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志刚 作品数:117 被引量:331 H指数:11 供职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 农业部畜禽牧草种质资源保护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经济管理 更多>>
一种清洗植物种子表面残留的有毒物质的冲洗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提供一种清洗植物种子表面残留的有毒物质的冲洗装置,它包括进水管、开有出水孔的置物腔和集水装置,置物腔安装在集水装置内,其上端开口并与进水管的下端相连通,集水装置的下端设有用于排出积水的排水管。其中进水管与水龙... 粟建光 温岚 龚友才 戴志刚 陈基权 马兰文献传递 一种黄麻InDel分子标记及开发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分子标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黄麻InDel分子标记及开发方法与应用。这些分子标记可用于鉴定等位基因多态性,鉴定相同或相关的黄麻属植物,区分黄麻属植物及研究种群中的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也可用于使用统计学方... 杨泽茂 粟建光 戴志刚 陈基权 唐蜻 许英 程超华 刘婵文献传递 人工老化对红麻种子活力及基因组DNA的影响 被引量:5 2012年 以3份红麻种子为材料,对人工加速老化后种子活力变化及基因组DNA的遗传完整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44±1)℃、高湿(95%相对湿度)老化处理后,红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活力下降过程不是等速率的,品种之间存在差异;利用筛选的23对RAPD引物对3份材料的对照和不同老化处理的DNA进行遗传完整性检测,83-20和台农1号的等位基因频率都是100%,未检测到差异;检测到辽55的等位基因频率为100.85%,存在差异,经t-测验差异不显著,表明人工老化对红麻种子基因组DNA的影响不显著,即老化对红麻种质遗传完整性无显著影响。 戴志刚 王凤敏 陈基权 粟建光 龚友才 温岚关键词:红麻 种子活力 基因组DNA 黄麻对溶液中Cr(Ⅵ)的生物吸附效果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2015年 以黄麻粉末吸附处理含Cr(Ⅵ)废水,考察了黄麻不同部位、粒径、p H、初始Cr(Ⅵ)浓度和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动力学和等温吸附研究,利用扫描电镜表征了吸附剂表面形态。结果表明,对于粒径为0.18 mm的黄麻叶,当p H为1,Cr(Ⅵ)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吸附时间为60 min时,可以达到较好的吸附效果;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线方程,饱和吸附量为185.09 mg/g。以黄麻叶处理含Cr(Ⅵ)废水价格低廉、高效、快速,其可用于水体重金属污染修复。 李楠 龚友才 陈基权 温岚 戴志刚 粟建光关键词:黄麻 生物吸附 黄秋葵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 2024年 为更好地利用黄秋葵种质资源,本研究以201份黄秋葵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18个农艺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1份黄秋葵种质资源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样性,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在0.66~1.79之间,10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8.46%~43.51%,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分枝数,最小的是蒴果宽度。相关性分析表明,黄秋葵产量与第一分枝节位、主茎节数,单株果数、果实棱数存在高度相关性;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产量与花蕾黄酮含量具有一定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将13个数量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62.049%,这4个主成分反映了201份黄秋葵材料的主要遗传信息。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四个类群:类群Ⅰ黄酮含量高但产量最低;类群Ⅱ、类群Ⅲ产量高,花蕾和嫩果黄酮含量低,其中类群Ⅱ植株高大且分枝多,类群Ⅲ则反之;类群Ⅳ的果实大且重,但单株果数少,产量较低。