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佳琳

作品数:70 被引量:164H指数:7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攻关计划贵州省省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5篇政治法律
  • 3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8篇带绦虫
  • 38篇绦虫
  • 26篇基因
  • 17篇牛带绦虫
  • 16篇克隆
  • 15篇原核表达
  • 15篇基因克隆
  • 12篇生物信息
  • 12篇猪带绦虫
  • 12篇免疫反应
  • 12篇免疫反应性
  • 11篇亚洲带绦虫
  • 11篇生物信息学
  • 9篇亚洲牛带绦虫
  • 9篇免疫
  • 8篇免疫学
  • 8篇法医
  • 6篇生物信息学分...
  • 5篇免疫学分析
  • 5篇法医学

机构

  • 48篇贵阳医学院
  • 15篇贵州医科大学
  • 11篇中山大学
  • 6篇上海市黄浦区...
  • 3篇贵阳市妇幼保...
  • 2篇贵州大学
  • 1篇毕节学院
  • 1篇贵州省疾病预...
  • 1篇遵义医科大学

作者

  • 69篇戴佳琳
  • 53篇黄江
  • 31篇廖兴江
  • 21篇王杰
  • 12篇申萍香
  • 11篇周灵贵
  • 10篇郎书源
  • 10篇王宇
  • 9篇胡旭初
  • 9篇夏冰
  • 8篇刘玉江
  • 6篇万昌武
  • 6篇张红玲
  • 6篇余新炳
  • 6篇黄映康
  • 5篇林燕
  • 5篇杜武英
  • 4篇江楠
  • 4篇李波
  • 4篇汪元河

