内分泌、神经递质及糖代谢的部分指标.
孙学礼刘涛生唐莉方向明叶海燕王珩杨昆
关键词:ACTHHAMAHAMD帕罗西汀分率心理因素
拜唐苹对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影响被引量:2
2000年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 (RCT) ,对 90例DN患者分层为微量 (DN1 )和大量 (DN2 )白蛋白尿组 ,控制其影响因素 ,采用拜唐苹治疗 1 2周 ,测定尿白蛋白等级。结果 :拜唐苹能改善DN的尿白蛋白排量 (P <0 0 5)。结论 :拜唐苹可用于DN的治疗 。
方向明王蓬华金敏
关键词:拜唐苹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
一种带电子显示文字和语音提醒功能的服药盒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电子显示文字和语音提醒功能的服药盒,属于服药盒领域。该带电子显示文字和语音提醒功能的服药盒,包括盒体组件、盒盖组件和告警提示组件。盒体组件包括盒子主体,盒子主体内部均匀开设有若干容置槽。盒盖组件包括...
杨白林谯艳王玉容方向明黄婧
文献传递
羟乙膦酸钠治疗2型糖尿病并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观察
2002年
目的 观察羟乙膦酸钠 (邦特林 )对 2型糖尿病并绝经后骨质疏松 (MO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化改变 ,探索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病例 38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 19例 ,对照组采用碳酸钙口服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邦特林口服 ,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血尿生化改变。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在抑制骨吸收方面优于对照组 ,对骨形成亦有一定作用。结论 邦特林对糖尿病并骨质疏松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方向明赖小娅张耀冯晓静
关键词:羟乙膦酸钠糖尿病骨质疏松
甲亢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
2002年
目的 探索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甲亢的方法 ,并与传统的常规外科手术比较。方法 筛选甲亢病例共 73例 ,分为介入组 38例 ,手术组 35例 ,治疗后观察疗效、并发症。结果 介入组 37例痊愈 ,复发 1例 ;手术组 32例痊愈 ,复发3例 ,发生并发症 6例。结论 介入治疗较手术治疗具有安全、微创、并发症少、康复迅速等优点 。
王东方向明刘启榆宋中金赵平武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介入疗法栓塞疗法
甲巯咪唑黄芪注射液治疗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41例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Graves病 ,GD)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在不同治疗情况下的变化以及全身反应。方法 :GD患者 12 3例 ,随机分为甲亢灵组、甲巯咪唑组及甲巯咪唑联合黄芪组 ,每组 41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3个月监测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甲状腺功能、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MA)及T淋巴细胞亚群 ,并进行对照。结果 :甲巯咪唑组控制甲状腺功能疗效明显 ,但对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不大 ,而联合黄芪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改善 ,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恢复 ;甲亢灵组疗效不明显。结论 :甲巯咪唑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GD有利于患者免疫功能恢复 ,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
方向明叶文春
关键词:GRAVES病T淋巴细胞亚群干预治疗
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62例绝经后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注射液(ZOL)治疗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2DM)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62例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6个月;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腰椎L1-4、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华氏三角区;原装进口试剂盒检测血清中骨钙素(BGP)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肾功能及血钙、血磷;对比治疗前后腰椎L1-4、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华氏三角区的骨密度(BMD)及治疗前后血清中血钙(Ca)、血磷(P)、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测定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 ZOL治疗6个月后,腰椎L1-4、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华氏三角区的BMD均较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GP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AL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Ca)、血磷(P)保持平稳,无明显变化(P>0.05);VAS评分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注射液(ZOL)治疗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2DM)骨质疏松患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方向明王玉容叶文春黄婧高莉
关键词:唑来膦酸糖尿病骨质疏松骨钙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绝经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