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夜霞
- 作品数:65 被引量:341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卵巢癌抗独特型抗体6B11的T细胞表位研究
- 目的肿瘤疫苗的研究,旨在激活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统,产生持久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大量的研究表明T淋巴细胞在机体抗肿瘤免疫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对免疫应答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已认识到机体的免疫细胞并不是一一对应于各种抗原,而...
- 程洪艳李巍冯捷昌晓红郭慧方成夜霞付天云叶雪崔恒
- 关键词:卵巢癌抗独特型抗体肿瘤疫苗表位
- 文献传递
- 抗人卵巢癌抗体可变区cDNA的克隆与ScFv的构建和表达及放射免疫显像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为研究小分子抗体作为导向载体的作用 ,制备抗人卵巢癌单克隆抗体COC183B2 的单链抗体 (sin glechainFv ,ScFv) ,并进行放射免疫显像 (radioimmunoimaging ,RII)。 方法 :利用PCR技术从COC183B2 杂交瘤细胞中扩增COC183B2 重链可变区基因 (VH)和轻链可变区基因 (VL) ,并将其克隆入高效表达载体 pTHA90中。重组子转化大肠杆菌TOP10 ,IPTG诱导表达ScFv融合蛋白 ,经改进氯化亚锡法进行99mTc标记 ,在卵巢癌裸鼠皮下瘤模型上进行RII。结果 :(1)ScFv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获高效表达 ;(2 )改进氯化亚锡法成功进行小分子抗体ScFv99mTc的标记 ,标记率达 98% ;(3)应用99mTc标记ScFv融合蛋白进行RII,肿瘤显像早 ,图像清晰。结论 :应用单链抗体ScFv可改善RII。
- 刘广芝冯捷周萍黄华梁钱和年成夜霞付天云叶雪
- 关键词:卵巢肿瘤放射性核素成像CDNA
- 抗人卵巢癌抗抗独特型抗体杂交瘤细胞系及其单克隆抗体和应用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及细胞工程领域,涉及两种分泌卵巢癌抗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其主要技术特征为以鼠源性抗人卵巢癌抗独特型抗体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运用杂交瘤技术经融合、筛选、反复克隆化,获得稳定...
- 崔恒昌晓红张超冯捷倪俊付天云叶雪程洪艳成夜霞
- 文献传递
- 卵巢癌抗独特型抗体6811 T细胞表位的鉴定
- 目的卵巢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占第2位,而死亡率却高居首位。虽然手术病理分期、肿瘤细胞减灭术和新联合化疗的应用,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有所提高,但由于卵巢癌发生隐匿、缺乏有效的早期诊...
- 李巍张为远崔恒昌晓红成夜霞
- 关键词:卵巢癌生存率抗独特型抗体
- 文献传递
- 人源化6B11抗独特型微抗体的构建及其抗卵巢癌作用的研究
- 崔恒冯捷魏丽惠昌晓红李小平李艺程洪艳祝洪澜杨文兰成夜霞郭慧方付天云叶雪
- 卵巢癌抗独特型微抗体6B11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肿瘤中心近20年关于卵巢癌抗体系列研究的成果之一。采用基因工程技术,以6B11ScFv基因为主要元件构建了双价的抗独特型微抗体,并获得了原核载体的高效表达。实验结果证实微...
- 关键词:
- 关键词:卵巢癌抗独特型微抗体疫苗
- 人卵巢上皮癌细胞原代培养及细胞系BUPH:OVSC-1的建立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为人卵巢上皮癌的研究提供更多体外研究模型 ,确立卵巢上皮癌原代培养的条件 ,建立细胞系。方法 :将 2 5例卵巢上皮癌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或腹水标本进行体外培养 ,比较不同组织培养方法的效果。对所建卵巢癌细胞系的形态学、染色体核型、生长增殖及裸鼠种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建立一套人卵巢上皮癌原代培养方法 ,使其体外培养传代数扩展至 10~ 15代。经原代培养得到一株人卵巢癌细胞系BUPH :OVSC 1,其形态学、染色体核型分析、接种致瘤性的观察结果表明 ,该细胞系符合人体恶性细胞特征。裸鼠种植瘤病理切片该细胞呈肉瘤样细胞形态 ,电镜及角蛋白免疫组化证实其为上皮起源。结论 :应用改良的卵巢上皮癌原代培养方法能改善细胞的体外生存期。BUPH :OVSC 1是一株特殊的人卵巢癌细胞系 ,符合人卵巢肉瘤样癌细胞系的特征 。
- 刘广芝冯捷叶雪付天云成夜霞
- 关键词:细胞系卵巢肿瘤肿瘤细胞原代培养
- 卵巢癌抗独特型微抗体(6811mini)在真核细胞的表达及其特性研究
- 目的对6811mini 进行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研究,并对原核真核两种不同来源的6B11mini 体内外活性进行了比较。方法构建含有卵巢癌抗独特性微抗体6B11mini 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 pSecTag2b/ 6811m...
