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玉 作品数:23 被引量:105 H指数:7 供职机构: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生物学 水利工程 更多>>
大生活用海水的厌氧生物处理过程研究 被引量:4 2004年 文章研究了大生活用海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海水盐度、水温、有机负荷、水力停留时间等因素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厌氧塘对大生活用海水中 COD,TKN,NH3- N ,TP的净化效果分别可以达到 5 0 %、30 .4 %、 2 4 .9%和 2 2 .5 %。温度对厌氧塘的去除率有较大的影响 ,随着温度的上升 ,厌氧塘对污染物的去除率提高。厌氧塘能够经受一定盐度变化的冲击和有机负荷的冲击 ,其水力停留时间以 1 0 d为宜。在污水中海水比例为36 %时 ,经过培养驯化 ,厌氧塘中的优势耐盐细菌以假单胞菌属、索氏甲烷杆菌属、硝酸盐还原菌。 张雨山 王静 张秀芝 寇希元 成玉 单科 姜天翔 苗英霞关键词:大生活用海水 海水盐度 厌氧塘 厌氧菌 厌氧生物处理 MBR处理高含盐量污水的短程硝化反硝化现象及影响因素研究 随着沿海城市海水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含盐污水,成为不可忽视的污染源。小区、岛屿、船舶和舰艇排放的冲厕海水和其他污水含有很多的有机氮和无机氮化合物,过多的含氮化合物进入海洋将恶化海水质量,加速海水富营... 成玉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 短程硝化反硝化 文献传递 小球藻对海水冲厕污水的净化作用及其产油性能研究 2014年 以海水冲厕污水作为培养液培养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研究了小球藻的生长及其对海水冲厕污水中氮、磷和有机物的净化作用,并对小球藻细胞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球藻在以海水冲厕污水作为培养液时,其生长速率和生物量与在BG11培养液中生长时相比明显较低;小球藻能够有效吸收海水冲厕污水中的氮、磷,12d时对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7.9%和98.2%;采用海水冲厕污水培养出的小球藻细胞总脂含量达到33.03%,其脂肪酸组成与采用BG11培养的相比略有变化,总体以C16和C18为主,符合作为生物柴油生产原料的要求。 邱金泉 成玉 张晓青 王静 张雨山关键词:小球藻 海水冲厕污水 响应面法优化改性砂吸附海水中氨氮的条件 被引量:4 2017年 采用石英砂负载壳聚糖吸附去除污染海水中的氨氮,并进行SEM、FTIR表征分析。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pH值、改性砂投加量、改性砂粒径3个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及交互作用,并建立改性砂吸附氨氮的多元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为:改性砂投加量>溶液pH值>改性砂粒径,最适宜吸附条件为:pH=7.08,投加量77.4 g/L,粒径0.8 mm,此条件下氨氮的去除率为78.86%,与预测值相符。 赵瑾 王文华 成玉 姜天翔 王静关键词:氨氮 响应面法 大生活用海水水质标准研究 被引量:7 2005年 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海水直接利用技术作为重要的开源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生活用海水技术是海水直接利用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代替沿海地区35%左右的生活用水。近年来,随着大生活用海水技术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建立《大生活用海水水质标准》。论文对大生活用海水的浊度、色度、BOD 5、氨氮含量、合成洗涤剂含量、溶解氧含量、大肠菌群数、悬浮性固体等指标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我国大生活用海水水质标准建议。 张雨山 王静 成玉 单科 姜天翔关键词:大生活用海水 冲厕 水质标准 响应面法优化石英砂负载壳聚糖去除海水中磷的吸附条件 被引量:1 2017年 以壳聚糖为改性剂,采用共混沉降法制成石英砂负载壳聚糖改性滤料,进行净化海水中磷的静态吸附试验,并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分析投加量、p H值、反应时间对磷酸盐去除率的影响及交互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改性砂对磷酸盐的饱和吸附量为0.019 8 mg/g,是石英砂的5.7倍;吸附过程均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反应过程中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作用共同存在。