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安

作品数:12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诉讼
  • 4篇刑事
  • 4篇无罪
  • 4篇无罪辩护
  • 4篇辩护
  • 3篇刑事诉讼
  • 2篇实证
  • 2篇实证分析
  • 2篇送达
  • 2篇送达制度
  • 2篇诉讼法
  • 2篇诉讼文书
  • 2篇律师
  • 2篇法律
  • 1篇逮捕
  • 1篇逮捕必要
  • 1篇逮捕必要性
  • 1篇独立量刑程序
  • 1篇刑事和解
  • 1篇刑事诉讼法

机构

  • 7篇四川大学
  • 6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学院

作者

  • 11篇成安
  • 3篇衡静
  • 1篇苏镜祥

传媒

  • 3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求索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四川警官高等...
  • 1篇宜宾学院学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西华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3
  • 2篇200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罪辩护论——侧重于中国实践的考察
作为被告人基本权利的重要体现和维护被告人权利的基本手段,刑事辩护制度是实现刑事法治的重要保障和标志,无论是国际刑事司法准则还是国内刑事司法制度都高度认可。其中,无罪辩护作为刑事辩护的典型、极端形态,也引起了刑事诉讼及律师...
成安
关键词:刑事诉讼无罪辩护司法实践
诉讼法律制度移植冲突论被引量:2
2007年
本文从诉讼法律制度可否移植、是否应当移植这一关于制度移植的基本问题入手,在得出法律制度包括诉讼司法制度移植重点在于移植必然遭遇具体制度或操作问题上的难题的结论基础上,重点论述了诉讼法律制度移植中不可回避的四大问题和困难,通过大量具体例证的阐释说明,一方面展现中国诉讼法律制度移植的现状,一方面更力图表明诉讼法律制度移植应着重关注的要点。
衡静成安
关键词:文化冲突
刑事诉讼中律师拒证决策的博弈分析
2015年
律师具有经济学中经济主体的特点,运用经济学中的博弈学理论对律师法律行为决策进行研究具有可行性。在有律师参与的刑事诉讼活动中,当律师从被告人处获知的信息是案件的重要证据时,律师是否基于对被告人权益的维护以及律师执业权来对抗司法机关命其作证的要求,这种行为选择的过程体现了律师、被告人、司法机关三方的博弈。通过博弈模型分析表明,律师拒绝作证是其从自身利益出发而做出的最优策略;在立法中确认律师拒证权则更加具有合理性。
衡静成安
关键词:拒证权博弈
诉讼文书送达制度论被引量:3
2003年
作为一个程序性、技术性的问题,送达因其琐碎,无论是在立法还是司法以及学术界都缺乏足够的关注。送达活动,作为诉讼程序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微观意义上,有着其独立的内在价值。本文正是基于送达的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以我国的诉讼文书送达制度为基点,比较研究法、德、美、意、日和我国的送达制度,之后着眼于我国现行送达制度,对其现状进行一番反思与送达难的原因剖析,论证分析了我国送达制度的重建与完善的举措。
成安
关键词:送达制度诉讼文书程序性诉讼程序
检察机关民事起诉权的设置与限制被引量:1
2002年
中国检察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是整个司法制度研究的重点难点问题。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角色定位应当得以修正,在实践中造成负面影响的监督性干预不应强化。借鉴各国的经验,正面建立检察机关以国家公益人身份提起民事诉讼的制度是具有合理性的可取之法。
衡静成安
关键词:检察机关民事起诉权检察制度民事诉讼人民检察院
质疑“捕前和解”——兼论侦查阶段刑事和解定位被引量:1
2011年
作为基于政治/政策立场的改革方案,刑事和解具有路线正确的性质和解决问题的功能主义潜质,但是,在将其引入现有诉讼制度结构中时,必须关注它的合法性及与现有制度在功能上的契合性。"捕前和解"就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刑事和解的实体性质与逮捕的程序保障性质无法兼容,审查逮捕的制度定位和结构设计也没有将被害人作为结构性主体纳入其中,导致其在合法性和功能契合性方面都存在疑问。
成安苏镜祥
关键词:刑事和解逮捕必要性审查逮捕
变与不变:新《刑事诉讼法》对无罪辩护的影响
2015年
刑事诉讼制度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对刑事司法实践带来较大的冲击和影响,无罪辩护也不例外。2012年再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对辩护制度、证据制度和诉讼程序均进行了重大变革,可以预期这些制度变化将会对无罪辩护实践产生深刻影响。尽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无罪辩护的影响尚未充分表现,但初步分析表明,其对无罪辩护率、无罪辩护机制和无罪辩护效果都带来了较明显的积极影响。当然,这种积极影响不仅依赖制度本身的变革,还需要诉讼理念革新、司法改革成功及相关配套措施到位的保障。
成安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无罪辩护
无罪辩护效果实证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辩护效果是考察无罪辩护的重要指标。实证研究表明,无罪辩护效果可能表现为侦查阶段的销案,起诉阶段的不诉和审判阶段的无罪判决、撤诉等,呈现出独特的中国面貌。一方面,由于无罪处理制度空间狭小及不当的辩护策略等因素使得我国的无罪辩护效果很差,无罪辩护意见很难被官方采纳,其中以无罪判决尤为明显;另一方面,律师的努力和官方在法律与外部压力之间的能动作用,使得无罪辩护对刑事案件的处理产生一定影响,表现为对起诉阶段案件定性及审判阶段量刑的影响。
成安
关键词:无罪辩护实证
论辩护律师参与量刑制度被引量:2
2010年
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我国拟建立一种抗辩平等的诉讼模式,但事实证明这种模式下的我国律师在辩护上并没有与检察机关实现对抗。庭审控辩对抗理应包括定罪与量刑,然而庭审只有定罪,不公开对量刑进行辩论,由法官通过办公室协商、庭外非正式调查及采纳意见完成,辩护律师对量刑不管是在庭审前的建议或是在庭审中的答辩均影响甚微。辩护律师在量刑建议上的缺位,不仅直接影响刑事被告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影响了罪刑法定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实施,阻碍了我国诉讼的公开化及透明化的建设进程,必须予以重新构建,让辩护律师有效参与量刑。
成安
关键词:量刑制度独立量刑程序
诉讼文书送达制度论
送达是法定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和法定方式将诉讼文书交收件人并发生一定法律效力的诉讼行为。送达作为一个程序性、技术性的问题,因其琐碎无论是在立法还是司法以及学术界都缺乏足够的关注。然而送达制度,作为诉讼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从...
成安
关键词:诉讼文书送达制度法定程序法律效力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