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怡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中毒
  • 2篇护理
  • 1篇单侧
  • 1篇单侧肺
  • 1篇单侧肺通气
  • 1篇导管
  • 1篇地震
  • 1篇血药
  • 1篇血药浓度
  • 1篇药浓度
  • 1篇预后
  • 1篇灾害护理
  • 1篇蛰伤
  • 1篇输液
  • 1篇输液器
  • 1篇气道
  • 1篇气道管理
  • 1篇气管
  • 1篇气管插管
  • 1篇气管导管

机构

  • 5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5篇戴怡
  • 4篇蒋臻
  • 3篇唐荔
  • 2篇许树云
  • 2篇陈传熹
  • 1篇张志
  • 1篇胡海
  • 1篇姚蓉
  • 1篇曹钰
  • 1篇周亚雄
  • 1篇陈金刚
  • 1篇高永莉
  • 1篇凌坤
  • 1篇姚莉

传媒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白细胞计数早期评估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价值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对于早期评估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例中毒24h内APP患者入院时的一般资料、外周血WBC计数和血浆百草枯(PQ)浓度。计算PQ中毒严重指数(SIPP),根据SIPP将患者分为3组[A组:SIPP<10(h·mg·L^(-1));B组:10(h·mg·L^(-1))≤SIPP≤50(h·mg·L^(-1));C组:SIPP>50(h·mg·L^(-1))],比较各组间WBC计数及60d病死率,并分析WBC计数与SIPP的相关性,比较二者评估预后的价值。结果:死亡患者就诊时WBC计数高于存活患者[(20.31±9.84)×10~9/L vs.(11.08±4.98)×10~9/L,P<0.05],SIPP水平越高组WBC计数越高(P<0.05),WBC和SIPP具有相关性(r=0.323,P<0.05),WBC和SIPP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和0.948(P<0.05),WBC截断值为14.37×10~9/L时预测死亡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30%和80.20%,SIPP截断值为7.61(h·mg·L^(-1))时预测死亡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09%和88.12%。结论:外周血WBC计数对于早期评估APP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需结合其他指标(如乳酸)综合判断。
蒋臻陈金刚曹钰周亚雄胡海姚蓉戴怡陈传熹许树云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白细胞血药浓度预后
926例蜂蛰伤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9
2015年
目的分析蜂蛰伤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特征,为预防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2009至2013年收治的926例蜂蛰伤病例资料,对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预后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926例病例中男性453例,女性473例;平均年龄(37.4±18.4)岁;黄蜂蛰伤325例,蜜蜂蛰伤111例,不明蜂类蛰伤490例;蛰伤部位以头面颈部最常见(发生率52.16%);各月份均有蜂蛰伤病例,但主要集中在7~11月,占80.89%;一天中发生于12∶00~18∶00时间段的锋蛰伤最多(531例),其次为6∶00~12∶00时间段(212例),18∶00~次日6∶00时间段最少(183例)。每名患者平均有(2±1)项伴随症状,局部疼痛(77.32%)、红肿(74.73%)、瘙痒(29.16%)为前3位症状;实验室检查以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19.98%)、白细胞计数升高(19.65%)、尿素升高(18.03%)以及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0.04%)最常见;12.20%患者需住院治疗,其中死亡3例,病死率0.32%。结论蜂蛰伤7~11月易发,蛰伤部位以头面颈部多见,治疗上主要关注过敏反应及肾、肝等靶器官功能损害,以减少病死率。
陈传熹蒋臻高永莉张志姚莉凌坤王贵伟许从京戴怡许树云
关键词:蜂蛰伤中毒流行病学
气管插管位移指示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2022年
气管插管是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治疗时气道管理的重要手段。临床上常采用胶带或无弹性布带对牙垫和气管导管进行固定,但因患者谵妄、躁动等情况会导致气管导管发生位移,严重者导致单侧肺通气或非计划拔管。笔者设计了一种气管插管位移指示装置,现介绍如下。
戴怡蒋臻唐荔
关键词:气管导管气管插管急危重症患者非计划拔管气道管理单侧肺通气
汶川地震83例患者的康复期护理
2012年
目的:通过分析汶川地震后ICU(Intensive Care Unit)收治伤员的类型特点,探讨灾后重症伤员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汶川地震后华西医院金卡ICU收治83例地震伤员的性别、年龄及受伤类型。结果:ICU收治伤员的平均年龄(59.48±19.83)岁,受伤类型中以四肢骨折最多,其次为脑外伤及胸部外伤,并发疾病中以肺部感染为主,护理的伤员平均年龄偏大,具体的护理类型多样化。结论:灾后伤员护理应以专科护理为基础,以心理护理及康复锻炼为重点,尽可能的为伤员建立信心,恢复生活能力。
戴怡唐荔
关键词:地震灾害护理
新型双插头式输液器的设计与应用
2016年
临床急危重症患者常需要连续输注多种药物,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存在配伍禁忌,因此,输完一种药物后需要进行冲管后才能放下一组药物;但现有的双插头式输液器上没有相应标识,造成护理人员不能迅速地判断分装袋内的液体是药物还是冲管液,可能导致不冲管或过度冲管,并且耽误时间、增加工作量。
戴怡唐荔蒋臻
关键词:输液器开关设计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