可根据不同目的及需求,选择不同类群的材料作为黄秋葵育种亲本加以利用。 康泽培 孙健 张小雨 赵大伟 陈基权 杨泽茂 谢冬微 唐蜻 许英 邓灿辉 程超华 粟建光 戴志刚关键词:种质资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食用黄麻主要药用成分及其药理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22年 黄麻为传统纤维作物,受其他纤维的冲击,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近年来在食用方面的研究和市场应用正在兴起,而药用研究正逐步受到人们关注。文章综述了食用黄麻营养物质、药用成分及其药理功能研究进展,提出黄麻在食品、保健品、医药开发等方面的问题和推广思路,旨在为黄麻开拓新应用领域提供参考。 陈基权 杨泽茂 邓灿辉 刘婵 唐蜻 陈小军 戴志刚 粟建光关键词:药理功能 营养 不同红麻种子耐老化性差异及热稳定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5 2010年 利用10份红麻品种为材料,研究红麻种子在人工老化过程中耐老化差异及其与热稳定蛋白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老化处理程度加深,10份红麻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均逐渐下降,但品种之间有显著差异;(2)热稳定蛋白含量随着老化处理的加深呈现上升的趋势,通过SDS-PAGE电泳显示,辽55在140h老化处理中出现一条差异带,分子量为62.8kD,其他9个品种各个处理间未出现差异带。10份红麻品种在老化过程中,辽55最耐老化,在辽55中发现的热稳定蛋白可能与红麻品种的耐老化性及种子活力的丧失有关。 王凤敏 粟建光 龚友才 戴志刚 陈基权 郑海燕 李燕关键词:红麻 种子 耐老化 热稳定蛋白 黄麻吸附重金属Cr(Ⅵ)专用种质筛选 被引量:3 2014年 首次以国内外23个代表性黄麻种质为研究对象,用主茎嫩梢和一、二级分枝嫩梢制成天然重金属吸附剂,测定其对溶液中Cr(Ⅵ)离子的去除率,并对与黄麻吸附能力及产量密切相关的功能性状:生育期动态、株高、分枝习性、各级分枝嫩梢的产量进行调查、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黄麻种质制成的生物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能力不同,去除率在85.25%~96.88%之间;不同级次分枝嫩梢的产量及对Cr(Ⅵ)的去除率不同;种质间除出苗速度外所有调查性状均存在较大差异;去除率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从产量和去除率方面综合考虑,J001和J011 2个种质表现优良,适宜作为吸附重金属专用品种推广种植。 李楠 龚友才 陈基权 温岚 戴志刚 粟建光关键词:嫩梢 黄秋葵嫩果多糖含量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2021年 植物多糖是具有保健功能的生物活性成分,黄秋葵鲜嫩果具有很高的多糖含量。对黄秋葵多糖含量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挖掘相关基因位点,可以为利用分子育种手段培育高多糖黄秋葵新品种奠定理论和材料基础。对180份黄秋葵种质进行GBS建库测序(Genotyping by sequencing, GBS),结合多环境下黄秋葵多糖含量的表型数据进行全基因组范围的关联分析,以明确与多糖含量显著关联的SNP位点,挖掘位点附近可能与多糖含量相关的基因。通过4个环境共检测到46个显著关联的SNPs位点,其中Cluster1671-67622和Cluster86-210279位点至少在两个环境下稳定出现。在这2个显著关联的位点附近的100 Mb区域内发掘出黄秋葵多糖含量性状关系密切的候选基因,经过分析筛选确定UGT-糖基转移酶和MYB转录因子为候选基因。UGT-糖基转移酶和MYB转录因子与黄秋葵嫩果中多糖的合成、积累和分解紧密相关。本研究结果为阐明多糖的遗传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亦为黄秋葵嫩果多糖含量的遗传改良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戴志刚 孙健 程玉静 陆旭鹏 李世玉 谢冬微 粟建光关键词:多糖含量 GWAS SNP 候选基因 繁殖群体量及种子老化对红麻种质遗传完整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18年 利用形态标记和分子标记的方法,分析了红麻繁殖群体量和种子老化对种质遗传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繁殖群体200株和150株,其遗传完整性优于100株和50株,初步得出红麻种质适宜繁殖群体量为150~200株;种子老化可导致库存种质原样本的有效群体下降,当种子发芽率低于70%或库存样本有效数量低于入库数量一半时,应及时进行繁殖更新,种子发芽率降低对种子基因组的遗传完整性没有影响。 戴志刚 王凤敏 杨泽茂 卢瑞克 粟建光关键词:红麻 繁殖群体 种子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