传媒

  • 16篇中国公共卫生
  • 7篇中国人兽共患...
  • 5篇贵阳医学院学...
  • 4篇中国寄生虫学...
  • 4篇贵州医药
  • 4篇贵州医科大学...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医院用药...
  • 2篇中国法医学杂...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药房
  • 1篇数理统计与管...
  • 1篇法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药学服务与研...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8篇2012
  • 4篇2011
  • 13篇2010
  • 15篇2009
  • 3篇2008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中心运行机制的探讨
2008年
我院首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过1年多的建设,在运行机制方面积累计了一定的经验。通过总结和探讨中心的运行机制,为进一步加强对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建设和发展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中心提供借鉴。
廖兴江黄江戴佳琳周灵贵申萍香李建华
关键词:教学质量
亚洲牛带绦虫肌动相关蛋白基因克隆及表达
2009年
目的对亚洲牛带绦虫(Taenia saginata asiatica)成虫肌动相关蛋白2/3复合体亚单位4(Actin relatedprotein2/3complex subunit4)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和免疫学研究。方法以亚洲牛带绦虫cDNA文库中肌动相关蛋白2/3复合体亚单位4的已知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殊引物,进行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在CaCl2制备的感受态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经过异丙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目的基因表达,表达产物经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鉴定。由于蛋白在包涵体表达,故通过N-十二烷基肌氨酸钠(SKL)法纯化获得纯化重组蛋白并用蛋白印迹(Western-blotting)进行免疫学分析。结果PCR、双酶切及DNA测序结果均表明,pET-28a(+)-Arp2/3重组质粒构建成功。SDS-PAGE结果表明,基因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包涵体中表达,经过包涵体沉淀的溶解、重折叠和离子交换层析方法获得高纯度蛋白。重组蛋白能识别亚洲牛带绦虫患者及牛带绦虫患者血清,表明该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性。结论成功克隆亚洲牛带绦虫肌动相关蛋白2/3复合体亚单位4基因,表达和纯化得到了该基因的重组蛋白并且证明该基因具有免疫反应性,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提供条件。
王杰戴佳琳黄江吴璇廖兴江杜武英郎书源
关键词:亚洲牛带绦虫基因克隆免疫反应性
亚洲带绦虫膜联蛋白B3基因免疫学特性分析及组织定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对重组表达的亚洲带绦虫膜联蛋白B3(Annexins B3)基因得到的蛋白进行免疫学初步研究及组织定位。方法将构建在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的Annexins B3基因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进行免疫学分析,间接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定位,荧光显微镜下曝光观察结果。结果诱导表达并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可被亚洲带绦虫、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感染的病人血清识别。免疫组化显示,该基因的组织定位在亚洲带绦虫成虫的表膜。结论该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反应性,组织定位于表膜,说明该基因是维持成虫在宿主消化道厌氧环境中能量代谢平衡的关键分子和介导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潜在的疫苗候选抗原分子。
戴佳琳蓝磊黄江
关键词:亚洲带绦虫免疫反应性
猪带绦虫成虫EF-1基因生物信息分析及原核表达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分析和预测猪带绦虫成虫延伸因子(elongation factor-1,EF-1)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域特性,并进行原核表达。方法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网站及工具进行序列分析、预测其编码的延伸因子的理化特性、抗原表位、翻译后的修饰、功能域、亚细胞定位、拓扑结构、二级结构、三维空间构象等,将其编码区序列克隆岛原核表达载体pET-28 a(+)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结果该基因全长1 657 bp,编码区为186~1 533 bp,编码448个氨基酸,为全长基因;无跨膜区,具有多个磷酸化位点,蛋白的理化性质稳定,理论分子量为49 011.5 Da;没有质体、线粒体定位序列;十二烷基-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表达成功。结论发现猪带绦虫成虫延伸因子基因,成功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
刘玉江戴佳琳黄江王宇
关键词:猪带绦虫生物信息原核表达
猪带绦虫乳酸脱氢酶基因的序列分析、克隆表达和免疫学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猪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识别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分析和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并对其进行克隆表达和免疫学特性研究。方法利用NCBI和ExPASy中有关基因、蛋白的序列和结构信息分析工具,结合其它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包,从猪带绦虫成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中识别乳酸脱氢酶A(TsLDH-A)的基因及其编码区,分析、预测该基因编码的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并将TsLDH-A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纯化后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进行免疫学分析。结果该基因全长1 332bp,编码331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物种LDH-A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可达54%,具有乳酸脱氢酶保守结构域。其编码的蛋白理论分子量为3 5461.1Da,有3个跨膜区和多个磷酸化位点,蛋白的理化性质较稳定。预测有4个主要的B细胞抗原表位,L-乳酸脱氢酶活化位点之一的His192包含于表位190-199aa中。酶催化位点的3个关键氨基酸在空间结构上相互靠近。PCR、双酶切及DNA测序结果均表明重组质粒pET-28a(+)-TsLDH-A构建成功。SDS-PAGE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表达,经亲和层析获得了高纯度蛋白。重组蛋白能被TsLDH-A重组蛋白免疫的SD大鼠血清、感染了猪带绦虫的病人血清及猪血清识别,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结论应用生物信息方法从猪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筛选出了TsLDH-A的全长序列并预测得到其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方面的信息,该基因可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获得具有免疫学活性的表达。
杜武英黄江胡旭初余新柄徐劲廖兴江戴佳琳
关键词:猪带绦虫克隆表达免疫学特性
组织蛋白酶C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人冠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检测组织蛋白酶C(CTSC)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人冠状动脉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两者在冠心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收集贵州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中心2018年10月~2019年12月的52例冠心病死亡案例的冠状动脉作为冠心病组,以同期25例无任何心脏疾病的意外死亡案例作为对照组。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情况和血管内膜斑块形成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TSC和TNF-α的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CTSC及TNF-α在细胞内的表达及定位。结果:HE染色见对照组冠状动脉内膜光滑平整、无增厚,管腔未见狭窄;冠心病组中血管内膜不规则增厚、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膜明显受压变薄,管腔呈不同程度偏心性狭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TSC和TNF-α在冠心病组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TSC和TNF-α均在泡沫细胞胞质中表达,且其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TSC和TNF-α在冠心病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2=0.743,P<0.05)。结论:CTSC在冠状动脉组织中的表达上调可能促进了TNF-α的表达,从而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张琼万昌武于燕妮夏冰刘江金张桥军李竹王承飞戴佳琳王杰
关键词:冠心病肿瘤坏死因子Α动脉粥样硬化
亚洲牛带绦虫泛素缀合酶基因及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分析和预测亚洲牛带绦虫泛素缀合酶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特性,用于指导其生物学功能的实验研究。方法利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和瑞士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的蛋白分析专家系统中有关基因和蛋白的序列和结构信息分析的各种工具,结合其它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包,如VectorNTIsuite,从亚洲牛带绦虫成虫cDNA质粒文库中识别出泛素缀合酶基因及其编码区,分析、预测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理化特性、翻译后的修饰位点、功能域、亚细胞定位、拓扑结构、二级结构等。结果该序列为全长基因,编码区为76bp-537bp,编码154个氨基酸。该序列为泛素缀合酶基因同源序列。其编码蛋白的理论分子量为17397.1,亚细胞定位在细胞核。预测该蛋白无跨膜区。与吸虫属的泛素缀合酶进化关系最近。结论应用生物信息方法从亚洲牛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筛选出了亚洲牛带绦虫泛素缀合酶cDNA全长序列并预测得到其结构与功能方面的信息。
廖兴江戴佳琳周灵贵申萍香黄江黄艳胡旭初
关键词:亚洲牛带绦虫CDNA生物信息学
亚洲带绦虫包虫诊断抗原P-29基因克隆表达
2009年
目的识别亚洲带绦虫包虫诊断抗原P-29(Hydatid disease diagnostic antigen P-29)的已知序列并行克隆和蛋白表达及免疫学研究。方法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工具序列分析后以亚洲带绦虫成虫包虫诊断抗原P-29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重组后的蛋白用His-镍蛋白纯化柱纯化,纯化的重组蛋白用蛋白印迹进行免疫学分析。结果重组体构建成功并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破包涵体纯化蛋白并得到高纯度的蛋白,且该重组蛋白可被亚洲带绦虫及牛带绦虫病人血清识别,表明其具有免疫反应性。结论亚洲带绦虫成虫包虫诊断抗原P-29可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获得具有免疫活性的高效表达。
周灵贵戴佳琳黄江廖兴江胡旭初余新炳申萍香郎书源
关键词:亚洲带绦虫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免疫反应性
亚洲带绦虫膜联蛋白B3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识别亚洲带绦虫新基因,分析和预测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特性,为其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网站及工具进行序列分析、预测其编码的膜联蛋白B3的理化特性、抗原表位、翻译后的修饰、功能域、亚细胞定位、拓扑结构、二级结构、三维空间构象、进化树等。结果该基因全长1176 bp,编码区为70~588 bp,编码173个氨基酸,为全长基因;无跨膜区;具有多个磷酸化位点和B细胞线性表位;蛋白的理化性质稳定,理论分子量为19339.7;没有质体、线粒体定位序列;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结论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亚洲牛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识别出了亚洲牛带绦虫成虫膜联蛋白B3基因,并对其所编码的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进行预测。
黄映康戴佳琳黄江廖兴江申萍香郎书源周灵贵
关键词:亚洲牛带绦虫CDNA生物信息学
猪带绦虫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学初步研究
目的通过对猪带绦虫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表达,对其免疫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从猪带绦虫成虫cDNA质粒文库中筛选出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经过双酶切、PCR鉴...
戴佳琳黄江廖兴江江楠王宇刘玉江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