各因素对磷酸盐去除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依次为:投加量>p H值>反应时间,吸附去除磷酸盐的最佳条件为:投加量13 g/L,p H值为7.16,反应时间26 h,该条件下磷酸盐去除率为99.14%,与预测结果基本一致。 赵瑾 王文华 姜天翔 成玉 王静 张雨山关键词:石英砂 壳聚糖 磷 响应面法 磷酸铵镁沉淀与沸石吸附组合工艺处理海水中的氨氮 被引量:7 2015年 大量陆源营养物质的输入是导致我国近岸海域富营养化问题的主要原因,传统生化法对海水中氮磷处理能力有限,天然沸石凭借较强的选择性离子交换性能已成为一种较为经济和高效的水处理材料。本研究通过穿透实验考察了天然沸石对海水中氨氮的动态吸附性能,采用磷酸铵镁(MAP)沉淀和沸石吸附组合工艺对海水中氨氮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天然沸石吸附氨氮达平衡时间随过滤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滤层高度的增加而增大,Logistic模型能较好反映天然沸石对海水中氨氮的动态吸附过程。MAP沉淀法与沸石吸附法联用可以将海水中氨氮含量降低至较低水平,适宜的滤柱过滤条件为:滤速20L/h,滤层高度100cm。通过焙烧或Na Cl浸洗处理能够恢复天然沸石对海水中氨氮的吸附能力,300℃焙烧2h和1.5mol/L Na Cl溶液浸洗24h条件下的再生率分别为99.38%和122.22%。 王文华 张晓青 邱金泉 司晓光 成玉 王静 张雨山关键词:磷酸铵镁 沸石 氨氮 复合铁镁絮凝剂制备及海水净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氧化法制备聚合硫酸铁镁絮凝剂(PFMS),对PFMS的结构和Fe(Ⅲ)活性分布进行分析,并将PFMS用于近岸海水净化处理,考察了投药量、海水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与自制聚合硫酸铁絮凝剂(PFS)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PFMS在制备过程中生成了新的聚合物形态,能有效去除污染物;对海水中浊度、UV254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5%和52%;PFMS对pH值有较宽的适用范围,但在酸性条件下,更利于UV254的去除;PFMS处理海水的絮凝效果优于PFS。 张秀芝 王静 郝建安 成玉 张雨山关键词:絮凝 投加有效微生物强化CAST反应器处理含盐废水 被引量:7 2012年 将4株耐盐净污菌引入到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反应器中,构成新型的生物强化CAST含盐废水处理系统。试验表明,在8 h的周期运行工艺中,当耐盐净污菌形成稳定的优势菌群后,可显著提高CAST对COD的去除率,去除率达到90%以上,提高了20%左右;生物强化CAST也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能力,其对氨氮的去除率为95%左右、对总氮的去除率为65%左右、对总磷的去除率在30%~75%之间。生物强化CAST主反应池的MLSS值在2 500~4 500 mg/L之间变化。 张雨山 王静 任华峰 成玉 张晓青 张爱君 赵谨关键词:含盐废水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 耐盐菌 磷酸铵镁(MAP)沉淀法处理低浓度氨氮污海水 被引量:21 2014年 大量氮磷营养物质排入海湾,引起了富营养化、赤潮等一系列海洋污染问题,污海水中氮磷处理技术研究已引起人们的重视。磷酸铵镁化学沉淀法具有可同时脱除氨氮和磷酸盐,但还未应用于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尤其是污海水中氨氮的处理。本文采用磷酸铵镁(MAP)化学沉淀法对污海水中氨氮进行处理实验研究,利用污海水中大量存在的Mg2+,以Na2HPO4作为沉淀剂,探讨了初始反应体系pH值、PO43/NH4+投配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氨氮脱除效果的影响。结合沉淀结晶物XRD和SEM分析,确定了MAP沉淀法处理污海水中氨氮的最佳反应条件:初始反应体系pH值为9.5~10.5,PO43/NH4+投配比为1.1/1,反应时间为40 min。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随着氨氮初始浓度的增大,氨氮去除率逐渐增大,当进水氨氮浓度为12 mg/L时,氨氮去除率达到42.80%。 王文华 张晓青 邱金泉 成玉 张雨山 王静关键词:磷酸铵镁 低浓度氨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