- 昌晓红成夜霞郭慧方叶雪付天云程洪艳张果崔恒石菁菁
- 关键词:卵巢癌
- 文献传递
- 6B11ScFv-mHSP70融合蛋白诱导抗卵巢癌免疫应答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既往研究证实,6B11抗独特型单链抗体(6B11ScFv)具有模拟卵巢癌相关抗原OC166-9的作用。本文研究6B11ScFv与小鼠热休克蛋白70(mHSP70)构建而成的融合蛋白(6B11ScFv-mHSP70)在体外抗卵巢癌免疫应答,探讨其作为卵巢癌疫苗的可能性。方法以大肠杆菌表达6B11ScFv-mHSP70融合蛋白,经变性复性后纯度达95%。采用ELISA检测其免疫学活性。采集HLA-A2阳性的女性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6B11ScFv-mHSP70刺激并培养。采用CCK-8法、LDH释放法分别观察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和对卵巢癌细胞系的细胞毒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B11ScFv-mHSP70刺激前后淋巴细胞表型的改变。结果6B11ScFv-mHSP70具有特异性结合卵巢癌单抗COC166-9及抗小鼠-HSP70抗体的双重免疫学活性;可以刺激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并对HLA-A2阳性、OC166-9表达阳性的卵巢癌细胞系有细胞毒作用;经6B11ScFv-mHSP70刺激后,实验组的淋巴细胞表型与未经蛋白刺激的对照组相比:CD4+T细胞明显增加,CD8+T细胞略有增加。CD4+/CD8+的比率明显增加,CD4+CD25+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6B11ScFv-mHSP70融合蛋白在体外可诱导特异性抗卵巢癌的细胞免疫反应,有可能作为抗独特型疫苗用于卵巢癌的主动免疫。
- 刘春雨崔恒昌晓红叶雪付天云程洪艳张果熊英成夜霞张丽赵旸
- 关键词:抗独特型抗体热休克蛋白融合蛋白卵巢癌
- 人源化抗卵巢癌独特型微抗体的真核表达及初步特性研究
- 卵巢癌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发生率为第二位,但死亡率却列首位。卵巢恶性肿瘤发现时80%为晚期,尽管应用手术和多种放化疗联合治疗,预后仍然很差。免疫和生物治疗在肿瘤治疗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抗独特型抗体作为肿瘤疫苗家族的一员,...
- 石菁菁昌晓红冯捷郭慧方程洪艳成夜霞叶雪付天云
- 关键词:卵巢癌抗独特型抗体真核表达
- 文献传递
- 卵巢浆液性腺癌预后评分模型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12
- 2006年
- 目的通过分析卵巢浆液性腺癌的预后相关因素,建立其预后评分模型,并应用于临床预测患者的生存概率。方法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04例卵巢浆液性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筛选预后相关因素;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各预后相关因素内分层因素及各预后相关因素的风险系数;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剔除各预后相关因素间的相互影响。根据上述两个风险系数对各预后相关因素进行评分,建立预后评分模型,据此预测患者的生存概率。结果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手术病理分期(P=0.0029)、病理分级(P= 0.0054)、术后残留灶直径(P=0.0000)、淋巴结转移(P=0.0000)以及化疗情况(P=0.0000)是卵巢浆液性腺癌的预后相关因素。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手术病理分期对预后的影响最大,随后依次为化疗、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以及术后残留灶直径(其独立风险系数分别为1.3392、0.9206、0.7071、0.6004、0.4985)。根据预后风险系数对各预后相关因素进行评分,得到了卵巢浆液性腺癌的预后评分模型。通过该模型量化了化疗和术后残留灶直径这两个可变因素对患者生存概率的影响。随着预后评分的增加,患者的生存概率降低。结论通过筛选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建立卵巢浆液性腺癌的预后评分模型。该模型可以量化预后相关因素,尤其是化疗和残留灶直径这两个指标,预测患者的生存概率,为临床工作提供了一种科学判断预后的方法。
- 杨蓉冯捷房祥忠白符成夜霞刘晨朱炜李林
- 关键词:卵巢肿瘤腺癌预后